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烨童
世界前一百位大学,美国占到了60位以上。而以色列人平均每一年的读书数量是65本左右,中国每人每年平均读书数量只有1.5本。所以,只有教育才能够真正把中国从暂时的经济繁荣推向未来更加长久的稳定繁荣发展。
“只有教育能够保持这个民族长久的兴旺和发展。”新东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俞敏洪强调。
他指出,“美国和以色列这两个国家,在创新方面一直占据着世界最领先的地位,但实际上并不是以色列人有多么聪明,也不是美国人有多么聪明,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教育很高大上。众所周知,世界前一百位大学,美国占到了60位以上。而以色列人平均每一年的读书数量是65本左右,中国每人每年平均读书数量只有1.5本。所以,只有教育才能够真正把中国从暂时的经济繁荣推向未来更加长久的稳定繁荣发展。”
教育与传承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开启一个民族的智慧和长久发展之道。
俞敏洪认为,今天中国遍地的浮躁、假货、贪污、腐败、碰瓷、欺骗等行为,尽管有制度的因素在里边,但是教育的失败和教育的缺失必须承担非常重要的责任。
“中国从汉朝开始一直是封建集权统治。后来,统治者把儒家的思想意识变成了中国的主流意识,儒家的主流意识更多强调了服从,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也很深入人心,导致整个民族变成了一个只知道服从,如果要反抗必然变成暴力反抗的社会。”
但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例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核心意识包括中庸等概念,确实培养了中国非常核心的阶层,这个阶层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古代是士大夫阶层,从上到下都一直受人尊重,所以,这个阶层创造了中国古代两千年坚实的道德价值体系,而这个体系使得中国得以一个王朝跟着一个王朝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这样的道德价值体系在解放以后逐渐被各种革命弄得七零八落。”俞敏洪说。
“今天到台湾还能够体会到这种价值体系,但面向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不再说儒家体系。很多人说,中国只要恢复国学,中国人民就能回到古代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时代。但是,我不赞同这个观点。”
俞敏洪说,他相信儒家文化在今天的社会依然管用,但是面向全球化的中国,需要的是新的带动人们可以长久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提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中间,例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这样的词,与我们古代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是非常吻合的。但是我们在儒家文化中间从来没有看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样的字眼。”
俞敏洪强调,任何核心的价值观一定不是一句口号,中国已经习惯了讲口号。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国家的体制、制度、行动和教育来支撑。
中国教育的理念比较狭隘,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教育就是教学生认字,教学生做数学题,学习科学知识。但实际上,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格和人力。教育最重要的核心是培养人们的良知、理性、判断力、独立思考、精神自由,以及人格独立。
这些必然会变成未来中国教育的核心内容。
教育与创新
俞敏洪认为,创新力和创造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基础思维模式的奠定,如果一个人从小接受过良知和判断力的培养,他的基础思维能力一定具备创新力和创造力。所以,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能够把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带动起来的。
中国高中生的数学、物理、化学的知识能力远远要高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但是,全世界前100位的数学家,没有一位是中国人,而美国人占据了80多个席位。所以,中国教育如果再把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未来将无法想象。
“中国现有教育中的死记硬背的模式在现代意义上已经是一个极其过时的,从每一个角度来看都已经失去意义的模式。”俞敏洪强调,“我儿子今年14岁,我跟他讲任何东西,他都说你根本就不用给我讲,我Google随便一搜,比你讲得好的多得多,我说能够用Google和百度搜出的各种基础知识,为什么还让学生去背呢?教育就是要教学生培养人格能力和开拓能力。所以,中国应试性、知识灌输型教育是非常可悲的。”
不过,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希望。新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手段的出现,不仅能够提高教育的效率,扩大教育的范围,而且能够推动一个社会的根本建设。教育的发展从中国创造印刷术开始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最后带来整个社会的进步。
欧洲文艺复兴为何能兴起?在印刷术之前,所有的圣经只有教士有,当把圣经成千上万本印出来,老百姓自己可以读圣经也可以解读圣经,文艺复兴开始出现,并且出现了一群杰出的人物,例如莎士比亚等。很多人认为,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是在印刷术出现后给全球带来的一次真正的教育革命和无边界的教育内容的传递。
“在今天,中国教育一定会有真正的希望,这个希望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自下到上的一种变革,而不是从上到下的一种要求。中国人都特别习惯于从上到下要求我们做什么,而不是自下到上引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革命。”俞敏洪强调。“我认为,中国上一次真正的革命是来自于经济领域,过去30多年,我们所做的事情,除了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外,更多的是民间力量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俞敏洪强调。
80年代时,万元户出现。当年广久雇佣的人超过8个之后,还引起过邓小平的关注,讨论这到底算不算资本主义,中国的民营经济像野草一样拱出了水泥地般坚固的的国有企业的封锁,最后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真正的主流力量。而下一轮革命一定发生在中国的教育领域。
前段时间,新东方举行了一个活动,在十天时间里,240个小时全程直播。俞敏洪做了一个新东方历史上所谓的梦想之旅。每年,他都要带着新东方的一些朋友到全国十个二三线城市,向那儿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开展励志演讲,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变革,以及他们怎样走出中小城市,走向世界。俞敏洪自己每年都会参加这类演讲的数量为20场到30场,受众最多达到了20万,每次去学校演讲,都会有5000至1万个学生来听。
“有人说我想当网红,其实不是,我想体验一下在现代移动互联技术下,是不是可以随时随地保证个人的交流沟通?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惊人的,这个活动有600万人在线观看,互动信息达到了接近1500万,对这件事情的关注超过了1亿人群。”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如果把内容做好了,会给整个中国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所谓的网红时代、娱乐时代,不管直播软件也好,还是映客也好,都是美女在里边唱歌跳舞的过程。这是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娱乐时代必然会过去。更久远的内容是那些带来深刻的中国价值体系和教育的革命,这一潮流我们已经预见到,势不可挡。”俞敏洪强调。
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民间教育的发展和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未来一定会成为主流。当然,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和大学完成的基本教育,未来肯定还要发展。为什么湖畔大学的兴起已经变得势不可当?因为它不再去追求学位教育,而是更看重教育的内容。
百年之后,中国的昌盛一定是教育带来的结果,我们这个民族需要变成智慧、理性、正直、独立、创新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