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轲++王春霞++李娟++刘生宝
摘要:中部地区村镇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分布较散、经济条件差、区位环境差等问题,为了研究其供水安全性问题,石河子大学的几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暑假时间调查XX市村镇居民用水安全情况。总结出了关于村镇供水安全性的三点思考:水处理基础知识迫切普及、控制水平急需提高、应急措施必须加强。
关键词:村镇供水;安全性调查;水处理工艺;供水系统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93-01收稿日期:2015-09-18
基金项目:“兵团小城镇输配水管网节水技术研究”(gxjs2012-zdgg08-02);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给排水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与探讨”(SJ-2013-18)。
作者简介:陈轲(1993—),男,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读本科生。
*通讯作者:王春霞(1979—),女,副教授,博士,从事节水灌溉方面教学与科研,邮箱:wangchunxia1979@139.com。
一、XX市的居民用水安全情况调查 XX市村镇居民用水安全情况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过程共发放问卷312份,回收300份。调查内容概括为三类:用水水质基本条件调查、供水系统现状调查与供水安全应急措施。
1水质基本条件状况调查
影响饮用水水质好坏的因素很多,从供水水源至用户整个供水系统中都有可能发生。调查发现:814%的用户用上了自来水,而有186%的用户采用自备井出水(主要在农村);843%的居民认为饮用水水源安全,而157%则认为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原因在村镇中饮用水的水源一般为地下水,而村镇周围有不同规模的小型企业,近些年来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污水排放引起的相关问题,使居民对饮用水水源的安全性逐渐产生质疑。随即调查了村镇周围的小型企业的类型为:374%为食品饮料类,183%为农业类,443%其他(养殖、洗浴等)。相应的调查中近一半的企业没有污水处理措施,直接排放至村镇河流。
2供水系统现状了解
对村镇居民调查了解中发现:仅有138%的居民了解本地的饮用水处理工艺,而其他用户有的只有模糊概念,有的根本不清楚;而843%的居民反映没有得到过相关饮用水安全性的宣传,所以当用户出水末端发现水质不达标的情况下也只有266%的居民安装了处理装置。
3供水出现问题时应对情况
调查中发现:当供水系统出现问题(停水、爆管、出水严重恶臭等)时,795%的用户反映能得到及时处理,大部分人居住于城市。由此可见,农村用水安全较城镇来说更难以保证。
二、由调查情况引发的供水安全性的几点思考1水处理基础知识迫切普及
随着村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互联网的应用,居民们对自己饮用水安全性的关注也提高,那么借助这个条件,定时地给予居民用水安全性知识(健康用水概念、简单水处理过程、水源地保护、污水危害及排放标准等)的普及,对于提高居民判别供水安全意识有很大促进作用。
2供水系统控制水平急需提高
很多村镇及较早建立供水系统的城镇水质得不到保障。所以,为了强化水质控制,确保供水安全性能够达到标准,急需重视现行水厂的水处理工艺设施的投资与更新,提升水厂自控与检测水平;同时重视自供水的用户简单的水处理设施的增设,提早规划村镇统一供水方案,形成村镇规范的供水处理厂。
3应急方案必不可少
城市的供水管道就在市区或者城郊,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应急排查负责人能够很快到达事故现场,对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技术难题也能很快得到指导。针对此种情况,应急部门应当编制应急预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设计相应的应急预案。不断提高供水管理部门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时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排查,针对性演练,对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定期检查保养,确保随时能够使用。
总之,村镇供水关系到基层大多数民众基本生活,其供水安全性是民之求、产之要、生之基。加强对村镇居民安全饮用水知识的宣传,调动居民参与供水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加大村镇供水系统投资与管理,合理规划村镇统一供水方案,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茯苓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与工程措施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1—2.
〖2〗何正晓,刘婧水厂运行管理与供水安全性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2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