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泽民 陈怡琴
人的寿命,百岁是大寿。人活到九十五,绝对是高寿;政党有如此高龄的,世界上也极为鲜见。事实上,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党的中国共产党,恰恰是正充满活力、青春常驻。95年来,我们党一路走到今天,并且取得多如繁星的斐然成就,其中的原因或者基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当前能够保持活力、青春永驻的成功基因是什么?这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与思考。
把人民至上作为心中的最高准则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我们党从诞生之日就开始与人民大众建立鱼水关系、瓜秧关系。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流传最广的一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一贯追求和全部历史。这不仅是历史,更是现实。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社会主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在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提法和表述有所不同,如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原则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要一步一步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小康全家福,一个不能少”“一个家庭不能落下,一个人不能少”,这就是当今实施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体现出的严格的标准、负责的担当和高尚的境界。
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对现实保持清醒而透彻的认知
中国共产党把自己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和中国的现实之中,一直致力于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和目标并最终推动这些政策和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源源不断地积累人民对其的政治信赖并取得统治合法性。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和目标,中国共产党保持着特有的弹性姿态,高度重视政策的连贯性。中国自古就像一个可以融合各种不同文化的巨大熔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展现出这种“虽弯不折”的柔韧属性。这种弹性姿态和柔韧属性突出表现在中国吸收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弹性。这种弹性和韧性为中国进行各种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着危机意识。通过观察和研究中国现代史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一旦脱离民众,就会变成“淤泥中的巨人”。每当党内出现官僚化问题时,党组织就会自觉举起改革利刃。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据党所面临的四重考验、四大危险,党中央一方面持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另一方面严惩腐败、打“虎”拍“蝇”,力戒“四风”之弊,直接体现了“人心向背直接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危机意识。
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全球80名以后的国家。这绝对不仅仅是一句单纯的外交辞令,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现实透彻而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既要先进更要纯洁,努力激活每一个细胞
先进性、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本性。“先进”意指先行、先导、先锋。“纯洁”意指思想上、政治上、立场上、作风上和行动上的纯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先进性是我党的安身立命之本、发展壮大之源、执政兴国之基;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对和经受住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重要法宝。”在当今的世情、国情、党情、社情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的情况下,要保证党永不变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不二法门。
人体内的细胞,构成人的基因;党体内的细胞构成党的基因。细胞充满活力,人基本上就能健康长寿;党的细胞充满活力,党也能健康长寿。400多万基层党组织和8700多万党员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细胞。即使基层党组织中确有软懒散者,党员中也确有不合格者。但总的来看,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激活党的细胞的重要方法,这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全体党员延伸。这样,党的细胞就会更加活跃、更加健康。
重视基层调查,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自从毛泽东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来,党的历任领导人都对基层调查极为重视。当前,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已成为党员干部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党员干部经常开展调查研究,会直接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党员干部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当然,搞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找准问题、有的放矢。同时,还要不断实现调查研究的制度化、经常化。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是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提高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的重要途径。好的干部离不开自己的热情努力和党组织的系统培养,这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重要经验。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党员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无止境地终身学习进修。从中央到地方,党员干部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在全国各地设立的数千所党校接受系统的思想理论和党性修养方面的培训,对世界局势、国家重要政策等各种紧迫问题进行激烈讨论和集中学习。学习是端正党员干部姿态、提高党员干部对新时代新环境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加强学习方面,党中央率先垂范,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就是党中央为全党加强学习做出的重要示范。
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快,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也很快,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同过去相比,今天的学习任务更重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全面地学、系统地学、富有探索精神地学;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不断拓展学习领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充满活力、青春永驻、屹立百年,以上对其成功基因的解读是抛砖引玉。
近日,一位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年轻人的发自肺腑的演讲,代表着国人的共同心声:“九十五年翩翩岁月镌刻了您极深的足迹,九十五年重重困难加深了您辛劳的皱纹,但成功与胜利却让您绽放了最美丽的笑容,您依然显得那么的健壮而年轻,祝福您啊!健康长寿,亲爱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