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清玉雕赏析

2016-07-29 01:27博雅
收藏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古玉二仙笔筒

博雅

宋明清三代早中期,由于国家统一,国泰民安,社会文化经济空前繁荣,玉器制作和收藏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期。本文在六期介绍了清代玉雕,这期对宋明清玉器一并加以介绍,以飨读者。

·宋代玉器·

北宋的统一带来了文化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更加促进金石学的兴起,城市经济的繁荣,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

宋代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五代十国漫长的玉器生产低潮之后,宋代玉器生产骤然升温,这时,民间玉雕行业初具规模,玉器市场应运而生,汴梁(今开封市)、扬州、杭州都出现了专门经营玉器的店铺。

宋代的玉雕雕刻使用的玉材主要以和田白玉、黄玉、青白玉为主,还有地方玉、水晶、玛瑙等。宋代玉器作品受到当时绘画艺术的影响,所以玉雕作品多为清新淡雅、神形兼备,充满着浓厚的艺术韵味。

随着宋代出土古玉增多,滋长了仿制古玉之风。周朝、汉代的古玉器大量出土,包括良渚文化玉等的出土,朝廷及士大夫热衷于收集、整理、研究,金石学的形成,兴起了一股复制古玉、收藏古玉的热潮。为满足社会需要,宋代仿制古玉大量涌现,我国仿制古玉的渊源虽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唐代也有仿制,但基本上是仿摹同代器形的。大量仿远古时代造型的玉器始见于宋代,因此,中国仿古玉应是从宋代开始的。

玉器商品的出现,刺激了民间琢玉业的发展,也因此促进了玉器市场的繁荣。宋代玉不再是皇家专用,而进入流通市场,民间琢玉主要的消费对象已不完全是宫廷高官贵族,也不是文人雅士,而是对玉器十分迷恋的普通百姓,因此宋代出现了平民化的世俗题材玉器。

从唐代开始的花卉纹玉器到北宋得到了兴盛的发展,当时形成一门专琢花鸟形玉器的玉作。宋代花鸟形玉器与当时绘画艺术相互影响,共同谱写宋代艺术篇章。宋代的花鸟形玉器多呈写实风格,花朵、花板、花茎一应俱全。最能反映宋代佩饰玉水平的要推各种雕工精细、形态优美的花鸟形玉佩。

·明代玉器·

明初玉器受宋元风格影响较大,中晚期才渐渐有了独立的风格。明代玉雕的繁荣超过宋元,无论在造型、种类和工艺上都有进步。这些进步为中国玉器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清代玉器的繁荣作了充分的准备。这个时代玉器业虽集中在北京和苏州,但苏州已渐渐赶上甚至超过北京,故有“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之说。

传世的明代玉器中,较有名的有玉牌、玉砚、玉执壶、合卺杯、插屏、悬磬、山子、圆雕人兽。玉执壶,有八方、竹节、荷花形造型。宫廷用玉执壶多带“寿”字,民间则为吉祥图案。山子的出现与流行与同时代风行山水画密切相关。

明代玉器早期多选用白玉,雕刻也精,中晚期形成南北两个流派,北方器型浑厚,加工粗糙,南方选料精,讲究工艺技巧,所制玉器精巧玲珑。

明代玉器的特征:一是雕刻技术不拘小节,雕工刚劲有力,琢工着力表现其粗犷、浑厚,往往忽视了细部的琢制,磨制时只注意表面,不太注意两侧。器璧较厚,内膛和底部略加打磨即罢。雕工刚劲还表现在起落刀干净利索,线条棱角十分明晰。二是受到道家思想较为深刻的影响,各种吉祥图案、语言、纹饰大量出现在玉器上。其次如花鸟、动物、文人画也占有相当数量,宋元以来的仿古青铜纹饰已显得无足轻重。三是仿古玉器技艺日臻成熟,比宋代大有进步。

·清代玉器·

清乾隆 青白玉和合二仙摆件

大块玉雕就和合二仙,雕刻一大片荷叶翻卷,将和合二仙包托其中,二仙其一手持荷花,其一手捧藤盒,点名和合二仙身份。此外,有一喜鹊立于叶边鸣叫,一象征财富之三足金蟾攀附一仙肩头,将喜度气氛更为烘托而出。全器构图饱满,喜鹊及金蟾呈左右对角线布局,为画面增添活泼气氛。荷叶及荷花花瓣的金黄色烤皮,加深作品明丽之色彩,具有鲜明的乾隆朝宫廷玉雕风格。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为掌管和平、喜乐与婚姻美满的神仙,以唐代拾得与寒山两位名僧为原型。清代雍正皇帝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自此而敕名扬天下。其形象常作蓬头笑面之二人,或二童子,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荷)谐合(盒)好之意。此外在《周礼·地官》中,有“使媒求妇,和合二姓”之说,故和合二仙,又为主婚姻之神,拍品荷花花瓣围绕满子莲蓬,即有多子多福之寓意。

清十八世纪 白玉雕瑶池祝寿山子

以大块白玉随形雕座玉山,山石块垒,层次分明。正面雕刻近山顶处,山崖横出,其上仙鼎妙香,王母手捧如意倚石而坐,其后二侍女捧经而立;山腰上,一仙人双手捧一硕大仙桃拾级而上,身后桃树桃实累累;山脚下,二仙人驾鹿而至。玉山背面雕刻流云飞瀑布,一仙人手捧葫芦仙药站立云端,两仙人观瀑而语。作品小器大样,布局丰满,雕刻流畅,烤色自然,为清代宫廷玉雕之佳作。

清乾隆 御制白玉溪桥送别图笔筒

此笔筒精选大块玉料制就,雕工精湛,构图巧妙,运用了玉石的天然纹理彩并采用多层浮雕技法与烤色工艺,成功地营造出了人间仙境之景象:外壁浮雕松柏亭舍,灵草仙鹿,三老者分立溪桥与岸边,其中二人回首分别,彰显溪桥送别之主体,为乾隆时期难得一见的佳作。尤其笔筒底部雕刻山石灵芝,更为少见。此件笔筒的尺寸硕大,属于私人收藏中较大的一件。

(责编:陌楚)

猜你喜欢
古玉二仙笔筒
自制笔筒
“鼠来宝”笔筒
做一只怪魚笔筒
和合二仙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
牛 人 荆歌
溥仪的本领
无敌笔筒
怎样养护古玉
买古玉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