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冬冬, 代少强, 张泽宇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康熙朝水西土司改流前后的贵州“龙场九驿”沿线生态环境变迁探微
魏冬冬,代少强,张泽宇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龙场九驿是连接黔中与黔西北的交通要道。清康熙改流前,由于驿路沿线为水西土司控制,耕牧混成经营模式与当地生态系统相兼容,驿路沿线深林密箐,生态环境良好。康熙改流后,在此鼓励移民垦殖和矿业开发,驿道沿线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诱发诸类生态灾变。
关键词:龙场九驿;黔西北;改土归流;环境变迁
“龙场九驿”系以今修文县龙场镇为起点,连接黔西北的重要驿路①。明洪武十七年,为水西土司奢香开辟。驿道沿线多为喀斯特地貌,这样的区域生态极为脆弱,一旦开发不当,就会诱发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灾变。康熙改土归流前,驿路沿线深林密箐,改土归流后,为维持黔西北的稳定,在驿路沿线移民垦殖和进行矿业开发,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探究其变迁过程和原因,对于今天贵州民族山区的经济开发大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龙场九驿”沿线生态环境变迁概况
马是植食性动物,养活一匹马的正常情况需要4-5公里的食草半径。由上文龙场九驿沿线养马业之兴盛可推断其植物覆盖率相当高。明末顾祖禹称宣慰司境内“山箐深险”。水西城(今黔西县城)“多深山大箐,径路迂回,夷恃为险。”[4]5351在水西城和大方城之间有比喇大箐,“崇岚茂密,四面深阻”。“比喇”,即前文所言之“毗那”异写。此外,驿路沿线还有波罗箐、白蜡箐、十万溪大箐、木泥箐等。在修文县城西二百五十里有一座玛瑙山“峰峦迤逦,林木叠翠,水西宣慰安氏居其山麓。”玛瑙山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因此成为土司的居住地[5]247。在贵阳府西北五十里的木阁箐山延袤百余里,横亘修文县境,“林木蓊蔚,中有道通水西、毕节”[6]2440。毕节卫城以西的翠屏山,“苍翠壁立,望之如屏。”[7]525这一状况延续至清初。康熙《贵州通志》载:“万松岭,在(大定)州城东一里,连山皆松,枝骈相接,望若羽葆。”[8]126鄂尔泰在雍正四年沿龙场九驿去威宁,沿途所见“人烟俱寂,鸡犬无闻”,路旁的土地“田皆蒿莱,地尽荆棘,耕种不施”[9]282。可见清初及其以前龙场九驿沿线地区的植被覆盖率非常高,很多地方保持着原始森林的状态。
龙场九驿沿线深林大箐还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万历《贵州通志》“毛之属”载,贵阳府有“鹿、马、麂、虎、豹、豺、野猪”[3]43。陆广河畔虎豹甚多,明人吴国伦在陆广驿目睹此景有感而发,“人家半徒蛟龙窟,驿署孤悬虎豹窝。”[3]68王阳明谪戍修文期间曾看到鹿群从龙场驿经过,遂作诗曰:“山村树暝警鸦阵,涧道雪深逢鹿群”[5]247。此外,龙场九驿沿线地区有很多关于虎患的记载。如万历二十二年,“虎入毕节郭内陈诗家卧床上,伤六七人,乃就毙”②等。按照现代动物学的研究,一般情况下虎的生境必备以下三项基本条件,即必须具备充足的动物资源供它们猎食;必须有足够的林木和草丛供它们隐藏;必须具备足够的水源供它们洗浴、饮水等[10]348-358。尤其是第二项条件,如不具备,既不利于老虎捕获猎物,也不利于其躲避人类及其它动物的攻击。故一只成年虎需要20到100平方公里的森林地带才能活下来。居住于龙场九驿沿线的彝族在元明清时期被称为罗罗,而罗罗原是彝族先民一些部族的自称,在彝语中意为“虎族”,这与虎是当地的图腾有关。综上可推知:康熙改流前,龙场九驿沿线地区有丰富的森林灌木丛,适合马、鹿及虎豹等猛兽的生存。
然而改流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清康熙二十七年田雯赴任贵州巡抚,此时在水西地区已经见不到良马了,只有残存的马厩、马场,田雯感叹不已,“眷怀兹窟,陈迹犹存,烟雾不兴,骅骝寂寂。过其地者,望官柳斜阳,有咏叹流连而不已耳。”[2]59道光时,大定府城周围的林木几乎被砍伐殆尽,开垦成田地。“冬则沿山而焚,千嶂如炭。”“万松山在大定城东二里,旧时连山皆松,枝骈响接,望若羽葆,今则无矣。”[11]242“大定多童山寡林木,器用宫室之需无所取材。”[11]623与大定毗邻的毕节县情况也不乐观,原先的箐地林木被砍伐无余,连城池房屋的建筑也无处取材。毕节“凡有修造,一切竹木俱采箐中,不用价买。迩来人物殷繁,土木时作,非复前日之易得矣。”[12]257乾隆时赵翼由贵阳沿“龙场九驿”至威宁途中看到满山遍种庄稼,感叹道“万山深处都耕遍,始觉承平日已久。”[13]到了民国时期,黔西、大定、毕节一带因为垦殖兴盛,公路两侧树木稀少。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龙场九驿”沿线出现石漠化灾变。前文提到的黔西州十万溪箐本来是林木茂密的地方,然而到道光时已是“悬崖绝壁,无径可行”[11]250。同治时官员杨树之从遵义来到毕节,不禁惋惜这里的山峰都是光秃秃的石山,无法发展蚕桑养殖,“边城乏蚕桑,四山多砂砾”[14]597。
除以上汉文典籍的记载外,彝文文献《彝族源流》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龙场九驿开辟后水西地区出现的变化。其诗曰“驿道彝地拓,此了以后呢,松柏树上,鹤鹃怕栖息;森林深处,虎豹怕歇息。”[15]128-130可见改流后,随着移民垦殖规模的扩大,无序的矿业开发等,导致“龙场九驿”沿线自然环境出现了明显退化。
二、“龙场九驿”沿线生态环境变迁原因探微
由前文所述可知,康熙改土归流前,“龙场九驿”沿线植被覆盖率高,原有的耕牧混成经营模式发挥着保持生态的作用,动物种类多样,草场处于良性循环中。至清初改土归流,大定、黔西、平远三府的建制,使土司统治成为历史,由于新的生产方式冲击到生态环境的脆弱环节,龙场九驿沿线地区自然环境开始恶化,畜牧业逐渐走向衰落。这与当时外来人口增加与推行内地固定的精耕细作垦殖、大规模矿业发展及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推广密不可分,下则以此为序,加以论述。
(一)固定农耕与环境变迁
明代建立毕节卫后,随之而来的是卫所士兵及其家属的涌入。万历二十五年,毕节卫共有官军客民4 132丁口。如按每家四口人算,毕节卫有屯军及其家属共计16 528人。明代实行军籍制,士兵及其子孙编入军户,不得变更。妻子儿女跟丈夫须到戍守地点,不得擅自迁徙。这些人很大一部分留下来成为世居,当然他们到贵州这样的山区后,执行的就是固定的精耕细作农业,此类农业模式要反复除草,才能使耕地定型,其生态后果可想而知。清代改流后移民人数更多。黔西州到乾隆时有“汉庄”246个,28 669户人,苗寨仅209个,11 223户人。嘉庆时谭文藻在《大定志稿略》载,“大定自康熙三年平定以来,士民皆省外流寓,土著旧民不数户焉。”[11]221修文县“汉民多于苗户十之八九,苗民不及汉庄十之二三。”[16]39贵州省已经由原来的“蛮夷之地”转变为“汉多夷少”之地了。
在这样的人口压力下,清廷不得不谕令各地方官多开土地,鼓励民间进山垦殖,甚至将营田数量与买官、开罪、减刑联系起来,后来又推出不论顷亩概免升科的政策。雍正帝即位后对贵州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进一步削夺土司领地,在基层建立流官统治。其宠臣鄂尔泰在贵州主持工作时拟定详细章程,促进开垦。鉴于黔省地广,“力不能遍及,若止出示招垦,恐无力者终难应募,臣拟垦祈圣恩,略示鼓励,酌开捐款”。他建议从地方官员到军民、生员,以及犯罪之人分别给予一定垦田的额度,满足这些额度可以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或减刑,以营造一种以垦田为荣的社会风气,从而达到“庶边地渐少荒田,穷民皆有薄产”的效果③。这也正是雍正皇帝所想,君臣二人一拍即合。两年后,鄂尔泰给雍正上疏报告了垦田的结果,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垦田成绩的自豪与自信。“臣等查得黔田土向来原有荒芜,迩年人烟渐广,陆续首报开垦已多。今臣赴黔,目睹高低山坡俱已开挖成田。大道两旁空土亦俱耕种植,若以捐纳银两再招民开辟,将来自无旷土。”④道光时贵州布政使麟庆奏称,“臣等伏查黔省僻处边陲,跬步皆山,土瘠民贫为天下最”。“今既据奏请嗣后山头地角零星荒土悉听民苗开垦,照滇粤之例,不论倾亩概免升科。”道光帝准奏。[17]这样,雍正以后,民间不断掀起土地开垦的热潮,贵州耕地面积和人口都迅速上升。据研究,这些增加的田地和人口集中于贵州西北部,尤其是龙场九驿所在的大定府[18]245。目前在此还发现了很多土地买卖文书⑤。开垦固定农田,首先要清除地面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改种农作物。外来移民采用固定农耕生产方式必然冲击疏树草坡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导致植被退化。耕地面积与草场面积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大定府所辖的毕节县处在龙场九驿和川黔滇驿道的交汇处,也是秦汉时五尺道的重要据点,是外来民族较早进入的地区。农田垦殖引起的植被破坏是龙场九驿沿线地区生态恶化原因之一。
(二)矿业开发与环境变迁
龙场九驿沿线地区矿产储量十分丰富,主要有金、银、铅、锡、铜等。明代毕节卫的军民因发现当地存在矿藏而多次上疏请求朝廷在此开矿。包汝楫称水西安氏“有水银坑二处,岁获银亿万”,故“国中甚富”[19]69。(万历)《贵州通志》记载贵州宣慰司的特产有朱砂、水银、铅、铁等[3]69。清初改土归流后,开发该地区矿产正式被提到议事日程。当时大定府的银矿场有白蜡、羊角、柞子等,大定县有大兴铅厂,大定县的大宜化场有铜矿[20]A23。
大定府每年铅的总产量超过500万斤,是全国最大的铅产基地,而仅毕节一县的大兴厂年产铅量就达74万斤,占大定府的七分之一。雍正八年,时任贵州巡抚张广泗上疏恢复宝钱局,并将局址由贵阳迁往毕节县城,设炉十座,每年铸造三十六卯,数年后又添炉十座。宝钱局的建立促进当地采矿业和冶炼技术的发展,盛产铅锌矿的威宁源源不断将白铅运往毕节冶炼。
清代的矿厂均为露天开采,使得原本就很脆弱的喀斯特地表土层及覆盖其上的植被遭到极大破坏。开矿时须先清除矿山上的草木、杂物,接着穴地而入挖掘。这对地下水道和水质都造成破坏。该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集中,对土壤的冲刷力本就很强,如地表无植被保护,会导致水土流失,进而诱发岩层石漠化、滑坡、泥石流等灾变。此外,矿厂还吸引了大批流民进入,增大当地的粮食生产压力,进而导致垦殖规模的扩大,有矿之山,概无草木。此外,由于在冶炼过程中需要大量薪柴,炼铜炼锌对森林的消耗是巨大的。蓝勇认为炼100斤铜需1 000斤炭[21]。足见改流后,龙场九驿沿线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之大。
(三)高产作物引进与环境变迁
玉米、马铃薯、红薯等高产农作物原产于美洲,清朝传入贵州境内。乾隆十四年,玉米传入贵阳府。道光三十年,玉米传入大定府。由于玉米和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的生物特性,适合在黔西北地区种植,且产量较高。因此,它们迅速沿驿路向两侧扩散,大大缓解这一地区的粮食短缺情况,也丰富了彝族百姓的食物种类。
龙场九驿沿线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地势高峻,山谷深切,土层浅薄,蓄水能力差,且年积温低。因此可以耕种水稻的坝子少,适合玉米和红薯的种植。这一点清朝官员已经认识到,乾隆时贵州巡抚爱必达说,贵阳府“山坡硗确之地,宜包谷。”[16]25到道光时,玉米已经成为大定府百姓离不了的食物。大定之民,“日食玉蜀黍之爆花。”[11]221贵阳府“层岩上越盘盘岭,碎石中开薄薄田”。至1949年,毕节地区(包括毕节市辖地、大方、黔西等县)粮食播种面积中,包谷占64.2%,洋芋占3.44%;在粮食产量中,包谷占54.7%,洋芋占3.15%。玉米毫无疑问成为该地第一大粮食作物。
玉米的大范围种植固然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吃饭问题,但其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灾变也不容忽视。玉米的广泛适应性使其可以在不适宜其它作物生长的地方种植,这使得大量的灌木丛和森林被开垦成耕地,故耕地面积急剧增加。由于龙场九驿沿线地区喀斯特表具有土层薄,基岩出露浅的脆弱性特点,一经破坏就很难恢复。山坡开垦以后旱田通常不筑梯田,喀斯特土壤与基岩之间粘合力小,在夏季暴雨的强烈冲刷下,表土多被冲去,水土流失的必然结果是形成“石骨”之类的石漠化现象。喀斯特山区植被一旦毁损,导致地表石漠化后,裸露的基岩不能支持植物的生长[22]。可见,玉米等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也是今天驿路沿线石漠化灾变的原因之一。
三、小结
康熙朝在黔西北改土归流后,龙场九驿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随着府州县的设置,人口的增加和矿厂的建立,原来的深林密箐逐渐变为濯濯童山,进而导致畜牧业衰落。这一变迁过程主要是因为开发管理无序,经营模式与当地自然环境不适应,抛弃了传统的耕牧混成经营模式,对树木毫无顾忌地乱砍滥伐,对草坡滥掘滥挖,从而引发了水土流失、石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灾变,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其实,在一个统一政权的国家内部保存着各民族独特的生计方式,对人类分散利用资源,缓解资源危机具有重要的价值[23]。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借鉴当地氐羌族系、苗瑶族系和百越族系所形成的文化制衡格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将大有裨益⑥。
注释:
①龙场九驿从贵阳出发,依次经过龙场驿(今修文县城)、陆广驿(今修文县六广镇)、谷里驿(今黔西县谷里镇)、水西驿(今黔西县城)、西溪驿(也叫奢香驿,在今黔西县大渡桥侧)、金鸡驿(在今大方县城南)、阁鸦驿(在今大方县西北)、归化驿(今大方县归化镇)和毕节驿(今毕节市)共九个驿站,故称龙场九驿。
②见郭子章《黔记》,此外还有康熙四十四年,虎入毕节城;康熙四十五年,虎又入毕节城;乾隆七年,虎入大定城伤畜。乾隆十一年,虎入(大定)城中伤畜等记载,详见乾隆《毕节县志》、民国《大定县志》。
③《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五年三月十二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④《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七年四月十五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⑤详见余宏模:《余宏模彝学研究文集》,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王继超:《彝文文献翻译与彝族文化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⑥有关贵州高原三大族系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制衡格局,详见杨庭硕:《生态维护之文化剖析》,《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宋]周去非.岭外代答[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
[2][清]田雯.黔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古籍整理委员会编.万历贵州通志[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
[4][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
[5][明]谢东,山张道.嘉靖贵州通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
[6][明]顾炎武.肇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明]曹学亻全.贵州名胜志[M]//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汉文版)第88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8][清]卫既齐,薛载德等.康熙贵州通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
[9]国家图书馆.原钞本朱批鄂太保奏折第一册[Z].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5.
[10]高耀亭,等编著.中国动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1][清]黄宅中,邹汉勋.道光大定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
[12][清]董朱英.路元升.乾隆毕节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
[13][清]赵翼.瓯北集.卷十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4][清]王正玺.周范.毕节县志稿[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
[15]王继超,王子国译.彝族源流.第21-23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16][清]爱必达,罗绕典.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7][清]陈熙晋.仁怀直隶厅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
[18]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9][明]包汝楫.南中纪闻[M]//杨伟兵主编.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0][民国]张肖梅.贵州经济[M].重庆:中国国民经济出版社,1939.
[21]蓝勇,黄权生.燃料换代历史与森林分布变迁——以近两千年长江上游为时空背景[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
[22]马国君,杨乔文.云贵高原石漠化灾变的历史成因及治理对策探析[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2).
[23]罗康隆.论明清以来统一税制的推行对百越族群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M]//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收稿日期:2016-04-29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明清贵州诸驿沿线生态变迁研究”(研人文2016020)。
作者简介:魏冬冬,1991年生,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生,研究方向:西南环境史;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6-0016-04
On the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 along the Route of Nine Posthouses including Long Chang in Guizhou
WEI Dong-dong,DAI Shao-qiang,ZHANG Ze-yu
(CollegeofHumanities,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
Abstract:The Post Route of Nine Posthouses including Long Chang which is pionnered by She Xiang,a chieftain of Shui Xi,is a vital corridor links middle part with northwest territories of Guizhou province.Before 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by Kang Xi emperor in Qing Dynasty,there was clothed with rich and varied vegetation in the areas along with the post route.Accordingly,ecological balance at that region had been kept all along of the time.A large quantity of immigrants poured into the region along with the post route increasingly in the wake of 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by Kang Xi emperor in Qing Dynasty,meanwhile,Qing court tried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industry.Those generated ecological catastrophe along with the post route.
Key words:nine posthouses including Long Chang;the northwest of Guizhou;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environmental transition
代少强,1991年生,男,河南濮阳人,硕士生,研究方向:西南环境史;
张泽宇,1990年生,男,山西晋城人,硕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