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轶
创意读写课《小露珠》如期上完,此刻,我在键盘上敲击着,想要记录下来内心闪现过的无数条反思内容,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题目。还是阅读解救了我,在余文森教授的著作——《一位教育学教授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中,邂逅了“温度”一词。这个词现在的确很流行,还清晰记得上半年储校长在给全体教师培训如何撰写学生评语时,提到一定要写出“有温度的评语”;前不久,又在教育类的微信公众号里读到教师与孩子的个别谈话切记要“有温度”。总之,不知何时起,“温度”成了教师群体追捧的对象。作为一个自诩很“潮”的年轻教师,暂且也用“温度”这一标准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道路上的又一次成长。
《小露珠》一课的教学设计,真的可以说是经历了大风大浪。从一开始的拘泥不前,依然禁锢于传统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再到放手一搏,让学生直面挑战书写小露珠的问“早”回应和小露珠离开时植物们对它的告别语;最后到去繁化简,紧扣以读促写,直接让学生进行故事创编,使课文只是用来作为写作的创意启蒙和技巧导师。磨课的过程,表面上磨的是自己的课,事实上,磨的更是自己对研究课题的认识和对课堂的掌控力。
从走上讲台捧起语文书开始我的语文教师生涯的那一天起,对“读写结合”类似的概念就未曾陌生过,期间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来更新我的脑储存,却也只是换个新词,无他。接触到“创意读写”这一概念时,起初也是这样的想法,只认为又是一次换汤不换药的叫法而已,无非还是阅读为写作、写作促阅读这样类似的鸡肋研究。但是,越是往下深入了解,自己也越是沉迷其中,觉得大有学问。
《小露珠》这篇课文,语句轻快活泼,故事内容更是一目了然。在“创意读写”的提出者高子阳老师的指点下,我对教材的理解却一步步走到了从未到过的领域,眼前景象之新奇绮丽,真的让人惊喜。正如高老师所言,课文要抓的写作点很简单,联系三年级上学期孩子的特殊情况,写作刚刚起步没多久,如何让他们觉得写作有意思、写作并不难,就是成功了。《小露珠》这篇课文,故事之所以如此生动有趣,无非是因为课文让本不会说话的事物开口说话了。问问孩子们,你们能做到吗?回答当然是能的。于是,让铅笔橡皮说话,让黑板粉笔说话,让玩具熊说话……课堂上我也的确是这样实施的。最终证明,学生的积极性真的很高,创造出了一个个新奇有趣的故事。如大梯子小梯子历险记啊,狼和草莓啊,玩具比美大赛啊,小白兔和好伙伴等等等等。故事有趣不说,语句更是充满了儿童才会有的稚嫩和真诚,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呼吁要保护的东西。
这样的课堂,自认为大概可以称得上是有温度的课了,如何调控好这温度,使之让学生感到舒适,我想,还是要“刷刷”教师的“存在感”。如果一堂课就到此为止,让孩子们海阔天空地去想象、编创故事,那么,学生的水平或许永远无法提升,虽然编出了无数个想象奇特的故事,但写作的能力却只能止步不前。让事物开口说话多简单啊,难的是像课文中的作者那样让开口说出的话这般有讲究。因此,在张校长的指点下,课堂上我主要扣住了两大方面进行指导。一、说话要围绕一个主题说,不能乱说、胡说、说废话;二、要关注提示语,注意将提示语写生动写具体,还要注意提示语的位置,它们并不是随意放的,而是想要强调什么,就把什么放前面。如此这般进行整体的调控,课堂就是暖暖的、有温度的,孩子们体验到了求知的欢乐,体验到了探索与进步的成就感,也就体会到了这温度。课堂教学结束,学生的脑海里种下了无数个属于自己的小创意,同时又有着清晰的方法作为支撑,让孩子们得以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故事。
温暖合适,恰是孵化的好时机。
这样看来,课堂,的确是有温度的。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