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云
【摘 要】“闻花式”吸气法弊病很大,在教学中并不可取。语言的吸气方式,也是歌唱时的吸气方式,掌握了正确的读字时的吸气与换气,也就掌握了歌唱时的吸气方法。
【关键词】声乐;歌词;语言;吸气方式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56-01
有很多人推崇“闻花式”吸气法,笔者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种吸气方法存在几个实质性缺点:一则吸气较少;二则吸气较慢;三则吸气较浅;四则吸气时失去打开喉咙的契机。因此“闻花式”吸气法弊病很大,在教学中并不可取。
一、先天吸气
在确定科学的吸气法之前,首先研究一下婴儿的吸气方式。婴儿的吸气方式应该说是先天的、自然的、没有半点造作的。仔细观察婴儿睡觉时的呼吸,他的胸部没有一起一伏的运动,而他的腹部,特别是下腹却是一起一伏的。当下腹扩张和鼓起来时正是在吸气,当下腹收缩瘪下去时正是呼气,周而复始,是一种本能的动作。婴儿不仅睡觉时是这样的,平常也是这样;安静时是这样,大声哭喊时也是这样,他只用一种呼吸方式。再观察他的口和鼻,都半张着的,用一张薄纸片放在口上面,薄纸片明显随呼吸而动。世界上有绝大多数大歌唱家不仅、肯定了婴儿的呼吸方法,而且认为婴儿的哭叫或哭叫时的呼吸也是合乎科学发声原理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认为婴儿哭叫时的呼吸是违背科学发声原理的资料。
为了了解先天呼吸法,笔者和学生共同观察了成人睡觉时的呼吸情况。在观察的几百人中,没有发现一个人是抬胸吸气和扩胸吸气,因为抬胸吸气和扩胸吸气会不舒服,并且根本睡不着觉,而靠腹部一鼓一缩地呼吸很舒服,可以一觉睡到天亮。显而易见,成人睡觉时的呼吸同婴儿的呼吸是一样的,都是先天呼吸法。
二、腹式吞气
腹式吞气就是先天的呼吸方式,事实证明,在自然状态下,几乎每个人都是先天呼吸方式。但在歌唱时又有部分人把先天呼吸方式丢掉了,而变成了胸式呼吸,从而给自己学习声乐制造了很多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了歌唱要采用以先天呼吸为基础的腹式吞气法。所谓腹式吞气法,就是以腹部(丹田、腰部周围及两肋肌肉为动力),特别是以丹田为动力点进行的"吞饮式"吸气。应当指出,虽然采用这种呼吸方式,胸廓也会稍有相应的浮动,但那是被动的。因此,在歌唱时, 不必花费注意力去考虑胸部的扩胸动作,只用下腹丹田控制呼吸就可以了。
腹式吞气比较简单,只要稍加指导,就能具体操作,但要熟练掌握,却需要每天坚持练习,大概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会基本掌握。具体操作分三个步骤:首先保持身体姿势平衡,脊椎挺直,两肩略向后背,两手下垂,胸部挺起,腹肌自然略收。颈部挺直,头部端正,眼睛正视前方。这是一个吸气的站立预备姿势。还可以按此要求,做平躺预备姿势,也可以做坐式预备婆势。
吸气前,在保持预备姿势的同时,收缩小腹、腰部及两肋肌肉,这些肌肉收缩,迫使腹部内脏向上移动。由于内脏向上移动,又迫使横膈膜向上移动,从而迫使肺里的余气排出,腾出肺内空间,准备迎接新鲜的空气流进肺里。
吞气。吸气必须在第二步骤基础上开始。当歌曲前奏音乐的最后一拍结束时,演唱者应立即开口、张鼻,鼻腔和口腔都要通畅;打开喉咙,喉咙也要通畅,以便空气毫无阻碍地流进肺里。同时鼓起小腹(丹田),当丹田向外扩张鼓出,腰周围的肌肉及下两肋肌肉都同时向外扩张,此时给腹部腾出了不少空间。横膈膜随着下移,胸腔空间也随着增大。由于外部空气的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因此肺就充满气,肺的容积增大,即使气吸得多一些,也不受任何妨碍。当读(唱)每句最后几拍时,丹田开始随着音乐拍子收缩,一直到收声结束。
这种腹式呼吸,好比一支注射的针管。管头好似人的嘴,活塞是横膈膜,管柄是丹田,活塞向下移动,由于气压作用,药水(空气))立即就会从药瓶全被抽进针管里。可见腹式呼吸法的原理和注射针管的吸水原理一样。对腹式呼吸法也有的人把它比作拉风箱,还有的人把它比做吸水的钢笔胶囊,只要在吸水的钢笔胶囊上用手捏一下,再松手,墨水自动就被吸进胶囊里。
声乐界公认,古今中外的正确的歌唱呼吸,都不准抬胸提肩,胸部都是舒适的。如果胸廓要作为呼吸的动力点或支撑点,那么, 胸部必然是运动的、紧张的,甚至是僵硬的。因此,胸廓不能作为呼吸的动力支撑点,否则胸部会在歌唱时处于抬胸式紧张状态。如果把呼吸动力的支撑点转移到小腹,那么胸部就可以避免紧张。如果胸部和腹部同时用力,也仍然避免不了胸部的紧张。由此可见,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在歌唱中没有科学根据,只是胸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二者的折中说法而已。
参考文献:
[1]王丽芬.浅论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中国音乐,2002(03).
[2]李燕虹.启发式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2).
[3]王保华.论态势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02).
[4]张晓钟.声乐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规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3).
[5]吴景河.教学语言艺术浅谈[J].中国冶金教育,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