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位外地朋友要去卡力岗山上调研,我就带他去了。朋友自己开一辆白色的北京现代。我们从县城出发,道路蜿蜒崎岖,一会儿在山腰匍匐,一会儿在山顶环绕。一路上温暖的阳光陪伴着。山路很漫长,还好山里的风景很美。或是一排排参天白杨树,或是密密麻麻的狗尾巴草,或是绿油油的麦田,或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朋友在不断地发出惊奇的感叹。朋友是在大都市长大的,从来没有去过农村,不知道农村的风景其实比城市更原始更亲切。
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天空中突然飘来一些云朵,不久开始落雨了。我们把车停靠在一排白杨树下,算是避雨吧!朋友说出去走走。我们下了车,去感受山里的自然风光,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朋友被眼前一棵棵参天白杨所吸引,问我卡力岗的一些历史文化。我似懂非懂地给他讲解。
卡力岗山上的白杨树,树干挺拔而笔直,枝叶宽阔而浓绿。细雨飘落的时候,雨水顺着那些笔直的树干,淅淅沥沥往下流淌,洗濯着大山里静静的岁月;约摸一个时辰后云雾散开,阳光立刻垂直地泼下来,打在一枚枚树叶上。树叶似乎因为承受了阳光的重量,一颤一颤地倾斜了,金光闪闪的水珠噼里啪啦地从树叶上滚落下去,颇为壮观。
一座座被云雾缭绕的山峰上,依稀看到一个个村庄,那一户户土木结构的房子,零零星星地点缀在山间或是山腰,给人一种原始群落的感觉,是的,这里就是原始群落。我对朋友介绍说,卡力岗山地处化隆县西南部,由尕加山、尕吾山、路曼山等诸山组成的山系,这里分布着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三个行政乡。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里的村民,还住着地地道道的土房子。所谓的土房子主要就是几根少量细小的椽子梁子柱子搭建起来,结构简单,布置粗糙,遇到狂风暴雨,人们总是胆战心惊,怕狂风卷走或暴雨淋塌。这些年,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这里修了柏油马路,贫困人家得到了国家房屋补助金,生活越来越美好了。
我们继续开车前行,螺旋状地盘旋了两个多小时,穿破了云层,登上了白云之上的一座山巅。举目眺望,一瞬间我目瞪口呆了!山脚下,就是卡力岗山梯田,从山顶到山根,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这时候,天气也很给力,云层从山谷闪开一道缝隙,阳光投射下来,打在梯田的麦穗上、油菜花上,反射出粼粼波光。梯田四周,是卡力岗人的村庄。这图案像一幅版画,又像是童话王国里神秘的底色。
欣赏完山顶上所看到的美景,我们就进了村庄,找当地人了解情况。我们开始去的一个藏族村庄,我用藏语交流。朋友在旁边不停问我你们在说什么。我把当地人的解说用汉语翻译给朋友,朋友在一本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文字。而后又去了一个回族、撒拉族村庄。前前后后走了五六个不同民族的村庄。一路走下来,发现这些村庄有个奇特的现象,所有的回族、撒拉族都说的是藏语。朋友为此很感兴趣。他说他要的就是这种多元文化融合生存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
据有关文献史料记载,卡力岗地区(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三个行政乡)原为藏族聚居地。明朝时为西宁府中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占咂族部落牧地。清朝时,阿什努乡为喀咱工哇部落居住地,沙连堡乡为安达其哈族和喀咱工哇族居地,德恒隆乡为思那加族和安达其哈族部落居牧。明末清初,回族开始迁入该地垦荒种地,部分藏族迁往附近的海南、黄南藏区。清乾隆年间,这里的大部分藏民皈依了伊斯兰教,逐渐形成以回族为主的回藏杂居地。
从卡力岗地区的地名来看,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藏语音译名。如“卡力岗”(高山、雪山)、“阿什努”(宽广地方)、“沙连堡”(潮湿之地)、“德恒隆”(老虎沟)、“曲迈”(红水)、“先群”(大鹏)、“牙曲”(涧水)等等。由此可知这里原先是藏族聚居地。
历史上,卡力岗山区一直是藏族的传统聚居地。后来,藏族人大量外迁,外地回族人的不断迁入,使得这里的主体民族转变成了回族。
近几年,国家惠民政策到了山里,山里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每年都有修新房或改造旧房的人家,过去那种藏式风格的住房建筑越来越少。但从整体看,还是藏式建筑群。因为限于经济实力,新房屋的建造不是一时半会能达成的,因此在一些细部上还是能发现典型的藏式房屋的特征,比如院子中间往往还放着一块石头,这本是藏族院落当中竖立经幡的旗杆石,只不过旗杆没了,石头还在,可能也没有以前的功能了。还有院墙头的四角,往往还堆着白石头,这正是藏族的风俗习惯。卡力岗人居住的房屋与临近农区的藏族的民居结构、布局也很相似,高墙深院,对大门的修造很讲究,大部分有刻画和双层飞头。各种习俗仍然保持着藏族特色。
从外地迁来的回族和藏族杂居相处,生活习俗逐渐也带有了藏式特色。他们平日的交流,藏语成了公用语言。至今,这里的回族村庄里说的都是藏语。由此可见,藏语是卡力岗地区的主要通用语言,讲藏话的回族也构成了这边的主体民族。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卡力岗的回族、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藏族信奉藏传佛教。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藏族与回族、撒拉族之间从来没有通婚习俗。
也因为这种藏族、回族、撒拉族三个民族杂居生活的特殊历史背景,造就了卡力岗山独特的多元文化异存现象。这种现象,其实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进步的民族大团结局面。这归功于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性,也彰显了党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
卡力岗多远文化的现象,曾引起了很多民俗学研究者的聚焦点,写下了很多研究卡力岗文化的文字。朋友是汉族,西北民族大学人类学专业毕业,专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现象。我算是竭尽全力帮助他完成了这次卡力岗文化现象调研工作。
其实我不爱写这类文章,因为这类文章需要查阅历史资料,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跟朋友一路走下来,感受颇多,加之自己也是卡力岗山人,对此不写下一些文字,心中也对不起的生我养我的卡力岗山水。所以,赶紧查阅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以史为据,写下了这篇短文。文章粗糙,请朋友们批评!
【作者简介】桑杰才让,藏族,一九八二年生于青海化隆。二〇〇六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迄今在《北京文学》《时代文学》《西藏文学》《青海湖》《金沙江文艺》《牡丹》《翠苑》《雪莲》《鹿鸣》等刊物发表过小说、散文六十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