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片“成龙老矣”该换打法

2016-07-27 07:41
环球时报 2016-07-27
关键词:华语成龙功夫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 ●张文

香港书展近日推出“武侠文学”主题,不过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却是:香港功夫电影早已不复当年勇。与此同时,由成龙(左图)主演的动作喜剧《绝地逃亡》在内地上映5天斩获4.6亿票房,却遭受口碑争议——许多观众认为,这位62岁功夫巨星终于老了,可多年来我们只有一个成龙。

功夫巨星青黄不接背后,是华语功夫电影的萎靡。这个中国最具本国特色、最受世界欢迎的电影类型,近年来却被《谍影重重》等好莱坞新一代动作片遮盖光芒,当现代格斗技巧逐渐取代了华丽的中国功夫,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功夫电影的影响力都在减弱。

功夫之累:明星断层

近年来,无论在内地、香港还是好莱坞电影市场上,纯粹的功夫电影市场份额都在下降。由成龙主演的动作喜剧《绝地逃亡》票房不俗,洪金宝(右图)自导自演的《我的特工爷爷》也拿走3.2亿票房,但这些均是具有功夫元素的动作电影。今年唯一受到业界关注的纯功夫电影,徐浩峰导演的《箭士柳白猿》票房不足400万。

在功夫电影遭遇市场困境的背后,是功夫明星出现断层。自李小龙在上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级功夫巨星开始,成龙李连杰等人也在功夫电影领域打出一片天。

但近年来,中新生代功夫明星中,甄子丹已经转向好莱坞发展,吴京、张晋等目前的影响力比起前辈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香港功夫片的代表人物洪金宝曾表示,香港已缺乏以前稳打稳扎,真材实料的功夫片,原因是现在的演员大多是偶像出身,半途出家去当(功夫片)男主角。

功夫之困:套路太旧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好莱坞曾掀起过一阵中国功夫风潮。吴宇森、徐克、于仁泰、程小东、陈嘉上等纷纷赴好莱坞拍摄了具有功夫元素的动作电影。2000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更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这期间,以袁和平为代表的武术指导进入好莱坞,通过《黑客帝国》等电影,把中国的功夫基因烙进好莱坞电影之中。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华人导演和武术指导逐渐回国发展,好莱坞唯一由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功夫电影《太极侠》票房惨淡,功夫电影渐渐退出好莱坞主流视野。

有分析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功夫片的沦落也是必然,“功夫毕竟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是农业式江湖之孑遗。”近年来,除了《一代宗师》等少数影片为功夫片创作另辟蹊径,其它功夫片创作均被业内认为因循守旧,走不出过去成功的套路。

2015年,陈德森导演、甄子丹王宝强主演,致敬中国武林的《一个人的武林》内地票房为1.19亿,难以收回成本。由侯孝贤导演的文艺武侠片《刺客聂隐娘》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但电影内地票房仅收6000多万。在香港,2013年曾出现一部由刘德华担任出品人的功夫电影《打擂台》,该片将传统功夫拆招融于漫画中,完成了一次向功夫电影的致敬,并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夺下多个奖项。但即使如此,该片内地最终票房才100多万元,香港最终票房450万港元,并未收回800万的成本,市场冷遇也令这一刚刚燃起的火苗再度熄灭。

另一方面,曾风靡好莱坞的中国功夫也被好莱坞“偷师”。袁和平曾表示,有些好莱坞大制片公司专门设立团队来收集、研究中国功夫,一招一式地拆解,再逐格逐格扫描入库。有行业人士指出,当今世界能将功夫元素完美融入故事的卖座电影,并非出自中国,如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和梦工厂的《功夫熊猫》系列。中国电影始终没找到将好功夫和好故事结合起来的路径。

国际化是出路?

华语功夫电影真的日薄西山了吗?国际化也许是下一条出路。据行内人士介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电影虽然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但限于文化差异,喜剧片和历史片都不太好卖,还是包含功夫元素的动作或武侠片更受欢迎。从数据看,夺下2015年度华语电影海外票房冠军的,正是功夫片《叶问3》,该片在香港电影市场也取得超过6000万票房的成绩。《澳门日报》评论称,《叶问》效应的持续,正说明华人观众对功夫片的“饥饿”。

新一轮中国功夫电影正在酝酿中。《功夫熊猫3》成为第一部中美合拍动画片。唐季礼正在拍摄由中印两国合作的《功夫瑜伽》,影片核心元素依然是中国功夫。今年5月戛纳电影节期间,HBO旗下的HBOAsia与中国电影频道达成 合作关系,计划拍摄《醉侠苏乞儿》和《擎天无影脚黄麒英》。HBOAsia表示,影片将使用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国演员,来完成片中的动作场面。

梁朝伟在《一代宗师》中有句台词,“功夫两个字,一横 一竖”,对于困境中的功夫电影,不仅要站得稳,还要找到新招式、新故事,才能让华语功夫片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找到新路。▲

猜你喜欢
华语成龙功夫
物种缘何濒危
曹景行: 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第十四届华语青年电影周在武汉举行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文艺范
寻找成龙等
成龙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