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综合因素评估疗效分析

2016-07-26 13:35谢宝恩伍芳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7期

谢宝恩 伍芳玲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术前给予综合因素评估, 对手术治疗的临床作用价值, 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20例(13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行手术前进行综合因素的分析, 考察手术的可行性。结果 评估发现5例(7眼)患者有明显的眼部手术禁忌证, 占4.2%;眼科B超和激光视网膜视力测定后认为, 采用手术治疗对提高该类患者的视力无明显的作用, 因此放弃手术治疗;25例(28眼)为全身方面禁忌, 不能耐受手术, 其中严重高血压5例, 急性心肌梗死4例, 肺源性心脏病2例,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2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 消化性溃疡加重期5例, 肾功能不全1例, 以上患者同时也先转到内科治疗。90例(103)眼经过手术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 临床症状减轻。结论 由于老年性白内障情况比较复杂, 因此在手术前进行综合因素的评估, 可以及时发现手术禁忌, 减少不必要的手术, 从而提高手术临床效果, 保证医疗安全,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禁忌;综合因素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77

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 使得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 但是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弱等原因, 因此手术的耐受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除此之外, 老年人经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等基础疾病, 从而进一步使得眼科手术受到限制。如何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手术的风险, 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健康是作者本次探讨的重点问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5年期间本院眼科收治的120例(13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0例, 女57例, 年龄62~88岁。左眼患病42例, 右眼患病60例, 双眼患病18例;术前进行视力检测, 光感(LP)<0.05为77例, 0.05~0.30为34例, >0.30为9例。

1. 2 方法

1. 2. 1 术前综合评估方法 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 然后对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患者白内障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否有其他的基础病, 进行常规的检测, 从而检查患者潜在的手术禁忌, 如肝功能、空腹血糖以及心电图等均要进行常规的检查, 然后根据以上的数据综合评价患者的身体情况, 分析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最后根据相关的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估。此外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心理评估, 积极和患者进行交流,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接受情况。因为心理紧张会使得患者的血压升高, 从而影响手术情况。如果患者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可以在术前1 d给予10 mg的安定片, 并在手术前30 min肌内注射100 mg的鲁米那。

1. 2. 2 手术禁忌评估

1. 2. 2. 1 眼部禁忌 择期手术的主要眼部禁忌是伴有眼部出血、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的白内障。

1. 2. 2. 2 其他禁忌证评估 高血压病Ⅲ期、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压不稳定、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动脉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消化性溃疡加重期、急性肾炎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均属于手术禁忌。

1. 3 手术方法 对Ⅳ级以下晶状体核患者, 本次采用的手术方法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Ⅳ以上的患者, 采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 结果

评估发现5例(7眼)患者有明显的眼部手术禁忌证, 占4.2%;眼科B超和激光视网膜视力测定后认为, 采用手术治疗对提高该类患者的视力无明显的作用, 因此放弃手术治疗;25例(28眼)为全身方面禁忌, 不能耐受手术, 其中严重高血压5例, 急性心肌梗死4例, 肺源性心脏病2例,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2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 消化性溃疡加重期5例, 肾功能不全1例, 以上患者同时也先转到内科治疗。90例(103)眼经过手术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 临床症状减轻。

3 讨论

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比较典型的损伤原因为自由基损伤和放射损伤。葡萄糖与半乳糖代谢障碍、抗生素滥用、脂质过氧化物质损伤等, 值得说明的是, 衰老、遗传等因素也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此其中, 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环节是氧化损伤。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 老年白内障疾病主要分为皮质性年龄相关性、核性年龄相关性以及囊膜下混浊性白内障疾病。第一种疾病类型是老年白内障者常见类型, 其特征为浑浊四周边缘浅皮质开始, 逐步朝向中心发展, 最终占领大部分皮质区域, 依照这种疾病的表现方式和发展历程, 其又被分为初发期、进展期、成熟期与过熟期。第二种疾病类型一般存在核硬化特征。最开始时, 胚胎核中呈现为混浊样表现, 后逐渐向外部扩展, 直至老年核。该过程经历时间较长。在晶状体发生浑浊的过程中, 可伴随颜色改变。在疾病早期仅为少量棕色素集聚在核区中, 并未向皮质区扩展。但在特定情况下, 皮质区相对菲薄, 也可表现出整个晶状体棕色反光, 如果色素积聚量较少, 核心部位呈现为淡黄色, 并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可看清楚观察眼底。囊膜下混浊性白内障主要指的是囊膜下浅皮质混浊为特征的白内障疾病, 浑浊一般在后囊膜下方, 呈现为棕色细微颗粒, 也有部分患呈现为类似样改变, 在通常情况下, 在从囊膜下方视轴开始, 呈现为小片样浑浊, 和后囊膜不存在显著边界。

近年来由于白内障手术的增多, 因此在术前进行手术耐受性、手术禁忌证以及术后视力评估等术前的综合评估, 均是现代眼科医生研究的热点问题[2]。很多临床研究证明, 在白内障手术前对患者经常规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通过病史的询问、体格的检查、超声检查以及眼科的常规检查等, 可以发现患者的心脏病或者其他具有手术禁忌证的病症[3],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减少并发症, 又可以保证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择期手术的全身方面的禁忌证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Ⅲ期、不稳定型心绞痛、血压不稳定、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动脉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等。而主要的局部手术禁忌常常导致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无法提高, 因此也要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4]。在本次的临床研究对120例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行术前的综合评估。结果5例(7眼)患者有明显的眼部手术禁忌证;眼科B超和激光视网膜视力测定后认为, 采用手术治疗对提高该类患者的视力无明显的作用, 因此改内科保守治疗;25例(28眼)为全身方面禁忌, 不能耐受手术, 因此也先采用内科治疗, 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考虑手术。而经过手术的90例(103)眼经过手术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 临床症状减轻, 患者满意度很高。

综上所述, 在术前全方位评估老年患者白内障的手术禁忌情况, 判断患者的基础病情况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预后, 既可以保证手术的效果,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减少并发症, 又可以避免潜在的医疗安全风险。因此, 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综合因素的评估非常重要,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大瑞.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应用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6):210-210.

[2] 高宗银, 金敏, 胡燕飞, 等.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前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价值. 中华眼科杂志, 2006, 42(6):522-524.

[3] 王丽丽. 浅析老年白内障术前应用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意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4):102-103.

[4] 刘会英. 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应用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学, 2012, 32(2):100-101.

[收稿日期: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