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申辩篇》中苏格拉底之死

2016-08-01 22:06胡婷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雅典苏格拉底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申辩篇》中苏格拉底申辩词的分析,试图为苏格拉底塑造一个“哲学王”形象,同时联系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探究出苏格拉底死亡的真正原因,即苏格拉底是雅典政府为逃避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败责任的牺牲品,他的审判在某种程度上是民众宣泄战败情绪的一个出口。

关键词:《申辩篇》;苏格拉底;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

作者简介:胡婷(1990.1-),女,汉族,湖南省双峰县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一、《申辩篇》中苏格拉底的形象

从柏拉图的著作中,我们不难得出苏格拉底是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道德哲学,他关于政治法律的思索,他对美学的认知和感悟,他的卓越超凡的教育思想,都为后人所敬仰。

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哲学王”的智慧和果敢,他毫不畏惧别人对他的诋毁,在被判处死刑之后还心系雅典民众,希望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智慧”,坚持自我审查。后人对于苏格拉底的死亡,看法也不尽相同:苏格拉底的弟子和他的追随者强烈谴责审判的不公,表现出了对雅典民主制的不满;将苏格拉底告上法庭的民众则认为他罪有应得。然而,本文通过对当时雅典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深入了解,发现苏格拉底之死存在必然性: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至善”,而雅典政府追求政治的“不坏”,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苏格拉底对哲学的这种追求,对战败后的雅典政府和雅典民众来说,是道德的枷锁和沉重的负担。于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也就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了。

二、政治背景——苏格拉底对民主制批判

从柏拉图《理想国》中,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对于任何形式的政治制度都是不满意的,所以他才会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寓在一个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中。然而,这种“哲学王”只存在在他的理论之中。

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明确强调“不要因我说了真话而愤怒:如果有人真的反对你们或多数人、阻止不公正、不法之事在城邦中发生,那么他很难能保全生命”,不难看出,苏格拉底对于民主制的“多数人原则”是持批判的态度的,他在《拉凯斯篇》中指出:“如果想作出良好决定,我认为人们做决定时必须靠知识,而不能靠人数多寡。”

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判,还体现在对伯利克里的批判上。作为雅典城邦民主统治者的优秀典范,伯利克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雅典民主制的辉煌成就。然后,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中,苏格拉底在于高尔吉亚的对话中提到:“雅典人在伯里克力掌权后更加野蛮。”“厄菲阿尔忒斯也未能教化其儿子以德行。”这种言论,必然会激怒当时的雅典政府和雅典人民。而苏格拉底的追随者当中,更不乏声名狼藉、或忠诚于三十僭主之辈。

由此可以得出,在当时的雅典政府和民众的心中,苏格拉底俨然成为了民主制的批判者、僭主制的拥护者。苏格拉底对民主的种种批判,必然招致当时政府和民众对他的反感。

三、社会背景——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

修昔底德在他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认为雅典各方面势力的增长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慌,所以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这样的一场战役,对于参战双方来说都不是正义的战争。这场持续了奖金三十年的战争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损失惨重的。雅典的惨败揭示了提洛同盟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民主政体的弊端也日渐显露。接连的战败,使雅典从此一蹶不振,民心惶惶。

希腊各城邦遭受到的一系列的重创给雅典人民带来了噩梦般的生活,希腊文明遭到严重破坏。希腊的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公民集体的团结遭到了严重破坏,整个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苏格拉底之死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插入了一段关于雅典僭政的“离题话”。这段“离题话”细细品读起来,却颇具一番深意。同时也是笔者得出:苏格拉底死亡的真正原因,即苏格拉底是雅典政府为逃避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败责任的牺牲品,他的审判在某种程度上是民众宣泄战败情绪的一个出口,这一结论最重要的佐证。所以他最终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而雅典民众对他的控诉,也正好宣泄了战败后的种种耻辱和不满,这也是雅典政府所乐见的。

总结:

虽然苏格拉底的死亡具有必然性,但他对死亡从容的态度,对哲学坚定地信仰,使得他的灵魂得到永生。在风雨飘摇的雅典城邦里,他致力于自我审查、唤醒民众,为雅典城邦寻找新的出路,然而这也正是他们“不能承受之轻”。历史终将为他正名。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吴飞译,华夏出版社,2007。

[3]菲利普·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上)[M].卜赵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32页。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11。

[5]刘小枫编: 《凯诺斯: 古希腊文读本》 ( 上册,增订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 65页。

[6]林国华: 《海洋帝国的民主悲剧: 修西底德 < 波罗奔尼撒战争史 > 浮论》,《开放时代》2004 年第 2 期,第 82 页。

[7]斯通:《苏格拉底的审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07。

[8][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130页。

猜你喜欢
雅典苏格拉底
双倍的学费
第44届COSPAR大会将在雅典召开
雅典人书店:建在歌剧院里的书店
苏格拉底的信仰
《雅典学院》:大佬的聚会
苏格拉底
雅典学院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
苏格拉底的“收获”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