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丰恺
《放牛班的春天》:诠释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与正能量
石丰恺
音乐和音乐教育体系在人类学学科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艺术涵盖着人类壮阔的胸怀,产生了不同的音乐个性和跨文化的音乐表达。所以,将音乐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教育手段的理念由来已久。从远古时代起,音乐就成了人类通用的语言,沟连起共同的情感,既改善着人类的精神面貌,也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重视转移到对精神层面的追寻。正是基于对音乐社会功能的深刻而共同的认知,埃里奥特在《音乐的种种问题: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1995)一文中提出了“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理念,并提出要建立适应当今多元文化格局之下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使更多的人得以深入了解承载着各种民族风俗的音乐文化,使人类可以在全球范围里用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符号进行沟通、绵延和传续。[1]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恰当而丰富地诠释了上述音乐教育理念,在这部质朴的、包含着强烈人性主题的音乐影片里,“音乐”作为一种神奇而多元的教育元素被描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精神诉求亦得到充分的表达。
音乐作为人类成长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教育样式,与经典的伦理观念与精神尺度相携手,一度成为人类赖以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成为人类道德建设的主体。音乐使幼年的人类感情更臻细腻,动作更加协调,最终超越了低俗与荒蛮。因此音乐这种由全世界的文化成果汇成的教育资源,不仅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成了文学所关注的创作母题。法国音乐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站立在音乐教育的主题上,表达了音乐教化的主题:二战后法国的某个小镇,荒凉的郊外的一所名叫“池塘之底”的收留问题儿童的辅育院,监狱般的大铁门、破烂的灰色建筑、简陋的教室以及古板的教师,使这里形成了令人窒息的冷冰氛围。在这种枯燥冰冷的环境里,体制化的管理、严苛的责罚所产生的后果,只能使“问题男孩”更加疏离正常的心态和正常的生活,更加积聚对成人社会的怨恨。面对这些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失业而怀才不遇的代课教师马修在常规的教育模式统统失败之后,终于发现了问题男孩“唱得不好却又特别爱唱”的教育契机,并决定采用剑走偏锋式的多元音乐教育,用音乐“独抒性灵”的特征,使“问题男孩”找回自己的价值。于是这群野马般的男孩第一次被马修分为主唱、指挥、高中低音部,开始了从来没有过的合唱生活。最让人头疼的“天使脸蛋魔鬼心肠”的莫翰齐,却被马修认定为“他的声音是上天的赐予”,让莫翰齐有机会展现他的清亮嗓音,并成为《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最大的亮色。
于是,“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的教育理念在这所辅育院里焕发出巨大光芒,音乐所具有的规范个体行为、协调群体行动的特性充分地表现出来。参加合唱团中的“问题男孩”们突然都变得听话、合作又充满期待,他们在破烂的教室拍打桌面练习节拍、在简陋的寝室里练习合声,在任何时间里演练歌曲。歌声很快就找回了“问题男孩”的纯真浪漫,唤醒了辅育院迟来的春暖花开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久,马修的音乐教育终于显示出比院长的毒打、禁闭、辱骂和惩戒更加有力的道德导向,开启了“问题男孩”的良知:魔鬼男孩莫翰齐成了合唱队的领唱,打伤麦神父的男孩自愿去照顾麦神父,并为马修充当乐谱架,不听话的学生也受到了大家的共同遣责。“问题男孩”们木呆呆的面孔变得生动活泼,他们渐渐学会爱、回报与感激,更得到了归属感和个人尊严。《放牛班的春天》的高潮是公爵夫人亲自来辅育院听“问题男孩”合唱的场面,那首法国18世纪音乐家、羽管键琴大师拉莫的《夜晚》以优雅清澈的童声传唱出来,就好像天使扇动着银色的羽翼,产生出“大音稀声”的奇效——“哦,黑夜仍然笼罩大地,你那神奇隐秘的宁静的魔力,簇拥着的影子多么温柔甜蜜,难道它不比梦想更加美丽,难道它不比期望更值得希冀。”此情此景,充分见证了音乐伟大的教育能量,说明音乐既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更可以促进一个国家或民族团结。就这样,马修用音乐点亮了每一个孩子的心,让美好的音乐从此在孩子心中定格,留下一段仁爱而高贵的鸟语花香。
音乐作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审美表现和审美经验就成了人类健康发展的基本标志。正是全社会的行为有意识地培养了人们的音乐审美及“审美态度”,音乐“审美态度”的培养也更加有助于将人类放置于审美鼓励的心境之中,使全社会形成优雅高尚的氛围。因此,音乐与人类形成复杂微妙的关联:音乐这种没有词汇的沟通工具和独特的交流样式,联结起隔绝的心灵,激荡了柔软的情感,改善了人类的行为。人类尽管可以从音乐的形态或符号层次入手去理解艺术的复杂与深奥,而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归结到音乐的人文价值的考量上。所以,在《放牛班的春天》里,导演并没有将马修音乐教育的影响局限于“问题男孩”群体,而是让它产生着更加宽泛的影响。
(一)马修式的音乐教育改变了对于“教育”和“知识”等概念的理解
现代的“去中心”和“边界松散”理论的持有者认为:目前,正式教育的机构不再可能拥有教育价值的专利,因为任何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人文活动都能自称拥有“教育价值”;二是教育不再被狭隘地理解,它应被解释为文化的一个方面。[2]在此基础之上,“受过教育的人”不仅仅是指通过体制化的教育机构获得文凭证书的人,也不等同于持有文凭学历的人,任何一个人在不同认知的程度上都可以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如果从这种教育理念上来衡量马修的“音乐教育”,马修的教育方法就有着里程碑意义:他用音乐教育的方法给迷失心灵的“问题男孩”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树立了新的生活信念。马修如同一个高明的琴师,在他轻轻的点拨之下,乱麻似的男孩们就发出了天籁之音。从故事的结局来看,马修的努力没有白费,辅育院里最难以管教的男孩莫翰齐最终成为著名的音乐家,这就是对马修最好的认可。因此,马修也重塑了教师和知识的尊严,马修这个看似没有任何正规文凭、不具备渊博的音乐知识的人,却产生了如同音乐教育家一样的教育效果,因为他用音乐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命。
(二)马修自己在音乐中的改变
影片里的马修曾经是一个被主流社会抛弃的失败者,因为找不到工作,马修才会带着“深信有最悲惨的未来”的心情到辅育院代课,灰暗的心情使他曾想到要放弃对作曲的热爱。但正是男孩们“给了我满满的灵感”,马修又开始捡拾起自己的爱好,创作了大量的适合“问题男孩”演唱的歌曲,并决心用音乐带领孩子们走出那个阴暗的世界,将这些已被生活边缘化的“问题男孩”摆渡到生命的正常彼岸。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马修也被音乐拯救起来的人,因为他得到了更大的自信和对音乐的信仰。
(三)古板的朗老师的改变
朗老师是辅育院性情刻板古怪的数学老师,他不苟言笑,难以与任何人相处,几乎成了这所阴冷的辅育院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当他第一次与马修见面时,朗老师以不容亲近的死板让马修碰了硬钉子。然而随着歌声的扬起,朗老师开始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歌谣,开始哼唱起欢乐儿歌,脸上也现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后来,朗老师甚至用唱歌般的语调来授讲数学课,他时常带着一脸天真活泼的笑容和孩子们一起弹琴歌唱,与先前的他判若两人。
(四)院长以及其他人的改变
在整部影片中,哈院长和学监萧老师是以反派的形象存在,哈院长严厉、残酷、霸道;萧老师身为辅育院的保安和学监,也“只会看到邪恶”,是哈院长体罚“问题男孩”的打手和帮凶。但自从辅育院开始了合唱活动后,虽然校长并不赞成马修的合唱活动,但飞扬的歌声一阵阵传递到院长耳边,在不断融化的空气里,严肃的院长也正在柔美的音乐潜移默化。哈院长开始静静地听孩子歌唱,悄悄地玩起和孩子们一样的游戏,偷偷地在办公室里放纸飞机。后来,在晴朗在天空下,哈院长和严厉的学监一起跑入操场,像个快乐的大男孩那样和孩子们一起抢夺篮球。严厉的萧老师也破除了“犯错处罚”的禁律,大胆地偷用了哈院长的木柴为合唱团的男孩们烧洗澡水,以表示对合唱活动的支持。这正说明音乐已使这些制度化的人物脱下了坚硬的外壳,心中开始泛起对孩子们的仁爱。
在一部影片里,音乐虽然不是电影的主体语言,却成为导演向观众传递画面与人物道白不能完全表达的那份细腻感情时使用的特殊介质,使电影中的温情丝丝入扣地浸润到观众的心田,产生出抑扬顿挫的忧伤与甜美。为了使《放牛班的春天》的音乐产生一种宗教般的力量,导演选择了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的儿童来演唱,由法国音乐名家Bruno Coulais担纲创作的电影音乐又极为巧妙地融入了教堂唱诗班的合唱特点。“正如为本片配乐的Bruno Coulais所言,音乐是本片的主题,所以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早在2002年9月电影开拍前9个月,就开始与Coulais制作本片的音乐部分,巴哈提亚希望尽量避免出现一般儿童合唱团的感觉,唱着圣诞颂歌似的传统歌曲,他要求音乐充满强劲的感觉,而且要差不多全部都是原创,最终他们二人为电影合力创作了多首歌曲。”[3]《放牛班的春天》上映之后,影片里这些精心创作的歌曲受到全社会的喜爱,引发了法国观众的合唱热潮。一位法国评论家云:“《放牛班的春天》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我唱,你唱,他唱……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如一声响雷,让法国合唱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地繁荣起来,时至今日,共汇集起几十万各个年龄段的合唱业余爱好者。”[4]一部好的影片能将成千上万的人集合于音乐旗帜之下,这就是电影音乐所产生惊人正能量。
有人做了统计,在《放牛班的春天》里,一共出现了二十多首法国著名歌曲,如《风筝》《黑夜》《夏日的微曦》《纸飞机》等。当这些经典歌曲出现在影片里,它们那美妙的旋律似乎已成了故事情节与人物情感的有机部分,又似乎是一组来自遥远岁月的回声。特别是天籁般的主题曲《看看你经过的路》,更与《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主题形成了天衣无缝的契合:“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这些震撼人心的乐曲,将观众的心推举至云霄之中,空灵、纯洁、慈悲、博大,创造出非凡的审美意境。此时的音乐不再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标记或表现品性,而是融入了许多人精神参与的纯正力量,汇集为一种巨大的在场感。这就是心与心交换的直觉感应,是跳跃、奔腾,绽放、多彩的美丽瞬间。在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里,生活表面化的丰富已无法掩盖人类内心的疏离与冷漠,心灵的交流早已成为被人们经常舍弃的东西。但是在《放牛班的春天》里,那个在严酷环境下坚持用爱走进孩子心灵的马修,用音乐画出了美丽的森林、奇妙的黑夜、自由的风筝、迷茫的童心和对自然的向往,音乐激起大量遥远的思绪,也使人放弃精神上的怠倦,陷入认真的思索。
从整部影片看来,《放牛班的春天》正是借助于音乐的形式,来弘扬“爱”的主题与一直贯穿其中的音乐教育的本质。“爱”是一个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的、庞大微妙、博杂多变的范畴词,它将无数彼此相关的可能性归为—体。事实上,人类的主观意识与情感要比能够表达情绪的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广阔得多,人类的“感情色彩”也比语言能够描绘出来的丰富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类需要音乐来进行情感的完美渲泻,也需要音乐来分享精神境界的微观与奥妙,以及人类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音乐已成了一种强大的动力和不可或缺的存在,支撑起人类的精神进化过程。在当今这个潮流化的时代,在音乐教育更加多元地面向公众的语境之中,《放牛班的春天》就成为一部值得观众产生高度投入感的经典音乐教育影片。
[1][2]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7,89,137.
[3]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音乐评论[EB/OL].(2008-10-08)[2015-12-2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1080885.html?qbl=relate_ question_4.
[4]励志电影《放牛班的春天》[EB/OL].(2015-03-30)[2015-12-28]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2601285.
石丰恺,男,湖北荆州人,南阳师范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音乐理论与音乐教育方向研究。
本文系南阳师范学院2015校级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