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究

2016-07-27 21:10彭珊珊
教师·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成因口语

摘要: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和他人进行有效恰当的交流,所以口语能力很重要。但是现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状况并不是很乐观。本文旨在对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口语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探究,并初步探讨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英语专业;口语;问题;成因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33-01收稿日期:2015-08-18

作者简介:彭珊珊(1991—),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一、主要问题及成因1客观因素

(1)语言环境是一个影响口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中国是一个非英语国家,人们平时很少用英语交流,英语专业学生没有恰当的语言环境,也没有机会使自身的语言地道化。因此,一旦他们真正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不知说什么、如何说,学到的东西都派不上用场。

(2)口音影响口语水平。尽管美式发音和英式发音都是正确的,也都被认可,但是很多英语专业学生还是分不清两者的发音区别,经常把两种发言混淆,难以判断自己的发音属于哪一类。因此经常会在同一个学生的发音中听到两种不同的发音方式。

(3)课时的不合理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过于注重笔试成绩。大学里虽然有所改变,但是整体情况未变。口语课在课程中所占比重依然很小,这就造成了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的笔试成绩很好,但是口语却很差,即所谓的“哑巴英语”现象。

(4)教学模式影响口语学习效果。在大部分的英语口语教师的教学方式中,教学内容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这就无法产生流利的输出。另外教师占主导,英语教学过分注重对抽象定义、规则的解释,也造成了口语学习的困难。

2主观因素

(1)“不敢说”“不想说”“不积极”是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常教师提出一个话题,过于陈旧他们不想说,过于新颖他们不敢说,这就导致了英语口语课堂上的不积极现象。

(2)一些学校把学生的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的合格率作为评价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参考。因此造成学生过分注重考试,很少关注口头表达能力。而在表达的时候又过于注重“英语专业学生”的身份,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头脑中选择词汇和语法。通常的结果是,他们既不能搜索适当的词汇,也降低了速度。

(3)发音习惯和困难音也是一个原因。许多学生包括英语专业学生都习惯在一句话的末尾增加一些元音,如//和/:/。一些特殊发音如//和/s /、/t/和/tS/,无法正确发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使用自己的舌头,这个问题在说汉语的时候可能也存在。

二、解决方法(1)高校要提供语言环境。开设外教口语课,给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机会与外国人交流,接触到地道的英语。此外,学校应组织更多的活动让英语专业学生多说。如组织专业范围内的英语角、演讲比赛、配音模仿大赛等。

(2)适当增加英语口语课课时。它可以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氛围来练习口语。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重视,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课时越多的课程越重要。

(3)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寓文化于课程,寓生活于课程。在口语课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可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对中西不同文化、思维模式的了解,有利于他们中英思维的转换,消除表达障碍。同时把生活中的事件作为口语练习的素材,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可以激发其学习口语的内在动力。

(4)要解决发音上的错误和困难,首先应了解发音器官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合作,发出正确的声音。例如:/ s/和/ z /,一些学生直接使用汉语拼音中的s和z,其实在汉语中的发音舌头被放置的较低。如果学生能知道/ s/和/ z /属于齿龈音,并知道发音时舌应该接触上颚,让空气从前面和牙龈之间流出,并伴随摩擦,然后产生声音。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每一个音素的正确发音,还有助于纠正以前错误的发音习惯。

(5)无论选择英音还是美音,都应尽量使用一种口音,并多听看一些发音纯正的音频、视频。同时学习新单词的时候,可以更多地关注音标发音。这个问题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注。

三、结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虽然也有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英语专业学生自身应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提高口语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成因口语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口语对对碰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