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姵安
摘要:本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第二部分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及构成要素的分析,在研究用户生活方式中审美移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用户需求,以群体文化学的理论为依据,对用户生活方式和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建立用户模型的具体方式。第三部分在分析家居日用品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出家居日用品的特点。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的家居日用品的设计现状进行研究,借助实例深入解剖和分析,总结出当今家居日用品的设计趋势,以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后期的设计,同时试图通过本文所论述的理念和方法来改变目前国内家居日用品的设计现状。第四部分以蒸汽拖把机为研究对象,基于群体文化学的生活方式分析,通过实地调查来观察群体,总结使用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提出了生活方式分析流程并进行详细分析。同时针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共性,提出消费者购买行为调查分析流程,并进行实例分析,最后针对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情况,提出了用户模型,让产品可以真正符合用户内心的需求,帮助用户实现目标。第五部分首先提出蒸汽拖把机的设计原则,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从目标人群、造型、功能、色彩和材料等方面进行设计定位,最后力争设计一款切实符合用户需求的蒸汽拖把机。
关键词:产品造型;审美移情;日用品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产品的情感需求。设计优良、操作简易的产品深受大众的喜爱,但在日用品设计中很多“诺曼门”、“诺曼水龙头”经常出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加大了用户的负担,混淆了用户的视听觉。在以人为本的设计时代,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经典产品设计屈指可数,以至于人们开始把很多问题的出现归咎于自己的责任。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索特萨斯曾经说过“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通过设计来改变,良好的设计能够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产品是否“人性化”设计成为评判一个产品的标准。
一、审美移情的概念
移情是指人们在欣赏周围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心境,通过人们的心理活动,使原本没有生命的物体仿佛有了生命,而且还具有了人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在这样的错觉情形下,人就会预知产生共鸣[1]。移情”是德文EimIllullg,英文Empathy的意译,即“把情感渗进里面去”。在美学领域,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德国的美学家费肖尔,他认为“移人情感”让审美活动更接近于完美阶段,通过移情人们可以把自己沉没到事物里去,相反也可以让事物沉没到自我里去[2]。对于移情的问题论述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陈述了。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文学活动都存在主体审美的主观情意,或者说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实质是移情的过程。了解这一点能够更好的分析研究审美移情这个概念,也更有利于研究审美移情的方法和作用。针对设计这个方面来说,设计者一般是通过仿生、借代、象征、寄情予物等方法来实现移情的。
二、审美移情的功能
(一)审美移情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功能是有利于把艺术设计者丰富的情感或抽象的思想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情感或思想的结晶,好的文学作品一般要依赖于具体的艺术形象,否者很难清晰明了的表达出丰富的感情,同样读者也不能很好的理解作家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倾向。因此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借助于移情的方法将作者的情感或思想寄情于具体的事物上[3]。例如“同君能有几多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千古名句中,南唐后主就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寄情于不断的江水中,把自己国破家亡的哀愁比喻成流水,十分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的哀愁之长[4]。当然,有的作品也可以借助移情变得更具体明显,通过对作品中某些现象或者社会中风气不正的小人比作现实中的一些植物或动物,通过对这些植物或动物的批判来表达作者对这些现象或人的鞭笞,从中读者能更加清楚作者的意图。
移情的第二个功能是有利于艺术作品形成优美、含蓄的艺术韵味。诗人通过移情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借助于自然景物来表达思绪。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让它们表现出作者的情感思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阅读的难度,需要读者更细心的体会作者的意思,但实际上这样的方式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更为宽泛的想象空间,从而使作品更具有欣赏性,也更具有丰富的艺术韵味。例如柳宗元《江雪》,这首诗通过渔翁这一形象表达出作者的情感[5]。让读者能够更深层次的阅读作者的意图,一方面表达自己不会因此而屈服,另一方面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征服心态,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造福人类。这些都是优秀作品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的原因。
移情的第三个艺术功能是有利于创造优美的艺术意境。通过对我国诗歌的分析研究,不难看出,寄情于景成为很多作品创造优美艺术意境的方法。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李白将自己对故人的难舍之情寄托于烟花三月的扬州美景中,以及自己在送别时的若有所失的情感中。应用移情于物这个方法,使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送别绝唱。
三、产品设计中的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对于产品设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审美移情带给用户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6]。通常来讲使用者对产品或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移情效益是建立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上,即先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是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出现的两个人是不同的主体。但是设计与之不同,设计的目的是以人为中心,因此移情是建立在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在设计中首先需要充分分析用户的心理需求和生活方式等,根据这些结论设计产品,可以避免使用者在操作使用时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产品设计中的移情的对象也会有所不同,不再是审美移情中的人和物之间的关系转化为物和人之间的关系,而直接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移情设计的作用在于设计者通过移情感知、分析研究用户的潜在需求和生活方式,结合用户体验将其转化为产品设计中,使其实现审美移情。分析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同理心问题的设计方式称之为移情设计。在产品设计中,设计者应该调查分析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是设计中前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设计者就像是用户一样,来观察用户周围的环境、世界。这就是移情在设计过程中的使用。另外,在移情设计中,设计者并不能将用户看作一个仅仅被试的对象,必须将使用者看成一个有具体情感的生命体。传统设计的方法是“请进来”,移情设计方法则是“走出去”[7]。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总结,审美移情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为设计者分析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学习环节”,另外让用户在使用中产生愉悦的生活体验。
四、用户体验与审美移情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信息技术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产品设计从物质性和功能性过渡到艺术性和精神性的时代。以人为本是当下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产品设计必须以用户为中心,这个理念的具体实现就转化为用户体验,移情理念在用户体验中的应用将逐渐提高这个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用户体验必须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而产生一定的体验。在用户体验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确定性,这是因为认知主体的个性差异。另一方面,用户体验与美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尽管现在的用户体验研究过程中没有体现美学因素,但实际上用户体验的前提是用户对于产品外观的接受,也就是接受美学。研究用户体验的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愉悦、满足、惊喜等合宜的体验感,所有的体验应该建立在审美这个前提条件的基础上,或者可以理解为由于移情效益而产生的。移情学说的代表人物利普斯说过:“充分的移情是自我不可区分地消融到视力所知觉的对象中,消融到对它的体验中,这种充分的移情是审美移情”[8]。从中我们可以理解移情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另外也可以发现移情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即体验式移情的结果。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愉悦心情来自于移情效应,移情效应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用户体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罗伯特·G·库伯.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M].刘崇献,刘延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杨琦.价值链与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J].价值工程,2002(04):10-1l
[3]王风岐,郭伟,胡素梅.面向并行设计的产品需求获取方法的研究[J].机械设计.1998(07)
[4]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10
[5]吴斌,沈精虎,邓家提.产品可视化需求建模系统下的交互式产品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l
[6]李真,汪锡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7]王雅林,生活方式概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高楠.工业设计创新的方法与案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