李松++陈文
【摘 要】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数字艺术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各高校纷纷设立数字艺术的相关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独立院校中是一门复合型新兴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尚需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完善。本文针对梧州学院数字艺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分析与研究,并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推动中国数字艺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艺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09-0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自2004年被纳入高校新增专业后,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而梧州学院作为独立院校,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和自主的办学方式要求其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梧州学院应该积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概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网络、影视、动画等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富有团队精神的应用型复合人才[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的从业领域包括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游戏公司及企事业单位,就业范围极具广泛性。
二、梧州学院数字艺术相关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设置盲目。数字艺术专业设计是一门新型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定位模糊,盲目地将理科知识与艺术类课程全部叠加在一起,因而无法灵活贯通,甚至缺乏明确的培养方向,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并阻碍了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专业教学体系不完善。数字艺术的创作不仅需要现代高科技软件的辅助,还需要仔细研究传统艺术理论,广泛吸收中外经典艺术成分,充分学习传统艺术作品的可取之处。但是高校对于两者的结合做得不到位,过分注重软件的操作,忽视了传统艺术理论与艺术规律。当今绘画软件的简单化、智能化以及人性化促进了数字艺术创作的步伐,但经典与现代的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三)艺术感悟教育匮乏。当前的数字艺术设计过程由传统的手工绘画为主变为电脑设计教学,而教学重心也由传统的觉悟感知转变为创意设计[2]。对于艺术的觉悟感知能够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艺术点拨非常重要。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实现了传统艺术无法超越的现实。艺术的数字化有助于提高创作水平,但对学生的艺术感悟和心灵熏陶几近消失。
(四)缺乏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学校更加强调技术与理论的培养,忽视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环节。学校仅有的实践环节多流于形式,考察参观、认识实习,都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反而使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三、完善数字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分向化教学培养。数字媒体艺术涵盖范围极广,包括影视节目制作、影视特效、影视广告后期制作等内容,在行业发展和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学校应该扩大口径、夯实基础,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属的两个专业,教学模式即是在大一时用两个学期打通培养而成的,第三学期开始根据学生的特点考核,分向培养,教学计划亦更具有针对性。
(二)实施双语教学。数字媒体艺术创意在国际上也是新兴产业,因此我们需要与国际接轨,开展双语教学,增强学生的外文应用技能,强化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培养出的人才可以运用英语阅读和交流专业资料[3]。同时,可以聘请具有教学经验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经验的外教讲授专业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数字媒体艺术对从业者提出了很高的实践和创新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培养应具体到课程考核上,注重该模块的教学。例如:增加实践类的相关课程,将考核方法转变为作品考核;适当允许学生组队,锻炼其合作与组织协调能力;建立校外实践培育基地,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增加学生对行业的了解,更快地适应职场。
四、结语
面对国内外迅猛发展的数字媒体艺术,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重视高校对于数字艺术创意人才的培养,以理性目光审视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革新培养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出符合本校本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夏少琼.独立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8,(23):179+231.
[2]纪涛,孙冬梅.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4):140-141.
[3]郭蔓蔓.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06):16-17.
[4]周世明.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联系[J].大众文艺,2014,(1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