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
摘 要:语文有着工具性、人文性、时代性和基础性等特点,纵观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受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和开展语文教学时,还存在不少误区,这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和知识的提高,本文针对这些误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误区;对策
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不同程度的存在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教学程式化,刻板化,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轻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文学素养的提高等现象,为了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历尽所能的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1.应试教育思想严重,缺乏灵活性
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成绩轻能力的状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强调考试内容的教学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语言能力的提升却缺乏重视。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难以提高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难以灵活地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做题能力的提高,缺少课外知识的补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表现,但在过于强调成绩的情况下,教育更重视阅读技巧的传授,因此学生也许能快速地找到主旨与关键词等,却不能真正明白文章的内涵。此外在写作方面,过于强调范文的模范以及素材的运用上,使得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难以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且缺乏真情实感。语文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以及古诗词等教学占有较大的比重,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文的不重要,但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过于重视文言文等传统知识文化的背诵默写,却忽视了贴合社会实际情况的现代文的教学。并且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缺乏灵活性,难以与实际的社会发展状况相联系。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缺乏兴趣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是讲授法,教学模式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的课堂中都是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却没有对知识加以理解,更没有将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内容丰富,一堂课能传授给学生许多知识,但却不顾学生真正掌握的情况。此外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学生片面接受知识,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兴趣,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有必要走出单纯传授学生知识的误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
二、走出误区的对策分析
1.转变教育思想,提高语文知识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不是让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因此为了转变初中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能力提高的现状,教师有必要转变教育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不再将学生的成绩当成衡量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唯一标准,而是在融入多种评价手段,注重学生课堂的表现以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并且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加一些课外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不是片面地强调传统文学的教育;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理解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而不是模仿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写作的意识。
2.加强情感教育,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语文课堂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还隐含着许多道德情感教育,因而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应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正确引导学生。而这种道德情感教育无形中能增加师生间的情感,让学生了解语文中隐含着的人文关怀,增加师生间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学习的兴趣才有恒久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丰富课堂活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或辩论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继而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此外,还可以建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学生阅读、写作、朗诵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舞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间互相帮助引导的方法,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4.重视课外语文学习,尽量做到课外活动自动化
用心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可以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尽量做到内外衔接。
阅读课、收视课、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可以算得上是课外活动的“四大支柱”,开展得好,便可以开创开放性的语言课外教学的新局面。例如,我在教完新闻写作后,在学生充分了解了新闻这种文体的结构、组成部分、要素、特点后,布置了学生做一回记者。学生们深入学校、家庭、社会进行采访,然后把采访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再指导他们按照新闻格式写作,作为学校的广播稿。学生们都觉得新鲜、有趣、富于挑战性,都认真地去做,或采访教师讲授学习方法,或采访体育生的甜酸苦辣,或采访邻居尊老爱幼,或采访街上见义勇为者……他们都希望自己的稿子能被广播出去,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这样的课外写作活动,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饱满,并在活动中亲自体会了劳动付出的多种滋味,所写的广播稿质量也大有提高,他们也有了一次成长的经历。所以说,只要眼光放得更开,学习的天地就更大,收效也就更大。
课内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培养基本的语言能力,获得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动机,都成为课外活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否则,开展课外活动也就没有可靠的思想基础、心理素质基础、知识和能力基础、学法和练法的基础。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语言教学才能发展,语文才能活在社会中。也就是说,课内外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双翼都能腾飞,语言教学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振翅高飞。
总之,为了走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应试教育的思想,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且注重创新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而不是将学生的成绩用以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唯一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