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娜
[摘要]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预学导思、合作探知等方面,阐述“习”字策略运用。创设学习环境,突出预习导思与讲习生成,利于满足学生语言认知发展需要。探讨多元化策略指导对活化教学过程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预习协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012
语言习得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与目标语相似的情境中主动预习思考和协作交流,利于增强认知感悟体验,提高学习效果。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交流与互动,需要将静态的知识融入对白沟通中方能释放活力,产生无尽的奇思妙想。从学生语言习得需要出发,突出预习指导,让学生在宽广的舞台上积极主动探究知识,形成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知的良好习惯,促进知识技能有效内化。
一、创设学习情境
情感教育的推崇者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尤为重视情境的预设,倡导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走出冷冰冰的教材,主动与作者、编者、人物、教师等进行对话,更能打动他们的好奇心。
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感知上能主动靠近熟悉的教材文本。如在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教学中,笔者就请学生给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老师进行速写。有的学生写道:“张老师可漂亮了,红彤彤的嘴唇总有说不完的话,经典的动作是喜欢随头轻轻一甩飘逸的长发……”有的学生写道:“王老师总喜欢微笑着上课,眯着眼睛总有说不完的开心事……”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朗读魏巍先生对蔡芸芝老师的描写:“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嘴角右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建议学生思考:如果你与作者是同学,你会怎样描写蔡老师呢?学生在这样和谐的情境下定会迫不及待地打开话匣子:和蔡老师交朋友,说心里话;请蔡老师到家里做客;和蔡老师一起到大自然探索美丽的世界……以这样的情境导入课堂教学,更能使学生走出阅读课文而被动理解识记的境地,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表达。
创设情境,应突出相似性和情趣性,让学生在与文本相关的环境中主动参与,让他们带着激情和兴趣积极融入其中,鼓励学生运用语言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使课堂成为他们自由展现才能的乐园。
二、预习导学
学而不思则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融入课堂,给他们提供可自由探究的时空,定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注重学生的自我质疑和深化点拨,使他们在疑问中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形成学习的自觉性。
学生预习过程,就是认知理性不断丰富的过程。如在《乡愁》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寻找记忆中的故乡”为题材,搜集整理对故乡的有关回忆,并摘录出其中的精彩语句,像“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当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更感觉到故乡跟自己是血脉相连的”(莫言)……要求学生思考:你搜集的有关故乡的语句,都能紧扣什么来描写的?故乡的一草一树为什么能够激起远游的人无限思念?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儿时故乡的回忆。在激起学生共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默读《乡愁》,并鼓励学生利用电子词典来查阅《乡愁》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能够在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的基础上,通过品析“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激发他们愿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预习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认知要点,突出重点指引和难点化解,让他们在自我探寻问题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尝试运用导学案,围绕学习内容背景、知识要点、思想情感等方面设计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尊重学生意愿,鼓励他们运用记笔记的形式补充相应的学习思考内容。
三、探究交流
让学生大胆说出来是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体现了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们在备受关注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认知思维情感。
如在《孔乙己》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以同桌交流的方式围绕“此文写作背景对理解小说主题有何意义?”“怎样给小说中的人物进行‘群分?”等问题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体味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精神上的毒害。待学生讲出自己的探究后,建议他们就“小说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孔乙己的人物塑造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意义?”“假如你就是当时咸亨酒店的伙计,你发现了孔乙己会对他说些什么?”等问题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带着探索的好奇主动领悟作者表达的“弦外之音”,能够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更多问题。
教师参与学生的探究,指导他们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进行合作,让他们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过程中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多给学生鼓舞和肯定,让他们在备受关注的过程中能积极展示自己的才能,帮助他们展现活力。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自由说出自己的感知,深化感悟体验。
如前面所言,语文教学注重“习”字策略指导,能使学生在自我尝试和主动合作的过程中深化感知,增强体验。围绕学生语文习得要求,突出情境氛围活化资源,预习质疑发现问题,协作探究破解难题多作策略指导,更利于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知识。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