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小切口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肝囊肿的优劣对比

2016-07-28 01:33:26秦胜旗张忠涛李建设李培鑫孟宪璞
肝脏 2016年5期
关键词:复发率微创腹腔镜

秦胜旗 张忠涛 李建设 李培鑫 孟宪璞



腹腔镜下小切口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肝囊肿的优劣对比

秦胜旗张忠涛李建设李培鑫孟宪璞

100050北京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下小切口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性肝囊肿手术治疗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小切口术治疗)63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术治疗)5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法、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半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切口治疗肝囊肿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创伤较小,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关键词】肝囊肿; 腹腔镜; 微创; 复发率

肝囊肿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临床起病隐匿,病程长,早期无症状,肝功能异常等特点,一般体检发现的早期肝囊肿无需外科治疗[1]。当压迫发生,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黄疸、腹水、肝功能异常等临床症状时,需要及时给予相关治疗[2]。目前肝囊肿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囊肿穿刺抽吸、硬化剂治疗、开腹囊肿开窗、腹腔镜下微创治疗等方法[3]。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微创治疗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即观察分析了我院近年来63例腹腔镜下小切口治疗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效果,与传统开腹囊肿开窗术进行对比,分析其优劣势,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经B超、CT检查,确诊为肝脏囊性病变,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小切口术治疗)63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术治疗)54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33例,年龄在32~71岁,平均年龄(56.7±4.3)岁,单发者29例,多发者34例,病程1个月~12年,平均(2.4±1.0)年,囊肿最大直径5.0~18.3 cm,平均(12.4±3.8) cm;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9例,年龄在35~70岁,平均年龄(57.1±4.5)岁,单发者23例,多发者31例,病程3个月~11年,平均(2.3±1.1)年,囊肿最大直径5.5~18.9 cm,平均(12.8±4.3) 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手术方法

(一)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小切口囊肿开窗术治疗,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常规消毒,采用3孔法以脐孔附近做1 cm左右小切口,作为气腹针和腹腔镜的入口,自左右两侧的锁骨中线和脐缘交点处作为套管针器械穿刺点,腹腔镜进入之后观察囊肿的数目、大小、具体位置,与术前进行的影像学检查进行确定,定位后选择囊壁最薄处进行穿刺,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囊液吸出,对囊液的性质、颜色进行观察,排除胆汁、血性液体,并常规给予体液检查、胆红素定量检查、细胞学检查,轻压肝脏,显露囊肿,将囊肿中囊液全部吸出后,用胆囊抓钳将囊壁提起并用组织剪在囊肿的顶部肝组织未能覆盖的部分进行开窗,确保引流通畅,用10%碘伏破环囊壁边缘上皮组织,甲硝唑冲洗后放置引流管,术毕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根据引流情况择期撤管。手术中如发现囊液性质含胆汁或血性液体,或巨大囊肿存在赘生物,病理检查确定为肿瘤的情况,则中转为开腹手术。

(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囊肿开窗术治疗,麻醉方法同观察组,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选择右上腹肋缘下斜切口或右腹直肌切口,直视下观察囊肿的分布、大小,判断囊肿范围,空针穿刺囊肿后抽出囊液进行观察,如发现存在血性、胆汁染色情况,则考虑其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如无囊液异常,则自囊腔最薄的部位,用尖刀切开囊壁,负压吸引将囊液全部吸出后以电刀切除囊壁与肝组织连接部位,观察是否有赘生物或乳头样突起,如有则切除冰冻送检,如无囊内异常则以10%碘伏破坏囊壁上皮细胞,冲洗后放置引流,术毕抗感染治疗同观察组。

(三)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半年复发率差异。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 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手术情况比较见表1,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二、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由此可见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三、 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半年复发3例,复发率为4.8%,对照组半年复发率3例,复发率为5.6%,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05)。

讨论

肝囊肿临床根据其发病原因不同分为寄生虫性肝囊肿及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其中寄生虫性肝囊肿主要为肝包虫病,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提高,发病率有显著下降[4],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包括先天性肝囊肿和后天性肝囊肿,先天性肝囊肿根据囊肿发生数量分为单发性肝囊肿和多发性肝囊肿,根据病因分为单纯性肝囊肿和多囊肝病,后天性肝囊肿主要为创伤、炎症、肿瘤等引起[5]。由此可见肝囊肿的临床分类较多,但临床以单纯性肝囊者居多。由于患者起病较为隐匿,大部分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肝区囊性病变影像学表现,但无明显症状,因此无需在早期给予相应治疗,但当囊肿较大,出现压迫症状后,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出现,甚至由于压迫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胆道梗阻出现后,即可出现腹水、浮肿、黄疸等症状,更有囊肿破裂出血和感染的潜在危险,应给予早期治疗[6]。目前临床一般认为直径<5 cm的无症状单纯肝囊肿无需给予外科治疗[7],而直径>5 cm的肝囊肿临床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抽吸、硬化剂治疗、开腹开窗术治疗和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其中经皮穿刺抽吸治疗和硬化剂治疗操作较为简便,创伤较小,但是临床研究表明其术后复发率较高[8],因此多对体积较小的肝囊肿患者应用,临床更多应用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或开腹的囊肿开窗治疗。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比较[n,(%)]

传统开腹囊肿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效果显著,其优势在于操作较为简单,对医疗条件的要求不高,同时能够彻底地对囊肿壁进行处理,有研究表明其复发率较低[9],在5%~10%之间。本文对传统开腹治疗患者随访半年,复发率为5.6%,与统计相符,同时开腹手术视野较为开阔,不易遗漏囊肿,而且适用证广泛,对术中发现胆瘘或出血合并症时,应对较为灵活,囊肿表面异常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肿瘤病变时,也可快速给予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少。但是该法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劣势,由于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患者损伤较大,术后痛苦较多,另外由于术后恢复速度较慢,术后住院时间较长,大部分患者需拆线后出院。有研究认为开腹手术较腹腔镜手术由于切口较大,因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本文结果显示53例患者术后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与腹腔镜小切口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术后其他并发症如出血、胆瘘、腹部手术其他并发症也有一定的发生机率。

与传统开腹囊肿开窗术治疗相比,近年来腹腔镜在肝囊肿开窗治疗中的应用优势主要在于小切口带来的创伤减小,特别对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较低[10],且愈合良好,同时由于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速度较快。本文结果显示,采用腹腔镜下小切口术治疗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肝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且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这表明采用腹腔镜下小切口肝囊肿开窗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腹腔镜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对操作经验要求较高,同时肝囊肿某些部位的术野由于周围临近组织的影响,暴露较为困难,特别是位置深和膈顶部位的囊肿在暴露和处理中较为困难,术中可能会损伤膈肌,引起气胸发生,而且术中如果发现囊液的胆汁样变或血性病变,以及囊肿的肿瘤性病变,需要及时转为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因此在应用时应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完善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囊肿发生情况有早期判断,对于肿瘤部位特殊或多囊肿患者以及肿瘤高危因素患者,仍建议采用开腹治疗的方法进行临床干预。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我院近年来63例腹腔镜下小切口治疗肝囊肿与传统开腹囊肿开窗术可见,腹腔镜下小切口治疗肝囊肿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创伤较小,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参考文献

[ 1 ]靳松,靳阳,李晓琴,等.46例多囊肝病的外科治疗选择及疗效分析.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720-722.

[ 2 ]蔡茁,黄志新,娄安亭,等.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探讨.安徽医学,2013,34:759-760.

[ 3 ]罗先勇,王家祥,杨合英,等.小儿先天性肝囊肿的诊疗分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3,12:205-208.

[ 4 ]马建忠,张有成,侯朝福,等.腹腔镜与开腹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的临床对照研究.医学与哲学,2014,35:24-25.

[ 5 ]Himeno A, Suzuki H, Suzuki Y, et al. Multiple liver cyst infection caused by Salmonella ajiobo in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J Infect Chemother,2013,19:530-533.

[ 6 ]Tonolini M, Crespi M, Bianco R,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linches diagnosis of haemorrhagic liver cyst. Dig Liver Dis,2013,45:1061-1061.

[ 7 ]Chun YS, House MG, Kaur H, et al. SSAT/AHPBA joint symposium 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benign liver lesions. J Gastrointest Surg,2013,17:636-644.

[ 8 ]宣之东,崔艳华.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肝囊肿疗效观察.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042-1044.

[ 9 ]陈华.腹腔镜开窗术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疗效比较.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183-184.

[10]孙敏,曾少波,黄东,等.三种开窗引流术治疗老年先天性肝囊肿的回顾性对比研究.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5-8.

(本文编辑:赖荣陶)

通信作者:秦胜旗,Email: qingshengqi@163.com

(收稿日期:2014-00-00)

·临床与基础研究·

猜你喜欢
复发率微创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