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南
(阿坝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系,四川 汶川 623002)
论吟揉技法在琵琶演奏“腔韵润音体系”中的重要性
周南
(阿坝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系,四川 汶川 623002)
琵琶左手吟揉技法,是指演奏者通过左手指和技巧改变琵琶弹奏的音色,从而实现对音与乐的修饰作用。本文对琵琶演奏“腔韵润音体系”中的吟揉技法进行探讨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琵琶音乐的审美能力。
吟揉技法;琵琶;腔韵润音体系;艺术
腔韵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灵魂所在,不同的腔韵形成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风格,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中国传统音乐。而琵琶演奏的“腔韵润音体系”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腔韵润音体系”最早是由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王范地先生所强调和倡导,之后经过不断普及和推广,并得以发展和完善[1]。润音体系主要是指在琵琶演奏中在右手弹弦后,左手立即作吟、揉、推、拉、绰、注等技法的配合运用,从而实现乐音的各种变化。
琵琶吟揉技法,是在琵琶演奏中,左手的一种重要技法,通过左手的各种指法和技巧,使得琵琶弹奏出的音色发生改变,并最终实现对音与乐的修饰作用和润饰作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吟和揉其实是两个概念[2],吟本身表示的是呻叹、诵读,是一种对声音状态的表达,具体表现为声调抑扬的念或唱;而揉则是表示一种手指的动作,指的是用手搓或擦。
琵琶吟揉技法的技术形式主要表现为右手在进行弹奏使琵琶发出声音时,左手按在琵琶位上将琴弦向左或向右进行移动,从而使琴弦发出委婉细腻的波浪之声。琵琶吟揉指法的技术形式和功能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左手指按在相或品上进行向左向右的摆动,让琴弦发出细微的波浪声;二是左手按指不动,而是依靠手腕的力量进行上下运动,并带动手指起伏摆动;三是左手指按在相品位上,依靠手指尖向下的发力,来形成连续的快速压、放动作,从而使琴音发出娓娓颤音声。
“韵”在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中,常常是表达中国文化的一种美学概念,它是表演者和欣赏者之间一种共同的审美感受和联系。
琵琶音色独特,个性很强,当琵琶被快速弹拨的时候,琵琶所形成的“音点儿”就会像被一条线串起来的珠子一样,表现出一种“多点成线”、“线中有点”的特殊形态。尽管如此,仍旧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即琵琶弹奏“点状乐音”为其强项,但“线状乐音”其实是其弱项,这是因为[3]琵琶弹奏出的“点状乐音”的余音范围太窄,没有足够的余音来促进产生“韵”。这一弱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琵琶演奏的最终效果,给人以一种衔接不够圆润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能够做到在合理应用技术技巧的同时,实现对余音的延长和美化,将大大提高琵琶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如果琵琶弹奏者能够实现对吟揉技法的合理运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琵琶在弹拨过程中自身存在的缺点。故而,我们说琵琶吟揉技法是“作韵”的重要手段。
对于琵琶演奏者而言,如果想要完美诠释和把握音乐的风格特色,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民族民间音乐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有深入了解和广泛基础,同时还要融入自己对不同音乐风格内涵的理解。吟揉技法作为琵琶演奏“腔韵润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掌握专业扎实的技术技巧之外,还应努力实现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的统一。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4],所有的技术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最终实现音乐作品的内涵,琵琶演奏也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认为琵琶吟揉技法是形成音乐风格的重要手段,但切不可认为只要掌握了琵琶吟揉技法,就能够形成琵琶演奏的独有风格。这是因为吟揉技法只是琵琶演奏中的一项独立技法,而真正影响琵琶演奏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它们之间是互相独立又有综合意义的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只有当琵琶演奏技巧为琵琶音乐表现的目的服务,并且能够获得与琵琶音乐作用内涵的完美统一时,琵琶吟揉技法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尽管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琵琶艺术的传承出现了危机,如老中青演员之间的青黄不接,演唱门票数量的急速下滑,以及观众的老龄化等等[5],但仍旧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艺术而投身于琵琶的世界。“腔韵润音体系”中包含了当代琵琶演奏的诸多技巧和技术手法,而吟揉技法又在琵琶演奏“腔韵润音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吟揉技法的熟练掌握和深入了解,是提高当代琵琶艺术演奏的一项重要表现内容,也是值得琵琶演奏和学习者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将这门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完整保存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并帮助其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1]王琛.当代琵琶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思维[J].戏剧之家,2015,(11):92-93.
[2]李楠.浅析《陈杏元和番》中“吟、揉”演奏技法的使用[J].大众文艺,2013,(07):159-16.
[3]王艺洁.论吟揉技法在琵琶演奏“腔韵润音体系”中的重要性[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3.
[4]曹俊.近20年琵琶演奏技术发展之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5]张凌.20世纪80年代以来琵琶演奏技法发展的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
J623.9
A
1007-0125(2016)07-00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