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评估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2016-07-26 22:24陈娟庄伟雄罗树荣陈江龙丁永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脑损伤新生儿

陈娟 庄伟雄 罗树荣 陈江龙 丁永星

【摘要】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60例, 于患儿出生后3~10 d分别对对照组进行头颅CT检查, 试验组进行头颅MRI检查, 对比两组脑损伤检出率, 并且于出生后6个月~2岁对患儿进行随访, 同时在随访时分别对对照组复查CT及试验组复查MRI评估其预后, 并进行相应干预, 最终行神经心理发育检查。结果 试验组脑损伤检出率 (95.00%)高于对照组 (8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175, P=0.023<0.05);对照组 CT检查结果显示, 60例患儿中有 11例 CT未见异常, 13例低密度区侵及两侧的大脑半球, 18例低密度白质区侵及脑叶 >2叶, 12例低密度白质区侵及脑叶≤ 2叶, 出血性病变 6例。试验组 MRI结果显示, 60例患儿中 3例正常, 22例轻度异常, 25例中度异常, 10例重度异常。对照组随访结果显示, 对于神经心理发育评价, 21例发育低下, 34例发育偏低, 5例发育正常 ;试验组随访结果显示, 对于神经心理发育评价, 8例发育低下, 32例发育偏低, 20例发育正常;随访结果中发育正常与发育偏低定为预后良好, 发育低下定为预后不良 。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5, P=0.006<0.05)。结论 MRI对评估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新生儿;窒息;脑损伤;预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06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产后有效的呼吸不能建立导致缺氧缺血。新生儿窒息后, 机体引起缺氧缺血现象, 重要器官机能受到损伤, 其中脑细胞最易受到损伤, 脑神经元遭到破坏, 发生水肿坏死, 神经元不能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 脑功能发挥受阻, 最终枯竭[1],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因此, 如何尽早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及评估其预后是国内外热门课题之一。常用的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评估方法有MRI、CT、多普勒超声等。近年MRI评估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及预后研究国外已有许多报道, MRI可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与成像, 辅助评估其窒息后脑损伤及预后, 指导早期诊断及随访期间康复治疗, 有助于改善脑损伤患儿的预后,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及社会效益。本研究对MRI在评估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及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详细的探讨,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20例患儿, 均被诊断为新生儿窒息, 其中轻度窒息86例, 重度窒息34例, 男65例, 女55例, 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60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出生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7分;②均为足月儿, 胎龄37~42周;③体重2500~4000 g;④缺氧缺血症状稳定者。排除标准:①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②严重危险症状的患儿;③除新生儿窒息外有其他新生儿期疾病的患儿。

1. 2 方法 于出生后3~10 d, 对照组进行头颅CT检查, 试验组进行头颅MRI检查, CT及MRI检查时, 新生儿处于吃奶后自然睡眠状态, 不能入睡者应用10%水合氯醛0.5 ml/kg稀释后肛门灌入或肌内注射苯巴比妥5 mg/kg, 并且佩戴耳塞消除声音干扰。

1. 3 检查设备

1. 3. 1 CT检查 对照组采用飞利浦公司双排螺旋CT进行头颅平扫。CT检查可检测到颅内压及脑内部患病情况, 如脑水肿及脑出血。头颅CT常规检查需对各个部位进行细致观察和指标测定, 要观察的部位主要包括脑干、大脑皮质、丘脑、基底节、脑室、皮质下的白质。要测定的数值是低密度区的CT值, 并且需测定病变区的脑叶数。

1. 3. 2 MRI检查 试验组采用西门子公司AVANTO型号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设备进行头颅平扫, 进行横断位T1WI、T2WI及FLAIR序列, 矢状位T2WI的常规扫描, 横断位加做DWI及SWI扫描, 常规扫描及DWI扫描层厚5 mm, SWI扫描层厚2 mm, 对白质、灰质、脑室、皮质、脑干、小脑、基底节、丘脑等部位进行观察, 对DWI、T1WI、T2WI的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比对。

1. 4 MRI检查结果评定 新生儿窒息患儿MRI检查:T1WI呈现低信号, T2WI呈现高信号, 脑部发生脑水肿, 并且脑沟及脑回变浅不明显甚至消失, 神经元破坏明显, 灰质和白质分界不清, 髓鞘化部位发出信号异常增高, 有时会见颅内出血。MRI检测的结果根据异常现象分为不同程度以便对病情发展作出准确分析, 具体如下:①正常:没有显示任何异常信号, 灰质与白质分界清楚;②轻度异常:有轻微异常信号显示, 范围不大;③中度异常:异常范围增大, 灰质与白质分界不明显;④重度异常:大范围显示异常信号, 灰质与白质分界消失。

1. 5 随访评价 将两组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 比较两组脑损伤的检出率。对两组在出生后6个月~2岁进行随访, 同时两组在随访期间(6个月、1岁、2岁)分别进行头颅CT及头颅MRI复查, 评估其预后并进行相应干预, 最终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检查, 主要从大运动发育、精细运动发育、语言发育、个人与社会能力几个方面进行评定。对所得结果综合起来以判定智力以及神经发育情况, <70分为发育低下, 70~80分为偏低, 80~130分为正常, 以发育偏低、正常为预后良好。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脑损伤检出率比较 对照组脑损伤检出率(81.67%)低于试验组(9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 P=0.023<0.05)。见表1。对照组CT检查结果显示, 60例患儿中有11例CT未见异常, 13例低密度区侵及两侧的大脑半球, 18例低密度白质区侵及脑叶>2叶, 12例低密度白质区侵及脑叶≤2叶, 出血性病变6例。试验组MRI结果显示, 60例患儿中3例正常, 22例轻度异常, 25例中度异常, 10例重度异常。

2. 2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 对照组随访结果显示, 对于神经心理发育评价, 21例发育低下, 34例发育偏低, 5例发育正常 ;试验组随访结果显示, 对于神经心理发育评价, 8例发育低下, 32例发育偏低, 20例发育正常;随访结果中发育正常与发育偏低定为预后良好, 发育低下定为预后不良, 本次试验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5, P=0.006<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产前检查的普及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提高, 新生儿窒息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由于窒息带来的致残率也明显提高。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 导致出生后1 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有效呼吸, 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主要病因有母体疾病、子宫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难产、胎儿因素(如新生儿呼吸道阻塞、肺发育不全、颅内出血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心血管系畸形等)[2]。

发生窒息后, 对新生儿多个器官均损伤严重, 尤其是脑部的损伤。新生儿脑代谢最旺盛, 脑耗氧量是全身耗氧量的一半, 对缺氧的耐受性最差。脑内糖原很少, 葡萄糖及氧全靠脑血循环供应, 因此发生窒息时, 最先、最容易损伤的就是脑[3]。由于围生期窒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 造成儿童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 造成家庭、社会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尽早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是国内外热门的课题之一。

常用的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评估方法有MRI、CT、多普勒超声等。MRI问世以来, 人们发现MRI能早期无创的检测脑部各代谢产物的异常变化, 能够更清晰显示脑实质及基底节区出血、脑室周围白质损伤及特殊脑损伤, 尤其是对中心皮质及亚皮质区的研究更加引人注目, 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近年MRI评估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及预后研究国外已有许多报道, 值得讨论的主要集中在基底节和丘脑区。此区域是新生儿代谢活跃区且是最易损伤的区域, 故值得深入研究。不少学者认为CT在颅内出血方面的诊断准确性极高[4-6], CT检查能清楚显示颅内结构和颅内的各种病变, 对显示颅内出血, 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较MRI好, 但经过解剖发现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极高的假阳性, 对新生儿脑损伤预后评估有一定局限性, 且受检者要受到X线辐射。MRI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的定位, 特别对于基底节区的异常信号灶及点状出血检出阳性率MRI明显优于CT, 且可以根据T1及T2信号灶的特点来区别缺血导致变性还是囊性变。另外MRI检查患儿不接受放射线, 属于完全无创伤检查, 是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重要监测手段。MRI可明确新生儿脑损伤病灶的部位、范围、性质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具有优越的组织分辨率, 能清楚显示颅内解剖结构, 能清楚显示脑实质及基底节区损伤、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髓鞘化的过程等;但也具有美中不足, MRI检查空间较为封闭, 部分患儿因恐惧不能配合完成检查, 检查所需时间较长等缺陷[4, 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脑损伤检出率 (95.00%)高于对照组(8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MRI对评估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建议临床治疗中全面推广应用 MRI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及预后的监测, 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降低患儿致残率, 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健群, 马颖, 江剑辉, 等.窒息新生儿血肉碱谱与脑损伤相关性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29):4543-4546.

[2] 刘晓丹, 张敏敏, 申亚利, 等.乳酸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8(2):390-392.

[3] 刘晓丹, 高玉先, 任静, 等.尿乳酸/肌酐比值在新生儿窒息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0(3): 655-658.

[4] 张锡纲, 裘华兴, 蒋宁.常规MRI与DWI结合在新生儿窒息颅脑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 22(7):97-98.

[5] 曹亚芹, 卢秀丽, 卫中华, 等.窒息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和MRI相关性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 23(8):853-855.

[6] 袁陆涛, 魏小二, 徐晨, 等. 3.0T磁共振成像在重型颅脑外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3(4):454.

[收稿日期:2016-02-24]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成像脑损伤新生儿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蒙药嘎日迪-13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研究*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MRI与颅脑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对比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脊柱损伤的比较影像学及临床应用
摇晃婴儿可导致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