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娴
摘 要:人类文化的载体和符号,就是文物,文物的灵魂所在,就是它所负载的非物质性文化。文物之所以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所具有的非物质文化的特征。而文物又是一种保存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只有有机的结合其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才能将民族文物的价值和文化内涵真正进行诠释。基于此,本文对民族文物的非物质文化特点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民族文物;特点;解析
在民族博物馆的每一件文物中,都有多种文化因素蕴含其中。它即具有一定的物质实用价值,同时,还包含着一定的精神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每一件民族文物的制作工艺、过程和技术,都蕴含了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和内容,有着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仪式。民族文物的非物质性文化,是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与馆藏文物有关的那一面,如说唱艺术中的乐器、表演艺术中的道具、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宗教用品,以及各个民族生产活动中的工具,这些都与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非物质性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概括来讲,民族文物的非物质文化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和工艺
民族文物的制作需要工艺和技术的支撑,技术通过一种技能和知识的运用,将某件物品的制作过程完成,它主要包括选材,即调配和筛选材料;其次,是具体实施制作技术。包括加工零部件,以及原材料的加工工序;最后是完成所有工序以及将部件组合和加工为成品。
工艺是指民族文物的表现形式和制作特点。概括来说,就是借助于非自动化的简单工具,将某件物品艺术加工或简单加工完成工序制作,使之既具有审美特点,又具有使用功能。人类艺术的起源,密切关联着各种工艺。不管是出于审美需求还是宗教需求,人类日常使用的各种器皿上的花纹装饰和各类图案,都是手工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而介于艺术和手工之间,就是工艺。它即注重营造美感,同时又对手工的制作技巧更加强调。如果我们只对具体的物品重视,而对其制作技能与制造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包括文化含义和相关的知识忽略,则会失去馆藏文物的文化价值。
二、宗教仪式
在馆藏中的各种宗教祭祀用品,在各种祭祀仪式和平常举行的大小宗教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物件。所有的供养品和器物,借助于特定的仪式,都被赋予了灵魂而获得神力。在日常的馆藏工作中,民族博物馆如果仅仅是对有形的物品重视,而将与之相关的实物的象征意义和仪式活动内容忽略。那么一旦与应处的仪式活动和场所相脱离,这些实物也只能成为一个单一和孤立的器物。所有的物品在祭祀仪式和宗教活动中,都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在仪式中象征着神物,是与仪式活动融为一体的文化产物。而一旦与相关的仪式活动相脱离,这些物品也就不能对其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更好的体现。所以,对于馆藏文物而言,它与体现的各种非物质文化含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传统的生活习俗
博物馆的每件藏品都密切关联着社会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生活用品、服装服饰还是生产工具,都与一些传统习俗,如禁忌礼仪等息息相关。比较突出的是生活用品和服装服饰,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其图案纹样和穿戴方式。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含义。凭借着其不同的饰物、穿戴方式和服装款式,能对其所属的社会身份、部族和地域等信息进行辨别。不管是哪一个民族,都是透过物质来表现其传统文化。随着物质的消失,这些禁忌习俗和礼仪也会随之消失。若是不能对这些与馆藏民族文物相关的非物质性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这些文物将成为“死物”。虽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将一些物质文化的形状恢复,但却无法复制与其相关的非物质性文化。
四、生产方式
人类的生存与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而生产工具又是进行生产活动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的种类,则密切关联每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是相互呼应的,例如,游牧民族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马鞍和勒勒车,无论其使用和制作过程,都是依据传统的禁忌和习俗。但随着后期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以及日益增多的交通工具,也开始逐渐减少了马鞍和勒勒车的使用,与此相关的特色文化内容也会随之消亡。
五、民族文物非物质文化有它特定的场所和时间
时间具有周期性和非周期的特点,具体是指某个仪式举办的周期和固定的时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规律,这主要是由他们的生产方式和自然环境所决定。任何社会活动,包括生产、宗教祭祀和节假日等,都有约定俗称的时间,如一些祭敖包、祭山水等活动。一些密切关联生活活动的仪式和习俗,也有着相对固定的时,多数是在夏季和秋季举行。具有确定性的是祝寿和结婚庆典等活动,而与丧葬习俗相关的活动,则具有不确定的时间和地点。
文化场所是指一些文化活动的地点,是人们集中举行某个仪式的地方。它有着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如寺庙寺院和敖包等。但一些具有较强游动性的民族,他们所举办的剪马鬃、骗割畜群、赛马会以及达慕大会等与生产活动相关的仪式,却有着不固定的场所。
民族博物馆收藏和征集文物工作,不单单要注重对实物的收集,而将其非物质性文化形态忽略。在对实物进行征集时,对每一件文物的制作过程、工艺、用途,以及仪式场所、时间等原生态文化背景,都要密切关注,了解和熟悉民族文物的非物质文化特点。并做好与物主的沟通工作,采用恰当的方式,将传统观念带给他们的顾虑消除。以复原的形式或原生态形式,将文物所包含的无形文化内涵细致入微的收录,使广大观众能对每件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直观的形式进行解读,以真正结合少数民族馆藏文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特性。
参考文献:
[1] 叶建芳. 民族博物馆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2).
[2] 彭淑琦.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博物馆的建设[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3] 起国庆. 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J]. 今日民族. 2008(07).
[4] 唐兰冬. 中国民族博物馆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5] 闫文. 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功能定位[J]. 中国民族.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