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贴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6-08-02 11:20鲍克剑马彤艳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淮安223001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绞痛

鲍克剑,马彤艳(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淮安 223001)



胸痹贴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鲍克剑,马彤艳
(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观察胸痹贴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和治疗组(西医基础治疗加胸痹贴穴位贴敷),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两星期后记录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心电图,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心绞痛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痹贴穴位贴敷法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安全有效,方法简便。

【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型;穴位贴敷法;胸痹贴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复杂临床状态。其病变复杂,具有进行性恶化的趋势,易恶化为心肌梗死或猝死,其一年内心肌梗死发生率达12%~13%,死亡率达3%~18%。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内服药物外还采用内病外治的方法治疗本病。穴位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之法,即将中草药加工成药泥、药丸、药粉、药膏等不同制剂,贴敷在选定的穴位上,靠药物的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研究选择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医经络腧穴学理论,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按照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标准[1]分为低、中、高危险组,分别为15例、38例、7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6)岁;心绞痛患者中轻度等级的为7例,中度19例,重度4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6)岁;心绞痛患者中轻度等级的为8例,中度19例,重度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危险度分层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1]。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2]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制定。胸痹心痛表现为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轻者可无胸痛症状,或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气虚血瘀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紫暗,舌淡紫,脉弱而涩。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患者;②危险度分层属于轻、中、重危险度的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

①由其他疾病引起胸痛患者;②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患者;③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贴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5%葡萄糖250 mL、单硝酸异山梨酯氯化钠注射液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阿司匹林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辛伐他汀片20 mg口服,每日1次;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口服,每日3次。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取膻中、内关(双)、虚里(双)、三阴交(双)穴,采用胸痹贴(丹参20 g,川芎15 g,元胡20 g,檀香15 g,薤白20 g,瓜蒌20 g,冰片5 g,黄芪30 g,党参15 g,五味子10 g,炙甘草10 g)外贴, 共7贴,每日1次,每次12 h。14 d为1个疗程。胸痹贴由淮安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

3 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

3.1.1心绞痛记分标准

①发作次数:0分为无;2分为每星期发作2~6 次;4分为每日发作l~3次;6分为每日发作4次以上。②持续时间:0分为无;2分为每次疼痛持续≤5 min;4分为每次疼痛持续6~10 min;6分为每次疼痛持续>10 min。③疼痛程度:0分为无;2分为发作时经休息即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4分为发作时需药物治疗,缓解后可继续正常活动;6分为发作频繁,影响日常活动(如穿衣、沐浴、进食、散步、大便可诱发症状发作)。

3.1.2常规心电图检查

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患者有心绞痛发作时随时做心电图。

3.1.3患者不良反应

严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皮肤不良反应,消化道、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3.2疗效标准

3.2.1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冠心病心绞痛的标准[2]执行。

显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消失或达到显效标准,心电图恢复至正常心电图或达到大致正常心电图。

有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减轻或达到标准,心电图改善达到有效标准。

无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加重:心绞痛等主要症状与心电图较试验前加重。

在综合疗效判断时,若心绞痛等主要症状与心电图疗效两者不一致时,应以疗效低的结果为综合疗效。

3.2.2心电图疗效标准

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到“正常心电图”。

当下,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层次还停留在大众消费或者普及性消费层次上,也就是消费水平还停留在生存基本需要的文化消费上,这距离发展文化消费还相隔较远的距离。

有效:S-T段的降低在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

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 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者。

3.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置信区间95%。

3.4治疗结果

3.4.1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积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积分比较(治疗组t=9.280,P=0.000<0.05;对照组t=6.185,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8,P=0.013<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积分比较(治疗组t=15.297,P=0.000<0.05;对照组t=11.195,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9,P=0.048<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积分比较(治疗组t=12.163,P=0.000<0.05;对照组t=8.598,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7,P=0.008<0.05)。结果表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且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项目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发作次数  治疗组 30 4.13±1.48 1.67±1.401)2)对照组 30 4.00±1.58 2.47±1.631)持续时间  治疗组 30 5.40±0.17 0.67±0.181)2)对照组 30 5.20±0.18 2.13±0.391)疼痛程度  治疗组 30 5.07±0.19 0.73±0.201)2)对照组 30 4.73±0.18 1.72±0.351)

由表2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32,P=0.038<0.05),说明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例)

3.4.2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评定

由表3可见,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c2=4.593, P=0.032<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例)

3.5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30例患者有2例出现轻度的皮肤瘙痒,无皮疹及皮肤破损,可坚持继续用药,停药后皮肤瘙痒消失。

4 讨论

胸痹贴由黄芪、党参、丹参、川芎、元胡、檀香、薤白、瓜蒌、冰片、五味子、炙甘草等组成。方中黄芪善补中气,益气以助血行;丹参功擅活血化瘀,为治疗血瘀心胸疼痛之要药[4]。二者重用共为君药,益气化瘀并重。党参益气强心,大补心气,心气充沛则血脉畅行[5]。川芎具行气活血祛瘀之功,性善走窜,为血中之气药,功能行气活血[6];元胡活血、行气、止痛。二者与党参相合行补相因,而成补气不留滞,行气不伤正,共奏益气化瘀之功。瓜萎化痰散结;薤白功效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二者合用通阳散结,理气宽胸,以疗胸痹。上述五者共为臣药。五味子益气敛气,以防方中行气活血药耗气伤血;檀香具有行气温中止痛;冰片有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之功能。三者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益气化瘀,宽胸止痛,于益中有行,行中有敛,益气以行血,化瘀以止痛,配伍精当,恰中病机。穴位贴敷所取膻中位于任脉,为气之会穴,亦为心包之募穴。内关穴是厥阴心包经的别行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理气散滞、宽胸止痛的功效,亦是治疗心神血脉病症的要穴[7-10],配合局部取穴虚里,调行气血的三阴交。将药物与穴位相结合,前者经过药物的性味归经到达相关脏腑协调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后者通过经络脏腑联系来协调气血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通过外敷的方法,使具有同样作用的药物和穴位结合来达到同气相求,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激发,药物激发了经气,穴位加强放大了药物的效应,以小剂量发挥相对强的治疗效果,来达到活血化瘀、宽胸止痛以治疗胸痹的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心电图评定方面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胸痹贴穴位贴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且方法简单、方便,应用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0,28(6):409-412.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

[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1979年修订)[J].医学研究通讯,1979,(12):17.

[4]杨丽.当归、鸡血藤、丹参、红花补血与活血之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566-1567.

[5]郑峰,谢荣芳,乔建峰,等.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6,37(4):6-7.

[6]刘庆林.川芎药对的临床应用解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9): 1730-1731.

[7]吴松,李佳,洪亚群,等.内关治疗心系疾病理论基础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1):2178-2179.

[8]苏仁强,李伟华,焦杨.内关穴位埋线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31-33.

[9]李兆宝,吴艳艳,范久运.艾灸内关穴对冠心病患者心前区皮温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7):695-696.

[10]高宙,胡疏,王志坚.可视化发射CT评价针刺内关、心俞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应[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 33(9):1196-1198.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6.0653

文章编号:1005-0957(2016)06-0653-03

收稿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鲍克剑(1985-),男,主治医师,硕士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with Xiong Bi Tie for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BAO Ke-jian,MA Tong-yan. Huai’an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Huai’an 223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with Xiong Bi Tie in treating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MethodSixty eligible subjec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control group(treated with basic Western medication)and a treatment group(intervened by the basic Western medication plus acupoint application with Xiong Bi Tie),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symptoms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syndromes and sig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cardiogram were recorded,and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also observed.ResultIn comparing the improvement of angina pectori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CM syndromes and signs,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Regarding the cardiogram,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6.7%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50.0%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cupoint application with Xiong Bi Ti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ngina symptoms and cardiogram resul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blood stagnation caused by qi deficiency syndrome),and it’s safe and easy-to-operate.

[Key words]Angina,Unstable;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Xiong Bi Tie

猜你喜欢
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闪火罐加温和灸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针刺治心绞痛及常用八穴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左颈总动脉炎误诊为频发心绞痛1例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养心汤改善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