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打造产业融合的园区智慧平台

2016-08-02 03:26孙洁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科十三五示范区

文|本刊记者 孙洁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打造产业融合的园区智慧平台

文|本刊记者 孙洁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小农生产虽然还会长期存在,但更多承担一种社会保障功能而不是农产品供给功能。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更有利于面向动态的、高度竞争的全球化市场。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生产已经成为新的时代潮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为此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和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可以预见,“十三五”时期,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

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重重”

“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开创了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但是,不得不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障碍。

据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指出,虽然中国谷物、水稻和小麦单产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玉米单产也达到中等发达水平,但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何传启认为,这并不能表明我国农业已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在他看来,劳动生产率、人均营养供给、化肥使用情况、农民生活水平等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而我国的这些指标反映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农业部经管司张红宇指出,我国农业发展与欧美国家相距甚大,比如单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来讲,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是美国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1%,是世界平均效率的64%;再以粮食生产对资源的消耗程度来看,有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粮食连年增产的背后,是化肥、农药等生产性资源投入的高速增长,生产性资源消耗的急剧透支。中国粮食增产的代价是消耗了全球近35%的氮肥和70%左右的可用水资源,目前中国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上限的2倍,农药使用量高达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以上。这样一种能源、资源投入型的粮食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性,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能源、资源等要素成本,降低了粮食高增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破坏了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这对保持粮食产量的可持续增长形成了威胁。

此外,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挑战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已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区域布局与资源禀赋条件不尽匹配,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并存;粮经饲结构不合理,一些农产品库存增加与部分农产品进口增加并存;种养业结合不紧、循环不畅,地力下降与养殖业粪污未能有效利用并存。

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使我国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如何补上农业现代化的“短板”

2014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对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指引,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厘清了路径。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和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远远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四化”之中农业现代化是短板、是弱项。如果把“四化”比作一匹骏马的四条腿,现在三条腿长,一条腿短,而且这条腿还是后腿。

因此,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迫切的还是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四化”协调发展,四轮驱动。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三个方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着力解决的三个突出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推进“三农”发展的三个梦想。

无疑,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是重大的现实与历史任务。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整个现代化的进程。环顾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大多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而农业落后的国家,则很少迈入现代化国家行列。

那么,该如何补上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呢?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农业拉开了改革的序幕,释放了百万亿的改革红利。2014年的四中全会将农业改革推向高潮,也是从2014年起,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黄金十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农业改革的全面深化与实践将成为重头戏!“十三五”期间,如何改变?“十三五”时期五条主线将成为确定性主题,具体包括4个“中国梦”和1个“现代化”: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智造中国、幸福中国、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应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何传启指出,“在遵循农业规律,综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最根本地就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技术水平、农业劳动力人均资本和人均技能成正比,与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成反比。这意味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就要大幅度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民教育程度、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减少农业劳动人口。

但是,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差异很大,农业生产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各区域示范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差距较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走,必须因时因地有所不同。

事实上,早在2001年,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正式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全国分七批先后共建立了24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试点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特色鲜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格局。每个园区由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联动形成,其运行机制是“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

总体看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小康,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围绕创新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其相应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强化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功能,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在不断打造创新链和创业链中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和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公共性和战略性工作。一是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成为农业新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的重要基地。二是孵化和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培养了一大批新型农民,拓展了农民就业渠道,提高了农民增收能力。

一位工作人员在雅安天全县南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进行蔬菜立体栽培。

北京农科城的引领示范

“十二五”期间,为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启动以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北京农科城”)、陕西杨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以下简称一城两区)的战略结盟工作。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它是2010年8月,由科技部、农业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同启动建设的,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探索。

北京农科城采取了“一城多园五中心”的建设布局:“一城”指的是与信息网络相连接的北京城;“多园”是建设若干特色鲜明、专业性强、辐射面广、科技与服务结合紧密、具有现代农业高端形态的特色园区为实施载体;“五中心”是搭建国家层面的高端支撑服务平台,即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和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北京农科城给自己确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打造成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服务中心,面向世界,立足北京,服务全国。

据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主任介绍,按照“政府行政协调、投资管理运作”的方式,北京农科城在全国首创了北京农科城管理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投资管理公司“三位一体”的运行管理模式,把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融为一体,既体现了政府的引导职能,又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北京农科城已凝聚了10多个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联盟和2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和服务机构,以及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海外高层次人才纷纷来此创新创业,形成了首都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的协同创新格局。

北京农科城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创新成果,如创制了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主导完成了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建成世界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西葫芦新品种“京葫36号”打破国外对我国西葫芦高端品种的长期垄断,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京科968”迅速推广至1600万亩,蛋种鸡新品种“京红”、“京粉”占全国市场的40%,种鸡规模亚洲第一。

让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服务“三农”,是建设北京农科城的最终落脚点。北京农科城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团队选育的“京科968”,具备“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等五大特点。“光有好品种还不行,如何快速推广、把种子种到农民地里才是关键。”赵久然说,玉米是全球种业公司争夺的焦点品种,在市场开放、国内外玉米种子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新品种推广难度很大。“与国外的种业巨头相比,目前我国的玉米科研育种水平并不低,差就差在后期的制种、推广和营销上。”为加快“京科968”的产业化推广,北京市科委积极推动玉米研究中心与5家国内种子企业合作,于2012年2月成立了北京农科城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玉米中心授权这5家企业推广经营“京科968”,后者一次性付给前者2000万元品种使用费。新模式催生加速度,到2014年底,“京科968”就在全国实现了1400万亩的产业化推广,平均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成为农业部主推的玉米品种。据赵久然介绍,今年该品种有望种植1600万亩以上,即便在旱涝虫病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依然长势良好。

北京农科城在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现代农业的品牌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上,给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发展之路。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今年8月25日,科技部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通知,通知提到要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一二三产融合全链条增值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聚集区。第一批名单涉及到的八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名单分别为: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河北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 安徽皖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山东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河南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湖北江汉平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湖南环洞庭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城。从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涵盖了北京、河北;中原经济区涵盖了河南、安徽;长江经济带上选了湖北、湖南;在一带一路上选择了新疆。

例如,河南省“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目前包含7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基本覆盖了河南省农业科技资源比较集中、产业化优势明显的区域,包括郑州、开封(含兰考)、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驻马店等10个市。示范区以食品产业为主导,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和食品安全技术体系,实现从土地到餐桌全链条增值。通过示范区建设,河南将努力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创新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为支撑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示范。

再比如,湖南环洞庭湖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将以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集群引领、高端品牌提升、生态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打造环洞庭湖“一部三核”(长株潭科技总部、常德、益阳、岳阳核心区)、“三带多园”(环湖丘岗、洞庭平原及湖域湿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格局,把湖南环洞庭湖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一二三产融合全链条增值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聚集区、长江中下游生态服务功能区和亚热带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将结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坚持以省为主、部省共建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建设科技金融、农业信息、创新品牌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通知》,是科技部在之前多部委联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科技手段促进更高层次的一次新的尝试,这也是从国家级层面确定做“部省级共建园区”的大动作,必将对“十三五”期间各个区域板块的现代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农科十三五示范区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