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池市委党校,广西 河池 547000)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及文化环境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导致了各种消极效应:物价飞速上涨、景区过度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病态膨胀、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对于旅游景区管理而言,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有利于指导旅游区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巴马县核心景区为例测算和分析当地旅游环境承载力,以此为当地的旅游发展规划及景区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量化方法,以促进巴马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有限,一个旅游景区的开发程度及所能承受的游客人数也是有限的,过多的游人、过多的旅游活动势必会破坏生态,引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环境客观上存在一个容量的极限值,也就是学者们所说的旅游环境容量。1995年我国学者崔凤军等人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用以代替旅游环境容量。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其概念体系和测量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模型。本文主要是采用崔凤军定义观点及模型来分析测算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包括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破坏,环境污染,适宜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由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1]这个定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质上是某一时期、某一环境的旅游活动阈值,所以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相关数据是可调节变化的。二是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的有机体系,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四个部分。
巴马地处广西西北部,地处东经106°51′—107°32′,北纬23°49′—24°23′,位于亚热带地区,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盘阳河沿岸是百岁老人居住最密集的地方,百岁老人比例达10万分之30.4。巴马是“世界长寿之乡”,被誉为“天堂遗落人间的一片净土”。为加快巴马旅游业发展,2013年广西区政府明确将巴马打造成“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并列为广西三大国际流放目的地之一。
根据当前巴马旅游环境的实际情况,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体系包括大气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等11个因素构成,如图1所示。各因素的测定主要通过崔凤军的测算模式[2]来实现。
图1 巴马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体系
2.1 生态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系统本身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阈值限度的,一旦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维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条件下,某一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在现实中通常转换为旅游人数加以衡量。[3]
2.1.1 大气环境承载力。巴马县环保局近期大气监测结果显示,巴马城区空气中未测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均值0.0242 mg/m3、TSP日均值0.1432mg/m3、PM10日均值0.1078,空气质量良好,大气环境承载力可以取无穷大。
2.1.2 固体废弃物承载力。巴马县在城北郊外建有1个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量是53吨。巴马城区常住人口是3.5896万人,按平均每人每天产生1.0公斤的固体废弃物量计算,巴马城区固体废弃物承载力是:(53×1000—35896×1)÷1=17104人/天,因为农村各村屯都已建有垃圾处理场。所以全县的固体废弃物承载力大于17104人/日。转换为人次需要除以游客人均住宿天数,按近年来巴马游客平均住宿天数为1.6天,则固体废弃物承载力大于17104÷1.6=10690人次/日。
2.1.3 水环境承载力。巴马县目前建有2个污水处理站,一个在城区,另一个建在盘阳河上游的百魔洞景区。城区的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是1.5万吨,百魔洞景区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量是120吨,污水处理率是100%。按广西人均综合用水量是0.324吨/天.人[4],排污量按用水量的80%[5]算,则人均污水排放量是0.324×0.8=0.259吨/天.人,则巴马县城区的水环境承载力是1.5÷0.259-3.5896=22019人,折合成人次是22019÷1.6=13761人/日。百魔洞景区水环境承载力为120÷0.259=463人/日。城区离河流较远,主要以百魔洞景区水环境承载力为衡量指标。
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函数公式,巴马生态环境承载力取决于固体废弃物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的最小值。测算结果为:巴马生态环境承载力 =MIN(10690,163)=463人 /日。
2.2 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
2.2.1 景点空间承载力测算。旅游者消费旅游资源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空间场所的占有,为了保障旅游者的消费质量和保护旅游资源就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旅游者的数量加以限制,资源空间面积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即为资源空间承载力[6]。资源空间承载力的测算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游路线的景区资源承载力;另一种是游面点的景区资源空间承载力[7]。根据巴马游客比较集中的几个景点的相关数据如表1,结合景区的特点以及游客对空间的需求情况测算得巴马县主要景区的资源空间容量为18070人/日。因为选取的是巴马县的主要景区加以衡量,考虑尚未统计到的样本,巴马县景区资源空间承载力应该是大于18070人/日。
表1 巴马重点旅游景点相关数据表
2.2.2 长寿老人身心承载力。长寿老人是巴马旅游的核心资源,长寿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实现巴马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把长寿老人身心承载力作为资源承载力的内容之一,以更全面地分析巴马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长寿老人的身心承载力测量,本文在充分尊重老人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肌体健康需要的基础上,利用资源空间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测算。
盘阳河沿岸的甲篆乡巴盘村一带是百岁老人居住较多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每天都有大量的观光游客到访。为了迎合旅游线路的开展,村里的百岁老人被当作景区的“亮点”,老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坐在自家20多平米的客厅里接见慕名来访的游客。接见游客时老人们要做的事情主要是与游客作简单的交流、和游客合照、接受游客的红包、抚摸游客的头顶给予健康长寿的祝福。每接见一批游客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依据老人一贯养成的生活方式,假设每天游客来访的时间段是8:30—18:00,期间减去老人中午1小时午睡时间、2小时用餐时间以及2小时自由活动时间,一天中老人接见游客的时间约为4.5小时,利用资源空间承载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测算出老人日接见游客量为162人次。
2.3 心理环境承载力
居民心理承载力是指旅游地域单元在其旅游发展特定阶段的某一时间范围内,处于旅游活动地域的人们在认知、行为和判断上所能承载旅游者的人数[8]。它反映的是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知觉和心理感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情况的容纳量,包括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和游客心理承载力。由于游客的心理承载力与资源空间承载力在测算模式上具有一致性,只分析当地居民的心理承载力。通过采访交谈与问卷调查,采访的对象主要是巴马县核心景区百魔屯、长寿村及水晶宫附近的部分居民。百魔屯和长寿村一带的村民都很支持旅游业的开发,并希望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但是水晶宫附近的村民多数反对旅游开发。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城区的居民,问卷内容主要是调查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情况,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6份。结果显示,城区居民普遍赞同发展旅游业,87.3%访问者认为能带来更多投资、85%受访问者认为能提高知名度。同时,受访者认为发展旅游导致商品服务价格上涨、环境质量下降、生活垃圾增多。总体面言,居民对发展旅游业持支持态度,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较大。
2.4 经济环境承载力
旅游环境承载力大小还取决于旅游经济条件,即满足游客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9]。根据国内旅游研究实践,经济承载力一般取宾馆床位、供水能力、供电能力、交运输能力四个要素,而诸如主副食供应等因其弹性较大,一般不列入限制性经济因素。
2.4.1 住宿设施承载力。巴马目前全县共有2家四星级酒店,4家三星级酒店,旅游宾馆饭店185家,农家旅馆125家,总床位近9000张。由此可知其住宿设施承载力为9000人/日。折算成人次是9000÷1.6=5625人次/日。即DEBC1=5625人次/日。
2.4.2 供水设施承载力。巴马县自来水公司供水能力约为1.6万吨/日,城区常住人口为3.5896万人,按人均综合用水量0.324立方米/人·日,县城居民用水量为35896×0.324=11630立方米/日,则用水量还剩下16000-11630=4370立方米/日可供宾馆和酒店使用。游客用水量取0.3立方米/人·日,则供水因素承载力DEBC2(县城)为4370÷0.3=14566(人/日),换算为人次为DEBC2=14566÷1.6=9104(人次/日)。村屯多以盘阳河或者山泉水为水源自建供水设施,用水有保障。
2.4.3 供电设施承载力。巴马县目前共有110万千伏的输电线路13.6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286.7公里,建有7坐水电站,13个变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9万千瓦。在用电量比较大的旅游旺季里都能正常供电,供电可靠性大。可以判定目前巴马的供电设施不会成为旅游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2.4.4 交通运输承载力。巴马的交通是以公路交通为主,其承载力主要以公路运输承载力来确定。根据巴马客运站提供的数据,2013年国庆期间巴马客运站日均运送能力为106车,5414座。加上多数游客采取的是自驾游方式。由此可以推算,巴马公路运输承载力DEBC3大于5414人次/日。
由经济承载力的函数公式DEBC=Mm(DEBCl,DEBC2,……,DEBG),巴马经济环境承载力为 MIN(5625,9104,>5414),考虑到在公路运输承载力方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是自驾旅游,公路承载力应该大于5625人次,所以经济承载力的限制性因素应该是住宿设施承载力,即5625人次/日。
根据各指标的测算,巴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住宿设施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和长寿老人身心承载力等。结合最近几个黄金周游客接待量统计(表2)显示,巴马的旅游环境处于严重超载状态。
表2 2013年和2014年三个黄金周巴马游客量(万人次/日)
旅游环境承载力涉及因素多而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承载力各因素的测算分析,目的不是为了单纯限制游客入境量,而是主动寻找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道路交通方面,要提升县城往龙田、交乐、龙洪、弄友等景点的公路交通等级,提高这些景点的可进入性和游客周转率,以减轻当前重点景区游客过于集中带来的压力。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在水晶宫、百魔洞等重点景区分别修建景区环保车辆停车场和普通车辆停车场,禁止非环保车辆进入景区对景区空气造成污染。完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区增加星级酒店的建设并加快相关度假山庄项目的建设力度,同时往赐福、盘阳及龙洪方向有计划的引导农民发展农家旅馆,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住宿接待能力。
盘阳河景区是候鸟人的主要集中地,其合理的水环境承载力是463人/日,但是目前常住人口超过6000人,按人均0.259吨废水,每天都有1000多吨生活污水排入盘阳河里。为减少因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的污染,应出台相关规定,严格控制盘阳河景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开发东山、西山、所略、燕洞方向的景点,结合各种促销手段,引导游客、候鸟人和养生客逐步往这些地方转移,以减轻盘阳河景区的环境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黄金周长寿村游客人数是1.73万人次,平均每天是2471人次。一天内几千人上门拜访,意味着老人每天将花超过8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接待客人,长时间处于游客和闪光灯的拥围中,工作严重超负荷,极大影响老人的身体健康。对于长寿老人,不打扰就是最好的保护。首先要禁止相关旅行社把探望百岁寿星作为旅游线路的内容。其次要谢绝相关部门和人员对长寿老人的身体作过多的研究,避免对老人身心健康造成冲击。
旅游发展的核心就是要使当地居民从中受益,这是全球发展旅游的共识。村民是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主人,为了发展旅游,村民们让出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来接待游客,有些地方村民甚至把自己的生活环境作为了资源投入到整个旅游发展中。旅游发展带来的效益应让当地村民共享。政府作为发展旅游的主导方,在旅游开发前期的规划中,应先规划好如何开发和经营才能促进当地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尤其是地方政府,千万不要为了急于招商引资,让村民承担太多的旅游发展成本,不合理也是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就是努力让投资商在追求自身利润的同时须考虑村民的利益和乡村的发展。
旅游部门与环保部门共同建立环境质量监测机制,加强环境效应评价工作。在盘阳河两岸及部分重点景区如水晶宫、百魔洞等建立观测站点,运用现代科技设备,监测景点在不同游客量状态的空气环境,建立景点温度、二氧化碳、湿度等的变化监测系统,为其他景点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长期跟踪观察研究,确认旅游环境风险,减少不利因素。
总之,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一定的法律和技术手段,强化相关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促进巴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