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影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心理学专家的重视。随着当前医患矛盾日益严重,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主要介绍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15-01收稿日期:2015-07-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面临的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校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医护专业日渐发展,学生也不断增多,但是相关学者研究发现,这些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存在心理问题,再加上如今医患矛盾突出,导致他们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频频出现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情况。护理专业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又影响以后医护团队的整体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将来医患关系的发展。因此,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现状 大学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最美好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很多学生会产生自卑、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的心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焦虑问题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有25%左右的学生存在心理焦虑问题。出现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由于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以及就业压力等原因,学生经常会出现焦虑情绪,再加上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总的来说,出现心理焦虑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甚至是感情的问题。
2抑郁问题
调查显示,有15%的护理专业学生存在抑郁心理问题。抑郁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它比其他心理问题都要严重,持续时间也更久。护理专业学生出现抑郁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还会影响他们以后的人生。由于抑郁问题在护理专业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所以学校和专家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3自卑情绪
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护理专业学生中存在自卑心理倾向的占19%。自卑是一种复杂且消极的情绪,它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过于低估自己造成的。自卑心理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不合群或沉默寡言的现象。因此这种情况也必须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
4偏执情绪
存在偏执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多,只有6%,但是这仍然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过分偏执会导致学生出现嫉妒、自大甚至精神分裂的情况。引起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冷漠,或过分溺爱,等等。由于有偏执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导致他们人际关系非常糟糕。
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由于护理专业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再加上他们的归属感不强导致思想容易波动,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找工作压力大,有的学生觉得本专业的工作地位低下。面对这一现象,学校必须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明确的定位,重塑对护理工作的信心。
2进行专业的团体训练
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学校要经常组织他们进行目标明确的团体训练。比如,可以模拟一些真实的情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使他们感受到社交的乐趣和重要性,克服心理障碍,从而使他们将来可以适应医院的大环境。
3开展实践活动
很多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由于课程较多,没有时间进行课外活动,因此学校要让他们适时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必须有针对性,既要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又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既要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有意义,也要能缓解甚至消除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
总之,学校要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封丹珺,徐凌忠,娄凤兰,等护理与非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18):1659—1661.
〖2〗曹枫林,厉萍,高庆岭,等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3,(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