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昇
(浙江农林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人文·茶文化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明代艺文家族的地域分布与发展概况
杨昇
(浙江农林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人文·茶文化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摘要:明代中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和商业经济的勃兴,艺文兼擅的文人开始大量涌现,并以家族、结社等形式构成集群发展的态势。艺文家族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世家,在有明一代达到了其发展的高峰,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出现了诸如相城沈氏、长洲文氏、嘉兴项氏等巨族。从全国范围来看,江南地区在艺文家族的产生数量和发展质量上独占鳌头,而西南、东北等地区的艺文家族,在明代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从而与其他地区一起,共同呈现出明代艺文家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艺文家族;明代;地域分布
明代的经济由于元末战乱遭到巨大破坏之后,经历了最初的恢复期,至孝宗弘治时,始有所振起,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走向繁荣,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都会的兴起。随着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都会和市镇的人口迅速增加,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商业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都出现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在城市里,市井文化开始侵蚀传统的士大夫文化,小说、戏曲等市民文学形式也因此得以勃兴。在风雅独绝的江南,书画作品已不仅仅作为一种文人清玩而存在,其商业价值也不容小觑,大量有艺术天赋的文人开始尝试以此谋生,而对于不少读书人来说,诗文也开始成为商品,各种寿序、行状、墓志铭等文体的书写都可以得到一定的财物作为报酬,甚至不乏以此获取巨资的文人。在商业文化不断膨胀的背景下,传统文人的观念产生了明显的迁移和变化。
在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手段日益多元化的明代,艺、文融合的趋势渐趋显著。可以说,明代很多著名的文人士大夫,都在诗文和艺术(主要是书画艺术)上取得了较为全面的成就。比如官至太子太保、户部尚书的李东阳,既以诗文名世,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同时又是著名的书法家,长于篆、隶、楷、行、草诸体。又如正德年间的状元杨慎,因其学识渊博、著述等身而名重一时,同时也长于书法,云南著名的画僧担当上人《写韵楼歌》中说他“学书专学铁门限,挥毫全用藏经纸”[1]。杨慎还擅长绘画,写兰尤为一绝。至于明代吴门画派的领袖文徵明,更以诗文书画名满天下,执吴中文坛之牛耳达数十年之久,他所在的家族,也成为江南乃至全国最为显赫的艺文巨族。
艺文兼擅者数量的增长,也促成了艺文家族的出现乃至勃兴。考“艺文”之名,最早的意思是指图书典籍,历代正史中的“艺文志”之“艺文”即为此意。后世的“艺文”一词意义逐渐宽泛,“艺”和“文”两字开始拆解,“艺”即艺术,“文”即文学,主要指向包含了书画(延及篆刻)和诗文两个范畴。因此,所谓的“艺文”家族,特指在艺术和文学领域同时取得较高成就的家族,换言之,即“艺文兼擅”的家族,而欲对有明一代的艺文家族作一全面的统计,实在并非易事。以下分别就明代的文学家和美术家两个类型的文化人才(包括相关家族)所处地域进行一个比较大略的统计,以期能窥明代艺文家族地理分布之一斑。
一、全国范围内艺文家族的分布
在文学家方面,谭正璧的《中国文学家辞典》共收录明代较为著名的文学家1 300余人,结合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等其他资料,得出明代文学家、文学家族地域分布概况如表1所列。
由表1数据可知,从全国范围来看,明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在地域上颇不平衡,排名前六位的省市皆属于南方,以长江为界,南方和北方的文学家数目之比达到了6∶1,而位于江南的今江浙徽赣沪五省市所出产的文学家总数就达到952名,超过全国总数的70%。最为突出的是江浙两省,由于财富的积累和文化的长期积淀,该地区在明朝几乎已经成为文人汇聚的黄金区域。以苏杭为代表的大型城市商业繁华,文化昌盛,天然名胜和人文景观众多,其精丽的生活品位和高雅的文化氛围,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前来定居,并逐渐形成集群效应。江浙两省的文学家总数占全国的48.2%,接近半数之多,结合表3可以进一步得知,苏杭二府所产的文学家数量也占到了全国总人数的20%。
表1 明代文学家分布简表
注:数据来源为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谭正璧《中国文学家辞典》
如果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学家总数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话,那么排名第四的福建和排名第九、第十八的两广作为珠江流域地区,也贡献了接近全国总数10%的文学家。在北方,黄河下游地区表现比较突出,山东、河南和河北都进入了前十名,成为北方仅有的三个进入全国前十的省份,所产文学家占全国总数的近10%。此外,以两湖为代表的中南地区、以陕甘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以晋冀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都有较为著名的文学家出现。
在《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一书所列表格中,还有“血缘或亲缘”一栏,为相关文学家族的分析提供依据。根据曾大兴先生的统计,排名前列的省市,几乎均有文学家族出现,数量最多的仍是江苏省和浙江省,可谓遥遥领先。而据表3的进一步统计,苏州的文学家数量在江南各州府仍处于一骑绝尘的地位,充分说明吴文化圈在江南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几无可撼动。
有明一代,来自江南地区的艺术家在绘画领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明朝初年到中叶,浙派、吴门画派先后执掌画坛牛耳。晚明,松江董其昌、太仓王时敏为一代宗师,并出现了松江派、苏松派、云间派、虞山派、娄东派、毗陵派、武林派等颇具影响力的绘画流派。徐沁的《明画录》一书共收录明代画家870余人,其中今江苏籍画家370余人,浙江籍200余人,合起来占到总数的75%。而根据俞剑华先生所编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统计,明代籍贯明确的美术家总数为3 292人(详见表2),而属于“江南地区”的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江西五省市的画家人数分列全国的第一、二、四、五、六位,其人数之和占到全国的76.2%,其中江苏一省的画家人数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达到了36.5%。
根据更为细致的统计(详见表4)可以发现,江苏苏州一地所产的画家人数达到785名,超过全国任何一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画家数量,占全国画家总数的23.85%。结合表1的数据可以看到,排名全国文学家数量前六位的依次是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安徽、上海,而排名全国美术家数量前六位的则是江苏、浙江、福建、安徽、上海、江西。入围的省市完全一致,仅有的差别是次序不同,可见艺文同源,美术与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很多美术家同时也是文学家,明代中国的文人分布,呈现比较稳定的态势。
在排名第七到第十的省份中,文学家数量的排序为山东、河南、广东、河北,美术家数量的排序为广东、云南、山东、河南。唯一的变动是云南取代了河北,而河北在美术家分布排名中也仍排名第十一,再次证明了艺文同源带来的稳定性。至于在表1中并未出现的云南省何以在表2中跃居第八,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明代的云南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文化开发,并且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外力支持和带动,但久居云南并取得名望的文学家多为外来户,且多与仕宦、谪戍等被动迁徙活动有关。比如来自四川成都的杨慎、祖籍浙江淳安的诗僧兼画僧担当等,与之相比,土著文学家所取得的成就有限,因此未能进入明代“著名文学家”的统计。其次,因各种原因流寓云南的文人的后代,以及本土文人,居住繁衍于云南这个远离政治中心的边陲省份,科举仕宦的“正途”对他们的吸引力,远远不如对南北二京等政治中心地带的读书人来得强烈。无意程文,游心艺事,渐渐成为流行乃至常态,也就不足为奇了。相比于表1,表2中新增了两个省份,分别为贵州和辽宁,虽然人数不多,也足可见边陲地区在艺术事业上的显著进步。
表2 明代美术家分布简表
注:数据来源为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根据曾大兴先生的分析,明代的文学家主要分布于八大文化区域之中,涉及的州府共25个。依其出产文学家数量排序,为吴文化区(含扬州、应天、常州、苏州、松江和徽州)、越文化区(含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金华、台州)、赣文化区(含吉安、抚州、建昌、南昌、饶州)、闽文化区(含福州、兴化、泉州)、岭南文化区(含广州府)、齐鲁文化区(含济南府)、关中文化区(含西安府)、中原文化区(含开封府),仍以前四个所产文学人才最众,其中吴、越、赣三个文化区为江南核心地区,其所产文学家分别占八大文化区总数的41%,29%,14%。在南方艺文人才呈现井喷的发展态势背后,蕴含的其实是这些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对北方的全方位超越。作为鱼米之乡,吴越文化区的农业生产地位自不必说,苏松一带又是全国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中心,依托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吴越地区的城市和市镇发展水平在明代也是首屈一指,属于吴文化区的苏州、应天(南京)、扬州、常州,越文化区的杭、嘉、湖、宁、绍等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繁华之所,城市的兴盛促进了出版和教育等文化事业的兴盛,从而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呈现出后来康熙帝《示江南大小诸吏》一诗中所言“东南财富地,江浙文人薮”*冯桂芬等编《同治苏州府志》,光绪八年江苏书局刻本,苏州图书馆藏。之盛况。
江西农业历代发达,明代时该地的手工业发展迅速,主要的产品是陶瓷、纸张、烟草和布匹、茶叶等。这些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极大地带动了商业的进步。福建则在粮食种植之外,大力发展茶叶、乌桕、松杉、竹子、烟草等经济作物生产,海运交通之便利使得福建成为东南一带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在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以后,赣、闽地区的人们开始大力兴办文化事业,江西书院密布,读书之风盛行。而依托本地盛产的纸张,福建成为出版业的中心,“麻沙、崇化两坊产书,号为图书之府”[2]。赣文化区和闽文化区由是成为全国范围内仅次于吴越的文化发达区域。在南方,岭南文化区的地位也不容小觑,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南国商业重镇,尽管岭南地区相对吴越赣闽等地而言文化相对落后,但在明代,仍出现三名状元,以陈献章、湛若水为代表的岭南文人,在明代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北方,自古为文献名邦、人才渊薮的齐鲁、关中和中原三个文化区,由于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其人才竞争优势已完全丧失,尽管如此,以济南、西安和开封为核心的这三个区域,仍然贡献了众多的文学人才,其中不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边贡、李攀龙、康海、王九思、李梦阳等,这既可以看作是前代发展的延续,也足以证明作为政治中心所在地的北方,其地位仍不容小觑。当然,在全国范围内,除了这八大文化区的成就引人注目外,其他诸如三晋、巴蜀、湖湘、荆楚等文化区域,也有优秀的人才产出,只是相对于领先者而言,它们的地位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
二、江南的艺文家族
“江南”最初为一个地理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被赋予更多的文化意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和不同的学者眼中,“江南”的范围始终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而言,明代“江南”地区的范围,包含了南直隶、浙江布政使司、江西布政使司三个今省级行政区域。南直隶是明代设立的省级行政单位,范围大致为今江苏、安徽和上海全境。之所以设立这个区划,很大程度上出自朱元璋对自己家乡所在地区的极度重视。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并定都应天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首都置于长江以南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改名京师。南京作为明代都城的时间是53年,即便是朱棣将都城迁往北京之后,仍将南京称为留都,正统六年(1441年)开始,在南京也设置一套中央政府机构,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从人口和经济上来看,根据梁方仲先生的统计,万历六年(1578年)时浙江、南直隶、江西三地的人口密度分列全国的第一、二、四位,三地的耕地面积总和占到全国的23.4%,所纳赋税占全国的45%[3]。这充分说明了十七世纪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水平,以及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发达的农业经济,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兴盛和城市的繁荣,江南地区的南京、苏州、杭州、嘉兴、湖州等中心城市出现了莫旦《苏州赋》中所云“列巷通衢,华区锦肆,坊市綦列,桥梁栉比,货财所居,珍异所聚”*石韫玉等编《道光苏州府志》,道光四年刻本,苏州图书馆藏。的景象。
在优越的地理、气候、物产环境下,江南社会创造出了中国最为繁荣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经济,并进一步推动了地区文化的飞速进步,尤其是人才的产出之多,所占比例之大,都在全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堪称人文渊薮。从有明一代的进士数目来考量,排名第一的是浙江,计3 208人,其次为江苏2 721人,排名第三的是江西2 400人[4]。又据周腊生先生的统计,明代的89名状元中,浙江、江西、江苏分别以20人、17人、16人排名前三[5]。正是由于高度普及的教育和上乘的教育水平,以及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江南地区的人才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潘光旦先生云:“太湖的四围,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即以前苏、松、常、太、杭、嘉、湖六府一直隶州之地,整个的原是一个人才的自然区域。”[6]明清时期江南的文化世家数量多,水平高,延续时间久远,为全国其他地区所难以企及。
表3 明代江南地区文学家分布简表
注:数据来源为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谭正璧《中国文学家辞典》)
表4 明代江浙沪地区各州、府美术家分布简表
注:数据来源为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考察明代江南地区(以江浙为核心)文学家和美术家的分布,大致能了解该地区艺文家族的分布概况。明代文学家和艺术家所分布地区能与苏、松、常、秀抗衡的,唯有徽州。另据统计,美术家人数为278人,仅次于苏州地区的美术家人数,而徽州地区的美术家人数占到今安徽省的美术家总人数的83.5%,可谓是非常突出的,甚至远超苏州地区美术家人数所占江苏全省的比例(65.3%)。在州、府的文学家族数量方面,仍以苏州为最,其数目多于文学家数排名二至六位州府之和。无论是在文学家还是在美术家的分布表中,我们均可以明显地看到,明代江南艺文家族发展的热点区域,无疑在今之苏南与浙北。
晚明时吴县人顾凝远云:“自元末以迄国初,画家秀气已略尽,至成、弘、嘉靖间,复钟吾郡,名流辈出,竟成都会矣。”*见顾凝远《国朝画评》,选自王原祁等著《御定佩文斋书画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自明中叶开始,随着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在战乱之后日益复苏,艺文人才开始遥继元末的辉煌,汩汩涌现,并且通过家族传承和联姻等方式,散珠串为项链,环环相扣,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艺文家族网络,这个网络的核心位于苏州——明代产生画家、书法家最多的区域,并旁及附近的松江、常州、嘉兴、杭州、湖州等地,其枝端所及,遍布江南。清初的张庚就说:“吾乡项氏自墨林,李氏自太仆,游心艺苑,考究六法,为一时领袖,至今两姓代有闻人,与太仓王氏,鼎足江东矣。”[7]这里说的是晚明时期的江南三大艺文家族——嘉兴的项氏、李氏和太仓王氏。而在整个明代,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艺文家族,还有以沈周为核心的相城沈氏、以文徵明为核心的长洲文氏等等,这些规模宏大、成就显著的艺文家族,是明代江南灿烂辉煌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组织或参与了该地区多数重要的艺术和文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1193.
[2]祝穆.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181.
[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334-335,346-347.
[4]何炳棣.明清进士与东南人文[C]//刘海峰.二十世纪科举研究论文选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539-540.
[5]周腊生.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129.
[6]潘光旦.近代苏州的人才[M]//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第一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245.
[7]张庚.国朝画徵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29.
(责任编校:白丽娟)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49X(2016)04-0071-06
DOI:10.16160/j.cnki.tsxyxb.2016.04.013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t Clans in the Ming Dynasty
YANG Sheng
(College of Art Design, Humanities and Tea Culture,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Lin’an 311300, China)
Abstract:In mid and late Ming Dynasty, with the recovery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conomy,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talent for literature and art increased greatly in the form of clans and poetry societies. As a special kind of cultural clan,the art and literature clan reached its pinnacle in Ming Dynasty,and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Some clans were very famou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China, such as the Shen Family in Xiangcheng, Wen Family in Changzhou County, and Xiang Family in Jiaxing. On the national level,the art and literature clans developed the fastest both in quantity and in quality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River Area,and those in Southeast and Northeast China made rapid progress. As the whole, the art and literature clans showed a trend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the Ming Dynasty.
Key Words:art and literature clan; Ming Dynasty;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