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沁
位于伦敦Soho区的Berwick街曾经是英国独立唱片店最云集的街区,如今这里的唱片店却已经所剩无几。
Sister Ray是其中一家。这家店成立于1987年,经历了唱片行业的萧条期—CD的销量在音乐数字化的冲击下剧烈下跌,大型零售商也不断压低CD零售价格,像Sister Ray这样的独立唱片店只能靠卖黑胶唱片维持生意,但在2007年的最低谷时,连黑胶唱片也卖不出去了,Sister Ray一度几乎面临倒闭。那一年,全英国总共只卖出了7.5万张黑胶唱片。
“我一直在唱片行业内工作,突然在某个时候,我觉得自己该拥有一家唱片店了,后来我发现这是自己做过的最愚蠢的决定。”在2003年买下Sister Ray的Phil Barton说。
不过假如在今年4月中旬来Berwick街,你完全看不到萧条的景象,反而是一片生机勃勃。一年一度的唱片店日(Record Store Day)是每年这条街上最热闹的大事,每一家唱片店都会参与进来。举办唱片店日的那个周末,整条Berwick街交通封锁,临时舞台也搭建起来,现场表演会持续一整天,而前来买票或是购买限量版唱片的人甚至在前一晚就排起了长队。“每年的4月并不是传统的音乐节档期,唱片店日填补了这一空档。”Barton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在2000年到2009年之间,英国的独立唱片公司规模缩减了一半,美国也是一样。于是在2007年,美国巴尔的摩的几家独立唱片店联合起来在4月创立了唱片店日,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在各独立唱片店买到独家限量版的唱片,唱片店会策划现场演出等音乐活动。渐渐地这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活动,今年英国有230家独立唱片店参与到唱片店日的活动中。
虽然唱片店日一开始并没有设定为一个黑胶唱片购物节,但越来越多的独立唱片店认识到,只有卖黑胶唱片才能在市场上找到存活的空间。目前全英国大约有300家独立唱片店,Barton认为,如果没有黑胶的复兴,这个数字可能只有200。“数字音乐的出现一度让人们认为免费音乐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大家意识到,好音乐是值得付费的。很多独立唱片店正是因为坚持卖黑胶唱片,才能挺过唱片销售最艰难的时代。”
英国唱片业协会(BPI)的数据显示,2015年英国的黑胶唱片销售量创下了21年来的历史新高,超过200万张黑胶被售出,同比增长64%,销售收入超过YouTube、Spotify等流媒体的广告及点播收入总和。尽管黑胶唱片的收入仍只占全英音乐行业总收入的2%,但在实体唱片整体不景气的今天,这已经是它连续第八年增长。今年第一季度的最新销售数据显示,黑胶唱片的销量又有了61.8%的增长。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美国,根据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的统计,2015年美国黑胶唱片的销售收入高达4.16亿美元(上一次超过4亿美元还是在1988年),黑胶唱片的总销量也大幅上涨51%,达到了920万张。
今年,Sisiter Ray也迎来了盈利,这是最近10年来的第一次。
某种程度上,黑胶唱片算是一种奢侈品。
首先,你得拥有一台黑胶唱机,价格一般在数千元,贵的要上万元。此外要配备刷子、唱针等专业工具—即便如此,播放效果也可能会有“刺啦”,还常有跳针的“风险”。而且收听的时候也急不得,因为黑胶唱片必须一首一首按顺序听,黑胶唱机可没有当下电子设备那种任意选歌的功能。但在发烧友看来,黑胶唱片传出的乐音是有温度的,因为不像数字化的音乐被压缩过,听起来会更有层次。
其次,由于黑胶唱机不能随身携带,所以听黑胶音乐时总是在一个自我的环境中,跟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的过程,是一种更加主动的聆听音乐的方式。拿出一张黑胶唱盘,把它放到唱机上,摆上针,这种仪式感在迷恋黑胶唱片的人看来是对音乐的一种尊重。
所以,如果把黑胶唱片看做中年人的一种复古回忆也许很好理解,但事实上,目前推动黑胶唱片复兴潮流的,却是年轻人。
NPD Group和MusicWatch的数据显示,目前音乐市场有44%的消费者是3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他们购买黑胶唱片的数量占到了黑胶销售总量的77%。英国广播公司的一份民意调查则显示,将近一半的黑胶唱片买家在35岁以下,其中16%的买家在18岁至24岁之间,还有33%黑胶唱片消费者在25岁至34岁之间。年轻人把购买黑胶唱片看作是追求时尚的表现,为了迎合这一趋势,一些时尚零售商也加入到黑胶唱片的销售行列,比如现在你也可以在Urban Outfitters的店铺里买到黑胶唱 片。
欧美市场之外,黑胶唱片生意在中国也有逐渐复苏的趋势,年轻人同样是消费的主力。
Uptown是上海少数几家黑胶唱片店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参加唱片店日的实体唱片店。Uptown开在一个自行车停车库的下面,偶尔也会邀请一些音乐人不定期地做现场演出。而除了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甚至在义乌这样的小商品集散地,也能看到黑胶唱片主题的酒吧,一些年轻人迷恋黑胶唱片,认为听黑胶唱片是一种很有个性的生活方式。
很多没有黑胶唱机的人,也会购买喜爱的歌手的经典唱片作为收藏。ICM的研究报告显示,15%购买实体唱片的人并不会去听那些唱片,而只是用于收藏。目前一张未开封的Michael Jackson签名版《Thriller》,在国外可以卖到4万美元。在中国,新出版或复刻的黑胶唱片价格大约为200元,二手唱片的价格则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一张1980年代发行的黑胶老唱片更是可以卖到几万元。
“唱片公司的收入至今依旧主要来自实体唱片的销售。它们必须想办法从签约艺人的身上赚更多钱,所以现在的合约都是360度的,包括现场演出、商业收入以及唱片销售等。唱片公司会介入到艺人的每一条收入分支中,其中有很多在过去其实是完全属于艺人自己的。”BPI的传讯总监Gennaro Castaldo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也是越来越多明星推出黑胶版本专辑的原因—唱片公司需要增加自己的产品形式。今年4月曾到中国举办演唱会的铁娘子乐队(Iron Maiden)去年9月就发行了一张新专辑《The Book Of Souls》,其黑胶版本在英国最大的零售商乐购同步出售,结果55家店的存货很快销售一空。这场试销的成功甚至让乐购决定重新开设黑胶唱片专柜。
市场转好,渠道自然也会跟进。大量专门出售黑胶唱片的网站出现了,就连亚马逊等在线零售巨头也为黑胶唱片开辟了专门的销售页面。2016年年初,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公司Sainsbury宣布将在旗下的171间分店出售黑胶唱片。而今年的6月13日到19日,英国最大的音乐零售店HMV也举办了首个“黑胶唱片周”—唱片店日仅限独立唱片店参加,HMV被排除在外,“黑胶唱片周”就是他们自己搞的唱片店日—发售一些独家限量的黑胶唱片,并对一些专辑做5折的促销。由于6月19日当天是父亲节,黑胶唱片也成为父亲节的畅销礼品。HMV目前预计2016年黑胶唱片的销量能达到150万张,会是他们自1997年以来的最大销量。
一份由AudienceNet所做的统计显示,有66%的音乐买家认为自己是消费音乐的“多渠道者”,他们可能会通过流媒体来发现新音乐,但仍会愿意购买自己喜欢的歌手的实体唱片作为收藏。“从这个角度来说,流媒体其实反而推动了黑胶唱片的复兴,过去那些小众的乐队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在流媒体上被人发现,黑胶唱片因此也成为许多独立音乐人发行实体唱片的首选形式。”Castaldo说。
另一方面,唱片公司为了增加销量会为黑胶唱片做精心的设计,这种复古感加优质设计对现代年轻消费者来说是巨大的吸引力。首先,12英寸大的黑胶唱片本来就是一张专辑最为理想的包装形式。如今的包装中还经常有明信片等礼品,对于发烧乐迷来说那就意味着很大的收藏价值。比方说,黑键乐队(The Black Keys)的专辑《Turn Blue》的包装采用的是制作人Patrick Carney自定义颜色的墨水。“包装上的这些微妙的细节可能不会很明显,但是消费者能一眼看出来。这将推动更多设计精良的唱片包装出现,就像人们总喜欢谈论他们的牛仔裤是采用什么织机做成的一样,消费者总会对商品做比较。”Carney说。
然而市场转好,产能又成了新问题。由于建造新的唱片压制机的成本是极高的,随着黑胶唱片的复兴,更多量产的订单交由那些老化的机器生产。位于捷克的全球最大的黑胶唱片生产商GZ Media去年最繁忙的时候,一天要压制4.2万张黑胶唱片,最近他们还新购入6台老机器来扩大产能,不过据说有半数都没法用;位于英国伦敦西部Hayes小镇的The Vinyl Factory的黑胶唱片压制机还是1970年代造的。
回头看,在黑胶唱片盛行的1950年代到1970年代,大的唱片公司都有自己的工厂和唱片压制机。当CD时代来临,这些唱片公司卖掉工厂,也丢弃了大部分唱片压制机,只把订单外包给仅存的几个独立黑胶制作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就是The Vinyl Factory曾经最大的客户。现在唱片公司看到了黑胶唱片的市场需求,它们又需要唱片压制机了,但能正常使用的机器已经不 多。
“所有人都想要带颜色、带图片的黑胶唱片,但制作那种唱片得花相当长的时间。唱片公司应该压制比实际订单更多的黑胶唱片,还是先压制一批,等看过市场行情再决定要不要增产?如果选择后者,它们就不得不冒着售空的风险,市场则至少得等两个月才能看到补货上架。问题是市场愿意等吗?尤其是如果要配合艺人的宣传,时间决定一切。”The Vinyl Factory的生产总监Adam Teskey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最终这会导致唱片压制公司优先处理来自大唱片公司的订单,而唱片公司又总是主推当前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手的收藏版黑胶,或是想从经典唱片里挖掘更多的收入,而没有多少动力去推新人。“唱片公司不会大量发售那些没人会买的唱片,如果有人要发售1000张甲壳虫乐队未发行过的单曲的合辑,那肯定会火,而且1000张远远不够,但如果有人说要发售1000张Dick Jones和The Jonseys的新专辑,压根没人知道他们是谁!”Barton说。
以生意为先,可能导致市场产品失衡,他认为这最终可能会危及到黑胶唱片业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