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辉(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心药房 池州 247001)
我院2015年药品不良事件调查分析
吴晓辉(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心药房池州247001)
摘要:目的:详细了解我院药品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网罗2015年60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从给药途径、用药类型和不良症状等方面分析其发生情况。结论: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药物种类(如抗生素、中药大针剂易发生)、给药途径、给药部位等多种因素相关,合理用药是消除不良事件的关键。
关键词:药品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
所有药品有可能引起不良事件,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能有很大差别。为了分析我院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事件的出现率,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我院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及影响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1资料来源:不良事件病例来源于我院2015年上报的不良事件报吿表,共计60例。
1.2处理方法: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临床暗示、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1如下图所示在60例不良事件报告中男性23例(38.33%),女性37例(61.67%),女性占多数;年龄分布也不均一;ADR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分布情况
表1不良事件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散布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老年人不良反应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这可能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和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有关,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监测。
2.2不良反应引起的不良事件涉及的药品种类
表2按照我院2015年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药品品种进行分类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抗生素引起的不良事件居首位,因此临床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减少不良事件。
2.3不良反应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的部位及主要临床体现
表3按照我院2015年不良反应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器官及临床体现进行分类
从表3可以看出60例不良事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及浑身性侵害,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2.4不良反应引起的不良事件的发生与给药途径有关
表4给药途径的差异所致的不良事件散布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不良反应引起的不良事件比例最高(占86.67%)是静脉滴注引起的,口服给药(占6.66%)次之。
2.5不良事件转归情况:60例报告中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通过对症治疗,不良反应逐渐消失。
3.1不良事件中从患者的年龄看,高龄者所占比例较大,这与老年人代谢排泄功能降低,对药物敏感性增强,耐受性降低,个体差异大等有关。提示我们对于老年人用药需小心审慎,严格观察。
3.2由表2可知,在60例不良事件报告中触及最多的药物是抗生素,这与其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有关,提醒临床必须增强对抗生素的合理利用和监测,以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1]。
3.3不良事件的临床表现触及最多的是皮肤过敏反应,即便反应发生率高,但一般停药或治疗后症状也随即消散。
3.4静脉给药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最高:在60例不良事件报告中静脉滴注52例占86.67%。静脉给药相对于其他给药方式更易激发不良事件。这就提醒医师用药时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体质、用药史,临床上应按照患者病情选择最符合的给药方式[2],应遵照“能够口服不肌注,能够肌注不静脉”的用药原则,以减少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引起的不良事件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已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制度,以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3]。精确看待药品的不良反应,正确使用药物和保管药物,提高合理用药程度,从而安全、有用、经济、恰当用药[4]。
参考文献
[1]李先兰.临沧市2014年1656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6:158.
[2]余晖.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及合理应用[J].医学信息,2014,3:103.
[3]李占英,程娟.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J].黑龙江医药,2014,6:1383.
[4]杜海燕.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J].北方药学,2012(3).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7-0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