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昕婷,翟伟,谭亚芹,李桂兰,陈泽林,任秋兰,王娟,孔凡亮,郭义(.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锡林浩特 06000;.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009;.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0005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00)
·文献研究·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使用情况文献研究
马昕婷1,翟伟2,谭亚芹3,李桂兰2,陈泽林2,任秋兰4,王娟2,孔凡亮3,郭义2
(1.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锡林浩特 02600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3.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010050;4.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1)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已经颁布了22项,为了了解这些标准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制定修订标准提供依据,作者对有关论文、教材、专著中的针灸标准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使用针灸标准的意识正在形成,标准正逐渐在越来越多的论文、教材、著作中使用。
【关键词】针灸疗法;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性;文献研究
经济全球化时期,标准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护世界贸易的重要举措。“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中医标准化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6年以来,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发布了33项中医药国家标准,其中针灸类国家标准占27项[1]。2008年至2014年22项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系列国家标准(GB/T 21709)正式发布实施[2]。
标准制定的框架体系基本形成,而标准支撑体系尚在完善当中,其中对针灸标准的应用性评价是支撑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标准“制定-应用-评价”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3]。但是近年来对于我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推广,对标准评价的适用情况尚少。为了进一步科学详细地对其后期应用情况进行评价,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
1.1研究资料
共包括3部分,①从2008年1月至2015年3月的论文,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中有应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说明的论文;②教材,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针灸类教材共10本;③专著, 从2008年至今出版的有关针灸学的专著。
1.2研究方法
1.2.1计算机检索
以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为检索源,以2008年1月至2015年3月为期限,以在全文检索中输入关键词“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为检索策略。
1.2.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有关应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文献。排除有关“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发布通知、书讯、会议通知、广告、编制体会以及研制报告等文献。
1.2.3筛选
1.2.3.1初筛
从检索出相关文献475篇文献中,通过浏览相关文献的题目,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04篇,粗略纳入符合的文献共计271篇。
1.2.3.2详筛
通过仔细阅读文献的内容和参考文献,排除标准化现状、编制体会、发布标准的通知等不符合应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文献89篇。
1.2.4手工检索
首先,对照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和腧穴名称与定位逐一阅读教材和专著的前言部分、编写说明部分和附表部分,查看有无应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说明;其次,对照标准各部分内容,逐一浏览书的相关内容,看是否参考、使用了标准中的内容;最后,统计应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教材和专著的频次。
2.1论文
应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论文最后纳入182篇,其中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在各类论文中的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在论文中的使用频次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各部分的应用情况如表2。
表2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各部分在文献中的使用频次
从应用频次来看,应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GB/T 21709.10-2008)》的数量最高, 为45篇。
从所应用内容来看,论文应用针灸技术操作标准内容的情况可分为3种情况,第一,引用其术语和定义;第二,应用其操作方法、步骤与要求;第三,应用其注意事项与禁忌。结果如表3。
表3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各部分在文献中的使用频次
2.2教材和专著
内容全部应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教材有2 本;部分应用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教材有4 本;专著中在编写说明中明确表明“引用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共有2本。具体情况如表4。
从以上研究结果看,人们使用针灸标准的意识正在形成,标准正逐渐在越来越多的论文、教材、著作中使用,而针灸标准在临床试验中的广泛使用有助于规范穴位定位、针灸技术操作、提高针灸安全性和疗效。针灸标准进入教材、专著,对规范针灸行业管理、提高针灸科技竞争力、促进针灸在国际上广泛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7]。正如科技日报于2014年7月25日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GB/T 21709的部分内容现已陆续被纳入新版教材之中,并作为“全国大学生针灸操作技能大赛”的评判依据。
本研究弥补了对于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后期应用情况评价工作的不足,为针灸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支撑,并为其他中医药标准的应用性评价提供方法学参考。本研究仅对论文、教材、著作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临床方面标准应用情况的研究,以进一步完善针灸标准化应用评价体系的建设。
表4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教材专著中的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武晓东.中国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发展[C].“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学术论文集,2008:3.
[2]齐兰,易文军.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正式实施[J].中国针灸, 2008,28(8):610.
[3]“九五”以来针灸学科发展报告一、发展概况[C].“九五”以来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1996-2007年),2008:7.
[4]“九五”以来针灸学科发展报告二、研究进展(九)针灸标准化研究[C].“九五”以来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1996-2007年),2008:3.
[5]郑亮.针灸国际标准化现状与对策分析[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6]赵雪,陈泽林,郭义.中医针灸标准化战略思考[C].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2011:6.
[7]岗卫娟,杨莉,訾明杰,等.针灸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的方法与思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2):1066-1068.
[8]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第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9]东贵荣,马铁明.刺法灸法学[M].第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10]梁繁荣.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1]方剑乔.刺法灸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2]王富春.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3.
[13]王富春.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3.
[14]郭义.中医刺络放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15]郭义.穴位注射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中图分类号】R245-0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6.0751
文章编号:1005-0957(2016)06-0751-03
收稿日期2015-12-20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课题[ZYYS-2013(099)]
作者简介:马昕婷(1990-),女,2013级硕士生,Email:1261279241@qq. com
通信作者:翟伟(1965-),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针灸标准化、针灸临床研究工作,Email:zhaiwei-9847@163.com
Literature Study on the Use Situ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MA Xin-ting1,ZHAI Wei2, TAN Ya-qin3,LI Gui-lan2,CHEN Ze-lin2,REN Qiu-lan4,WANG Juan2,KONG Fan-liang3,GUO Yi2.
1.Inner Mongolia Xilin Gol Vocational College,Xilinhaote 026000,China;2.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3.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050,China;4.Tianji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Tianjin 300121, China
[Abstract]Twenty-two items of national criteria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have been issued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use of these criteria,the authors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riteria in related papers,textbooks and monograph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establishing and revising the criteria.The results show that people are building awareness of us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riteria, and the criteria have gradually been used in more and more papers,textbooks and works.
[Key words]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apy;Acupuncture-moxibustion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Application;Literatur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