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军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广东 广州 510050)
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调研及发展对策★
杨长军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东 广州510050)
摘要:对国内中学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服务的实践进行调研,发现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平台建设与传播影响力分析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户定位并注重原创内容发布,在立足碎片化阅读模式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阅读,并且重视平台的二次开发、专业人员培养及提供适当财政保障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微信;微信平台服务
1引言
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信应用软件。它不仅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而且还是一种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的群聊工具[1]。自2013年以来,国内高校及公共图书馆不断地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到图书馆的服务与阅读推广工作之中,在理论研讨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相比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以未成年人及中学教育工作者为主,这使得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式和服务模式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有所不同。因而,笔者通过对国内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实践进行调研,对微信公众平台在中学图书馆应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推进中学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
2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应用调研
2.1研究方法
笔者于2015年11月30日,在微信WeChat6.3.6版本中,以“图书馆”搜索微信公众号,检索到许多与图书馆有关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有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或者其他非实体类型图书馆等。通过其名称或功能介绍可以看出属于中学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共有27家。通过对这27家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账号信息、历史推送消息及底部菜单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
2.2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情况分析
2.2.1平台类型、认证情况及交互途径
微信公众平台共分三种账号类型: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在27家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平台类型选择服务号的只有深圳中学图书馆与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占开通总数的7.4%,其他图书馆均选择订阅号方式,占开通总数的92.6%,无图书馆选择企业号。
微信认证是微信公众平台为确保公众帐号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而提供的服务。认证后,将获得更丰富的高级接口,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个性化服务,并且带有特有的标识。调查发现,共有6家图书馆使用了微信认证,且微信认证主体均为学校,占开通总数的22.22%。
微信公众平台主要通过关键词回复和自定义菜单与用户进行互动。关键词回复,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中心,可以将需要实现交互的内容添加在此,读者可以通过关键字来精准查找他们需要的信息。自定义菜单选项,可以在微信号内实现外部跳转或者内部链接,它是增强微信平台交互功能的主要途径。调查发现,关键词回复和自定义菜单都有10家图书馆采用,占开通总数的37.04%。
2.2.2信息推送情况及内容
经过查看所有微信账号的历史消息发现,最早通过微信提供服务的是雅礼中学图书馆,2013年4月已开通微信公众号并提供服务。国光中学图书馆、新舟中学图书馆、鲁能巴蜀中学图书馆、河陇中学图书馆自从平台申请后从未发送过任何历史消息,占开通总数14.81%;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宁波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2015年从未发送过任何历史消息,占开通总数11.11%;滦县何庄中学图书馆、惠东高级中学图书馆、正中实验中学图书馆、白云中学图书馆,2015年7月以来,未见发送过任何消息,占开通总数的14.81% ;2015年下半年以来,广附图书馆、省实图书馆等16所中学图书馆微信经常不定期或定期推送文本信息,占开通总数的59.26%。然而,这16所中学的微信推送情况也不乐观,东莞六中图书馆最近一次更新是在10月10日,与上期相隔3个月,清华附中图书馆最近一次更新在11月18日,与上期相隔7个月。这说明,中学图书馆在运用微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中,运营欠规范,缺乏科学规划。
从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历史信息内容来看,大部分中学图书馆微信内容主要包括馆情通告、新书推荐、阅读分享、活动介绍、读者来稿等。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可以群发信息,还可以通过其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建立公众平台与图书馆业务系统间的桥梁,为读者提供诸如馆藏查询,图书续借、预约,读者及借阅信息查询等,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但是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只有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和广附图书馆充分利用了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通过微信平台查询馆藏内容及个人信息,还可以在线阅读期刊、报纸等。可见,中学图书馆微信平台的作用大部分只停留在用于阅读推广、新闻宣传阶段,尚未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二次开发,未充分发挥微信连接的相关能力。
2.3传播影响力分析
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的提高要靠优质的内容、连贯的发布、强力的宣传和与用户密切的互动,这些都需要运营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一周甚至一月都不发布信息的账号,肯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力[2]。对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的分析主要从某个时间段微信推送内容的总阅读数及单篇微信内容的阅读情况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笔者通过查看国内27家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历史消息发现,从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连续三个月都有内容推送的中学仅8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通过历史消息采集这8家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数据,包括发布文章数、阅读数、点赞数以及文章标题等,按照总阅读数进行排名,如表1所示。
表1 2015年9-11月部分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
从表1可以看出,近3个月的阅读总量超过2万的只有广附图书馆和雅礼中学图书馆,广州贸职图书馆、执信中学图书馆和深圳中学图书馆的阅读总量在1 000-2 000之间,福建师大二附中图书馆、广州市培正中学图书馆和珠海三中图书馆的阅读总量在300-800之间,平均阅读数超100的仅有广附图书馆、雅礼中学图书馆、广州贸职图书馆和深圳中学图书馆。总点赞数过100的只有广附图书馆和雅礼中学图书馆,然而,平均点赞数最高的是广州贸职图书馆。
与公共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相比,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整体传播力不强,传播范围较窄,缺乏影响力较大的优质账号。笔者认为,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粉丝群体主要以校内师生为主,兼顾其他,受众面较单一,且粉丝量不大。其次中学校园德育要求规定,未成年人在校园内不允许公开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使得他们只能在周末或放学后方能使用手机浏览图文信息,造成微信平台信息传播受到制约。再者,中学生心智尚属于发育阶段,其阅读内容的选择性会存在片面现象。因此,图书馆在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活动中,更应注重以优质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表2是2015年9-11月份,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单篇阅读数排名前10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中学图书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存在诸多问题,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从阅读数来看仅有3篇阅读数过千,单篇阅读数最高为3 125,单篇点赞数最高为21次,并且超过2 000的都集中在广附图书馆,前十强阅读数超600次。
表2 2015年9月-11月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单篇阅读数前10的文章
3中学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创新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值得图书馆专业社区人士进行思考和尝试。通过对行业内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平台建设与传播影响力方面的分析,笔者结合实践运营经验,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3.1明确服务定位,拓展用户群体,增强用户粘性
定位是一个媒体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要做好一个媒体,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3]。中学图书馆主要面向本校师生开展图书馆服务,这决定了图书馆微信公众的服务对象必须以本校师生为主,兼顾其他。如何将服务对象转变成为平台的关注粉丝,需要不断地进行跟踪与宣传。尝试立足校园,通过多种途径吸引、鼓励本校师生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同时将平台推荐给家长,一个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对中学生阅读起着重要作用,再次辐射其他读者,体现图书馆公益性。留住关注人数,让关注人成为平台粉丝,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联系,不断挖掘微信平台价值,创造更好的用户粘性,形成不一样的生态循环。
3.2注重原创内容建设,提高软文质量
中学图书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群发微信,要注重自身内容的建设,高质量、受欢迎的微信内容是扩大微信影响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微信公众平台持续良好的运营是不断吸引和留住用户的基础[4]。从发送图文的阅读情况来看,贴近校园生活、与在校师生息息相关的阅读内容得到很好的传播,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但是因为校园阅读主体的特殊性,以未成年人为主的校园阅读推广,更要注重内容建设,倡导建设一种“引导而非迎合”读者阅读心理的内容选择制度,将优质、正能量的阅读内容推送给校园读者。
3.3立足碎片化阅读,引导深度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模式因其阅读内容及方式的局限性,不能成系统、成体系的为学生提供阅读服务,但是“碎片化”阅读模式已经在青少年中比较普遍。青少年更多的将社会阅读定位为以社交为目的的“浅阅读”,而非以获取信息知识和满足阅读兴趣为目的的“深阅读”[5]。但社会化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个人的社交目的,而且体现在通过提供互动和分享功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及其所传达的内涵,甚至产生新的原创内容。立足于“碎片化”阅读,通过平台建设更优质的内容,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回归传统阅读方式,静享读书乐趣。
3.4整合平台信息,制作“精华阅读”
为了让读者在海量数据中方便获取有用信息,要对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归档。微信平台“菜单”的设置,可以让读者通过关键词,方便找到所需信息。从中学图书馆开设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来看,只有10家微信平台使用“菜单”,不到开通总数的50%。中学图书馆应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将优质内容以专栏形式展示给读者,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打造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化的阅读推广体系。
3.5重视平台二次开发,扩大服务应用范围
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为图书馆宣传提供了平台,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微信以连接一切为口号和目的,充分根据其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进行微信、读者、图书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在用户添加和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开发新的功能,不断扩大图书馆的宣传和服务范围。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将读者微信信息与图书馆系统读者信息进行绑定,通过微信即可实现查询、续借等功能。
3.6建立稳定的运营团队,落实相关保障制度
专门的经费保障和相对稳定的运营团队,是提升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从中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情况来看,大多数属于图书馆本身的自发行为,缺乏学校财力、政策的支持,从微信号认证情况及认证主体可以看出,仅有5家采取微信认证,且主体均为学校。一方面中学图书馆只是学校一个小部门,并不具备独立的组织机构代码,导致未能直接认证;另一方面经过认证的公众号其公信度及影响力将得到保障和提升。微信认证应成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标配。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本身不多,有些馆还存在兼职管理员,微信阅读推广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形成品牌,只有相对稳定的微信运营团队,才能使得推送内容连续,产生最佳传播效应。为弥补图书馆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中学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学科馆员或图书馆义工的主观能动性,吸引他们参与微信平台运营。
4结语
中学图书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师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运用好微信公众号,为在校师生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并不断扩散图书馆影响力,突显图书馆公益性,是图书馆开展微信服务需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微信.微信官方网站[EB/OL].[2016-02-11].http://weixin.qq.com.
[2]王海燕.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9):28-31.
[3]张秋,杨玲,王曼.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4,(2):61-65.
[4]郑惜莲.基于用户使用需求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运营探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5(5):105-107.
[5]李武.青少年社会话阅读动机研究——以上海初高中生微信阅读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6):115-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微阅读环境下的阅读推广实践研究”(1201472055)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0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