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能兴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高职学生预备党员与基层党组织互动回应机制探析
江能兴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加强预备党员的教育和培养是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重要一环。只有掌握大学生预备党员的现实诉求、准确把握其思想状况与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通过对广东省30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就学生党员诉求及回应现实进行调查,对构建回应机制提出了实现路径,对加强高职院校基层组织建设和学生党员思想上入党进行探究。
预备党员;基层党组织;互动回应; 调查研究
2015年,《广东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战略工程。”党员的质量决定了一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强弱。青年时期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青年大学生就是未来建设富强国家的生力军,做好在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发展、教育工作,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当前高校全面从严治党题中应有之义。
从一名党员成长的历程来看,大学生从入党申请人到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通表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等每一环节的教育、考察和培养都不能忽略,各有侧重点,对其今后能否成为真正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党员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现有的高职院校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机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校基层党组织欠重视沟通应答机制的管理与后期教育,学生预备党员则组织观念淡薄、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主动,双方尚未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因此,基层党组织如何从组织上、思想和情感上得到大学生预备党员的认同,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构建高职院校预备党员良性互动回应机制,应是摆在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实现每位新党员思想上入党和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应”作为一种理论范式运用到社会公共管理的研究比较多。一般而言,“回应”是指多元主体在一定社会结构中基于共同利益、诉求的应答、认同及实践的互动过程[1]。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如今很多的高职院校普遍把学生预备党员视作教育和管理对象,而弱化了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作用;基层党组织重组织上入党、轻思想上入党,不能准确把握学生预备党员的思想状况与特点,以致他们合理合法的诉求和权利得不到及时回应;程序化灌输的培养模式和缺乏针对性的培养内容,以及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回应机制等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预备党员培养的预期质量。为进一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与学生预备党员的交流、互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成立课题组设计了一份《高职学生预备党员与基层党组织互动回应调查问卷》,对广东省30所高职院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收到学生党员的有效样本503份,党务工作者的有效样本49份。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2.1 基层党组织与高职学生预备党员双方在需求认知上存在偏差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大学生预备党员常常会被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而他们作为党组织成员的主体地位的现实需求也因此而常常被忽视。调查显示,党务工作者认为应主要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责任心培养、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党的基础知识的指导等,分别占了87.76%、85.71%、81.63%、79.59%、79.59%,如图1所示。而大学生预备党员则更希望能在道德修养、国内外发展趋势(战略)的介绍、党现阶段的方针政策解释、政治理论、党的知识、个人发展、做人做事的道理等方面得到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分别占了71.77%、71.77%、71.57%、65.61%、59.84%、58.45%、57.26%,如图2所示。可见,双方在需求方面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从大学生预备党员主体的现实诉求出发,探索构建双方的有效互动回应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以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显得非常有必要。
图1 基层党组织对高职学生预备党员的主要教育内容
2.2 高职学生预备党员缺乏互动回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校天然的师生关系、或是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的关系,深深影响着高校党建思想和工作思路,甚至成为高校党建的思想桎梏,使得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及带头人更多沿用的是传统的“管教”模式,较多的是对“组织负责”、较少对大学生党员“个人负责”。在这种“管教”模式中,学生党员只是一个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而很少以党内主人的身份出现,其主体性和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被掩盖。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党员都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请求,遇到问题也较少主动找组织。如图3所示。
图2 高职学生党员在预备期的思想追求
图3 高职学生预备党员寻找组织的意愿
2.3 基层党组织在互动回应关系中对主体意识的重视度不够
基层党组织作为回应关系中的另一主体,承担着培养教育合格党员的基础性使命。但调查中发现,其对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作用方面还有待加强,也缺乏主动了解和研究大学生党员的需求。如,大学生党员中认为自己的需求表达得到基层党组织积极回应的仅占了57.97%,如图4所示。说明党组织对他们的回应效度不高,回应力度不强。课题组认为,如果这种状况延续下去,长此以往,高校基层党组织将无法完成党章规定的八项基本任务,党的基层工作必将是形式主义;再者,若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的认同和民主权利的重视,则大学生党员很难确立其主体意识,更谈不上自觉以党的事业为己任去共同完成历史使命,也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队”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图4 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预备党员诉求的态度
2.4 高职学生党员与基层党组织互动回应渠道不畅
回应渠道是大学生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提出需求和要求并相互回应的通道。目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回应渠道主要是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而缺乏其他更多的灵活有效的回应渠道。对于回应渠道,学生党员认为随时都能找到机会的仅占21.47%,很难有机会和没有机会占了16.7% ,如图5所示,说明回应渠道并不十分畅通。可以设想,如果一所高职院校有13500名学生,学生党员占5%,那么就会有112名学生党员很难有机会或没有机会向基层党组织提出需求。另外,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有58.87%的大学生预备党员认为教育培训管理中最缺乏的是先进的教育手段,还有27.15%的学生党员愿意以个别非正式谈话的方式向党组织表达需求。
图5 大学生预备党员寻求渠道表达诉求的情况图
在基层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的沟通渠道方面,党务工作者多以组织生活、主题学习、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尚未形成与大学生党员进行定期、及时的互动与沟通的机制。调查显示,30所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需求没有进行过调研的有14.29%,有61.22%仅开展了一般性的调研,有较深入调研的只占24.49%。结果确实令人担忧,因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基层组织对其所管理的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需求等情况进行过深入研究。究其原因,课题组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参与该项调查的党务工作者多数为辅导员,许多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繁忙,投入到党建研究的精力明显不够;另一方面也应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缺乏有效的信息回应反馈制度,大学生党员没有正常的信息通道来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1 互动回应机制可提高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的质量
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是党章规定的重要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不掌握教育对象的诉求,只是对牛弹琴,起不了作用。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见《礼记.学记》) 高职学生预备党员本质上还是一名青年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上进心强是他们共同的优点;思想不成熟、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受外来信息的影响也是他们共有的特点。
基层党组织如果对预备党员思想存在的问题、学习面对的困难、生活遇到的穷困、工作上的压力、情感上的困扰,一无所知、充耳不闻,势必令预备党员逐渐失去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其结果将会是流于形式的组织生活,更有甚者就是预备党员与党组织“老死不相往来”,空挂党籍、现实脱党。在我们看来,面对这种情况党组织不能一边倒的只是检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组织纪律、义务责任”等问题,而把解决问题的对策办法仅聚焦在增强大学生党员意识上,其实实现常态化的、贯穿党员发展和管理全过程的互动回应机制应是当务之急。
3.2 互动回应机制可提高预备党员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认同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目的是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能否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然后转为正式党员;重点是思想入党,即政治认同。一般来说,政治认同主要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在此,马克思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故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5]预备党员只有对基层党组织产生了信任,才会主动向组织靠拢和接受组织的主张及要求,才能真正在思想上入党,而党组织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共产党员。
4.1 建立制度化的互动回应模式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章句上》)。制度建设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制度,才能使党的机体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生机。建立互动回应模式是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的创新举措。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在制度创新中起到表率作用。因此,高职基层党组织要充分体现组织内人人平等的意识,充分尊重每位同志的主体地位,主动探索青年特点,争取青年学生对组织的认同,紧紧围绕党各阶段的中心工作和每位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的热点问题等,代表党组织向大学生党员发出号召提出要求,表达组织对党员的希望;大学生党员作为回应主体也应以接受党的教育、认同组织的目标、完成党组织交付的任务等方式进行积极回应。为此,高校在建立“书记项目”或设置党建工作任务时,可制定党务工作者、班主任、学业导师以及课任教师等教职工党员联系学生党员制度、定期收集和反馈大学生党员诉求的制度、定期培训大学生党员制度等,更具导向性地进行年度工作考核,形成常态化的互动工作机制。
4.2 构建畅通的回应渠道
一是要健全党组织的回应渠道,实现基层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的无间隔互动交流。如:进一步丰富和创造一些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意愿表达方式,将培养教育预备党员纳入到全员育人体系过程中,以增加高校干部党员、老师党员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机会和热情。课题组认为,我们可分三大类层次分明地开通与大学生党员交流思想的渠道:第一类是大事、要事类的交流平台,如开展校长午餐会、校领导接待日、设立(教工)党代表工作室等;第二类是实事、身边事类的交流平台,如基层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的联系人制度,选择责任心强的班主任党员和学业导师党员、责任心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为大学生预备党员的联系人;第三类是发展个性特长类的交流平台,如建立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热心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党员同志在政治等方面的优势等。总之,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层次教职工党员的资源,突破传统的党建工作思想的束缚,让更多的同志参与到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培养工作中来,及时了解大学生预备党员的真实思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实现有效的沟通应答。
二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完善新媒体等开放性的回应渠道。除了可以通过手机微信、QQ、短信、邮箱、论坛等渠道来保持与学生党员的日常沟通以外,还应进一步丰富以校园网、宣传栏、报刊以及电视等传媒为党务公开的主要形式和渠道,加强和完善开放性的回应沟通路径。
三是要高度重视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毛泽东同志说:“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成功构建互动回应机制的关键还在于党务工作的带头人。古人云,“教不善则政不治”(《国语·齐语》)。因此,这一支队伍首先应是教育者、其次才是管理者和服务者,肩负着培养最先进的大学生群体的任务,他们只有具备了育人之高度、管理之水平、服务之热情,才能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代表党组织积极回应大学生党员们关心的问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上对上级组织,下接每位党员,只有实现上下互通,平等互动,回应渠道才能真正畅通起来。
4.3 共建良好的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环境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进一步做好预备党员与基层党组织互动回应工作,高职院校还应创新观念,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党建工作的环境建设,实现党建阵地的有效延伸。包括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畅通的平等交流常态机制,发挥教职工党员的主体地位作用;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大型的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会议,以达到统一思想、步调;研制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评价标准;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规范;保障学生工作队伍人员充足,优化组织机构,组建学生服务中心;每年安排进行交流学习、考察;以及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和适当提高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待遇等。
[1] 戚攻.论回应范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6,(04).
[2]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 反对本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第一版:48.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0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5] 列宁全集 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The Study of Interactive Response Mechanism Between Probationary Party Members and Basic Party Organiza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JIANG Neng-Xing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800, China)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probationary party members. Hence, only by full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demands and their thoughts can we succeed in developing high quality students party members. This paper conducts a survey on how colleg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demands and respond to the basic party organizations by interviewing probationary party members and party workers in 30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 practical way to construct the demand-and-response mechanism is then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which may give a hint to strengthening basic part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n developing student party members.
probationary party member; basic party organization; interactive response; survey
G641
A
1672-2841(2016)01-0049-04
2016-02-22
2015年度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专项 “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研究——高职学生预备党员与基层党组织互动回应机制构建”(2015GZYB26)。
江能兴,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