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善行义举互联互通新模式

2016-07-25 01:57:54江苏省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锴竑
时事报告 2016年4期
关键词:扬州人义举扬州市

江苏省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陈锴竑



构建善行义举互联互通新模式

江苏省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陈锴竑

2012年底,扬州市率先构建起全国首个城市荣誉体系,“十大扬州好人”“十大功臣”“十大能工巧匠”等诸多荣誉项目涵盖了经济、文化、民生各个领域,兼顾了各个年龄段,极大丰富了“好人”的内涵,使每位扬州市民都能在城市荣誉体系中找到坐标、争当先进,形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运用不足、新受众吸引不力、新典型发掘不多等问题开始浮现。有鉴于此,扬州市积极适应时代新趋势,借鉴“大数据”理念,采取“众筹”联动的方式,建立信息报送系统,打造“最美典型”大数据,通过媒体寻、部门评、文艺演、影视拍、形象展等方式对先进典型予以“生活化”加工,“生产”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年轻受众“喜欢看、方便传”的正能量“产品”,整合各类宣传载体,实时互联互通,着力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大数据聚合“众善行”

“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典型来源,主要靠身边好人、凡人善举的及时发现报送,但现有遍布城乡街头巷尾的“善行义举榜”如何动态更新、及时报送,则需要源头信息的整合创新。扬州市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信息员网络,让身边善行义举能够及时地被发现报送,方便新闻媒体后续追踪报道。

另一方面,积极调动传统媒体传播潜力。报、台、网三方联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融合,将最美故事和形象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放大善行义举榜“润物无声”的效果,让“最美”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扬州日报》开设专栏,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寻找最美基层共产党员”“寻找最美职工”“寻找最美青年”“寻找最美企业家”等活动,组织记者深入到各行各业、农村社区、生产生活一线寻找“最美”,推出“最美人物”;以“倾注工作岗位 聚焦生产一线”为主题开展“最美在一线”摄影大赛,聚焦各条战线最美劳动者风采。

组织拍摄“最美”微视频,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类选取典型,突出典型精神,捕捉感人瞬间,制作了包括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徐国英、江苏“时代楷模”田明等人物微视频近20部,通过扬州电视台各频道、户外大屏、车载电视、楼宇电视等在黄金时段循环播放。

开通“最美扬州人”官方网站,图文并茂宣传展示各类先进典型、身边好人,吸引广大网友参与。每周重点推出12名“最美人物”典型。2015年,官网平台累积推送善行义举突破2100多例,宣传“最美人物”191名,其中推出“全国最美职工”1名、“江苏最美人物”3名、“江苏好人”17个。

新媒体锁定“手机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不能忽视社会中坚力量特别是年轻人的广泛参与。如何打造一款既方便年轻人口手相传、便于阅读点赞,又能抓拍晒朋友圈、互动参与的科技感、时尚感强的传播载体,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新问题。

有鉴于此,扬州市大胆上线“最美扬州人”微信公众号,搭建善行义举“互动榜”,组建推送“最美朋友圈”,每天发现推送身边的“最美”;策划开展“最美随手拍”“最美微征集”等活动,吸引广大微友关注、推送、点赞“最美”。通过有奖信息报送、集赞点赞、互动评选等方式,将彰显社会正能量的先进人物事迹拍摄成短小精悍、便于互动点赞的微电影、微视频,并以此为契机开展“聚焦身边的美——德善行”主题摄影展、微电影大赛,编辑出版《最美扬州人》并同步进行数字传输,种种创新汇聚成了道德建设的叠加效应。

市民在“最美扬州人”形象展示灯箱前驻足观看。

在微信内容创新上,我们还联合扬州广电传媒集团,推出“皮五新传·最美微书场”栏目,邀请知名评话演员创作微评话、微段子,生动演绎好人故事,每周一期。有效释放网络空间善意,打造融教育宣传与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免费“道德消费”平台,吸引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群体。

通过以上多种创新,有效提升了“最美扬州人”微信公众平台的覆盖率、影响力,订阅用户突破18万人。微信推送内容与户外大屏、移动电视等互联互通,实现全媒体传播发布大格局,助力推动社会道德向上向善。

平民性重塑“群英谱”

做好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必须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导权、话语权,以新办法用好新阵地,以新方式吸引新人群。在这方面,我们一是打造城市商业中心道德高地,利用汶河路公交站台灯箱,布置“最美扬州人”形象展,营造城市荣誉一条街,摸索商业氛围与道德楷模精神价值的有机融合,形象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二是打造“扬州好人”进万家文艺巡演活动品牌,我们先后创作和征集戏剧、歌舞、小品等各类“好人”题材文艺作品120多部,组织文艺院团和民间文艺团体下社区、进村镇巡演500多场次,着重改变典型“高大全”“脸谱化”等弊端,让先进典型形象接地气、进网络、进人心,可亲可学。

制度化共育“价值观”

塑造主流价值观,需要制度化、规范化的道德养成与实践锻炼,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扬州市在贯彻落实《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城市荣誉体系向基层延伸,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落地。如在有条件的社区、乡村积极推进村规民约修订,推动有关行业部门推出具有示范约束效应的行业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有形的制度约束,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市民素质的有力提升。

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推动全市各部门开展“荣誉市民”评选活动,推动媒体寻、部门评,掀起了全市上下寻找、发现、学习“最美”的热潮。随着“寻找最美企业家”“寻找最美职工”“寻找最美创新人物”等系列活动的进行,涌现出一批改革发展的“活样板”。这些“活样板”再结合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雷锋示范点”“诚信经营示范店”等机构设施,围绕“爱、敬、诚、善”主题,形成了一批融教育与实践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

猜你喜欢
扬州人义举扬州市
扬州市出台《扬州市氢能产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祖桥颂
当代作家(2023年12期)2023-03-21 04:43:45
安重根的哈尔滨义举与电影《爱国魂》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望江南
鬼精的扬州人:那些优雅的传统市井生活
有联大家改
对联(2015年12期)2015-06-11 05:51:44
扬州市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11
第五师八十一团推行善行义举“四德榜” 凝聚社会正能量
2006·中考模拟试题(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