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安,孙根年,顾梦雅(.滁州学院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 滁州 39000;.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006)
安徽省入境旅游流量与流质发展变化分析
王钦安1,孙根年2,顾梦雅1
(1.滁州学院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2.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新常态下入境旅游质量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文章用1994-2014年全国及安徽省入境旅游业的相关数据,从旅游流量与流质的视角,采用优势指数、流质指数及旅游流量—流质二维矩阵,分析安徽省入境旅游流规模和质量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安徽省入境旅游业运行表现出明显的危机敏感性与抗经济周期性,发展演替过程呈现阶梯式和阶段周期性;发展过程中呈现量与质不同步,优势指数在波动中上升,流质指数在波动中下降,优势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呈“量弱质优型→量优质弱型”态势演变,综合水平趋于下滑。研究结果可为安徽及同类省域入境旅游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入境旅游;优势指数;流质指数;安徽省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03.005
入境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贸易重要推手,它直接带动消费,是“不用走出国门的出口”,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发展入境旅游是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最有效的途径。中国旅游业的起步是从入境旅游开始的,经过3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入境游客接待量从1978年的180.9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12 849.8万人次,增长了71倍多。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发展为世界第一入境旅游目的地国,中国国家旅游局则推断,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还将会提前,美好的发展前景和不断提高的产业地位及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西方学者从非均衡增长及其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视角对中国入境旅游做了研究[1-2];国内研究虽起步较晚,但成果比较丰富,包含全国或省域入境客源客流研究主要集中于目的地选择[3-4]、客流规模与时空结构[5-9]、经济水平与分布[10-13]及入境旅游与内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14-18],这些多是从量的角度分析入境旅游流发展状况。作为旅游流不仅指旅游客流,同时伴随着资金流、物质流、文化流和信息流等[19],因此,旅游流质的研究及量与质综合研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但其成果至今并不多见,主要有:李振亭、马耀峰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时序变化[20];张岩君、马耀峰分析了30余年来山东省入境旅游流的流量和流质的年际变化[21];阎友兵、贺文娟分析了1999-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流量与流质的时空演化[22];王强、马耀峰以山西为例从系统量质交互角度分析了中小尺度入境旅游量与质时空成长演变[23];薛华菊、马耀峰等分析了我国省域入境旅游流质量时空演变及特征[24]。这些研究为旅游流质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研究不够充分,且无固定模型,并且量的增长是否为区域带来应有质的提高涉及量质综合评价研究还显不足,特殊性区域的案例研究还较为缺乏。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为例,利用1994-2014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从时序动态演变的角度对其入境旅游量与质发展变化及互动关系进行定量综合分析,以揭示安徽省入境旅游质与量时序特征与发展变化趋势,为从时序上揭示区域入境旅游质和量互动依存度关系提供典型案例,为分析省域入境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安徽作为中国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中部省份,近20年来入境旅游人次、外汇收入持续上升,2014年共接待入境游客达40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9.6亿美元,但入境旅游综合排名却始终在全国前10名门槛前徘徊不进。随着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提升全省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已是绕不开的课题,同步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安徽省入境旅游流量、流质发展变化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全省入境旅游的发展水平及演变趋势,从质和量综合视角分析和把握入境旅游成长规律,而且对于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全省旅游提质增效措施,开辟新常态下安徽旅游业发展的新天地,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变量定义
(1)旅游流。目前学术界关于旅游流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旅游流是指游客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又返回客源地的人流[25]。广义的旅游流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以及目的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单向、双向旅游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能量流和文化流等的集合[19]。它应具有流动方向(流向)、流动速度(流速)、流动强度(流量)和流动质量(流质)[26]等基本特征。由于广义旅游流涉及范围广,而旅游客流是旅游流的主体和基础,信息、资金、物质、能量和文化流都相伴与旅游者流动而产生,故本文所指旅游流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旅游者因选择方向相近而形成有规律的规模性空间移动现象,其中流量与流质是旅游流最重要的两大属性特征,偏颇一方都会影响区域旅游效用的科学分析。
(2)旅游流流量与流质。旅游流流量是一个时空概念,描述的是单位空间内在一定时段的游客流动量,即旅游流在单位时间内和一定空间上所聚集扩散的旅游者规模,反映游客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旅游流流质最初由董观志等提出,是一个质量概念,主要描述游客的结构指标(人口学结构、经营性结构),反映出游客在评价要素中的状态特征[26],即反映的是特定流量的旅游流所引发的旅游业生产要素流(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文化流等)的流动规模、结构和效率,可以表征区域旅游发展质量。由于旅游业生产要素流中的信息流、文化流、能量流等目前难以收集或量化,而客流带来的资金收入可以收集和量化,以旅游外汇收入作为经济指标赋予质的意义。故本研究的流质仅指旅游资金流要素,采用游客每人次平均消费和旅游流流质指数[20]等方法量度。
流质指数是指旅游客流带来的资金流规模与客流规模的市场占有率之比,计算公式为:
(3)优势指数。优势指数是经济学中的概念,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提出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指数),它是衡量产品或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指标,原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本研究借鉴此理论,用优势指数概念分析省域入境旅游流流量的发展层次及态势,用省域入境旅游人次占省域旅游总人次份额与全国入境旅游人次占全国旅游总人次份额的比率,表征省域入境旅游流流量发展的优势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Rt为优势指数;Xti为省域入境旅游人次;Xtj为省域旅游总人次;Yti全国入境旅游人次;Ytj全国旅游总人次。Rt越大表示区域入境旅游规模优势越大。设定如果Rt>1.25,为强优势,如果0.8≤Rt≤1.25,为中优势,如果Rt<0.8,为弱优势。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1994-2014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安徽统计年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资料。采集的主要数据包括:1994-2014年中国和安徽省的旅游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者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再利用公式(1)、公式(2)整理出1994-2014年中国入境旅游者人次占总旅游者人次的市场份额、安徽省入境旅游者人次占总旅游者人次的市场份额、安徽省入境旅游者人次占中国入境旅游者人次的市场份额、安徽省旅游外汇收入占中国旅游外汇收入的市场份额、安徽省入境旅游者每人次平均消费等值,并据此计算出1994-2014年安徽省的入境旅游流优势指数、流质指数值及其他考察指标的增长率,主要数值统计见表1。对于入境旅游影响较大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2008年金融危机等特殊事件年份,在过程分析时暂不予排除,以体现危机事件对安徽省入境旅游的扰动程度。但在分析区域时序性演变规律时,暂排除当年数据,通过内插修正与要素重构来分析入境旅游量质一般成长规律。
表1 1994-2014年全国、安徽省旅游流客流与资金流及优势指数与流质指数
续表1
(三)研究思路
本研究用入境旅游收入、入境游客人均花费、收入指数和流质指数来指示安徽省入境旅游流流质;用入境旅游人次、接待指数和入境旅游流优势指数来指示安徽省入境旅游流流量;用“优势指数-流质指数”作为维度,构建二维四象限矩阵分析来揭示安徽省入境旅游“量”与“质”的匹配与交互演进趋势。根据时序发展量与质的不均衡和不确定性,以整时段平均值作为目标值基准,建立两个阶段各年矩阵分析图(图1),并据此划分入境旅游发展的四种类型:第Ⅰ象限,量质皆优型,优势指数和流质指数皆高,此象限的年份处于发展最优态势;第Ⅱ象限,质优量弱型,优势指数低而流质指数高;第Ⅲ象限,量质皆弱型,即优势指数和流质指数皆低,此象限的年份处于发展最劣态势;第Ⅳ象限,量优质弱型,优势指数高而流质指数低,属“旺丁不旺财”。
图1 入境旅游流发展四种类型
(一)流量与流质成长分析
旅游人次与收入为显性表象的量质指标,分别显示旅游业的“人气”与“财气”,分析图2、图3、图4可知,1994-2014年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流人次由11.4万人次增长到405.1万人次,翻了5翻多,年均增长20.1%;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由0.25亿美元增长到19.6亿美元,翻了6翻多,年均增长24.5%。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都在波动起伏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通过对入境旅游流量与质指标体系的系列数据分析发现,安徽省入境旅游波动性成长过程的20年可分为流动发展期和平稳发展期两个阶段。
图2 安徽省入境旅游流客流与资金流变化
图3 安徽省入境旅游流接待指数与收入指数变化
图4 安徽省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优势指数与每人次平均消费变化
1.波动发展期(1995-2004年)
(1)从整体看:各项变化波动较大,属于波动发展期。由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等危机事件的冲击,入境游客流量、外汇收入总值相对较低,但年平均增长率较高,分别为19.0%、25.5%,且增长率波动性较大,波动幅度分别为117.2%、97.5%;占全国入境旅游人次市场份额——接待指数在波动中上升,其增长率在-42.5%~47.4%之间宽幅震荡;优势指数小于0.8,属弱优势;占全国入境旅游收入市场份额——收入指数在波动中上升,其增长率在-17.9%~49.1%之间宽幅震荡;流质指数均高于1.25,在波动中下降,属于优质流。
(2)从过程看:①1994-1997年入境客流人次及增长率、接待指数及增长率都持续增长,尤其是1997年有香港回归盛世庆典,亚洲金融危机在后半年才开始还未大规模蔓延,致使当年安徽省入境游客较上年增长66.3%,其中,港澳台游客增长了107.7%,外国游客增长了31.6%。优势指数持续上升;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及增长率、收入指数及增长率都同步增长,流质指数大于1.25,每人次平均消费波动上升但增速下降。属于“人”“财”两旺的时段。②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发展蔓延,国内发生的洪涝灾害等,入境客流总量较上年减少了39.9%,其中主要客源市场港澳台游客减少了46.2%,外国游客减少了23.8%,减少最多的国家是韩国,减少了270.3%,其次是新加坡减少了49.4%。接待指数下降42.5%,优势指数下降143.8%;旅游外汇总收入下降17.9%,收入指数下降17.8%,但每人次平均消费和流质指数却分别上升35.1%、42.2%。因为人次减少的主体是近程市场,远程市场减少相对较少,远程客流人次比重上升,旅游外汇总收入下降速度低于人次,每人次平均消费和流质指数上升。③1999-2002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减弱及经济逐步恢复,入境旅游出现了后危机反弹,客流人次迅速恢复上升,1999年增速达36.4%,接待指数上升到0.93%,随后客流增速有所放缓,而产业惯性使增速基本保持在20.0%以上,接待指数、优势指数逐年上升;因旅游外汇收入增速小于同期入境客流增速,每人次平均消费水平和流质指数缓慢走低。④2003年在“非典”危机事件冲击下,入境客流比2002年减少了31.7%,接待指数下降34.7%,优势指数下降25.0%;旅游外汇总收入下降17.9%,收入指数下降17.7%。港澳台客流下降人次占下降总人次的65.0%,外国游客尤其是欧洲游客下降相对较低,故每人次平均消费和流质指数却分别上升15.0%、30.0%。到2004年起入境客流量和外汇收入总值迅速反弹,“井喷”式消费释放能量,客流人次增长78.4%、外汇总收入增长68.1%,增加的客流35.1%是日韩俄近程市场游客,故每人次平均消费和流质指数有所降低。
2.平稳发展期(2005-2014年)
(1)从整体看:从2005年起,各项变化波动较小,运行总体平稳,属于平稳发展期。入境客流量和外汇收入总值相对较高,增长速度快,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0%、28.0%,;入境旅游接待指数持续上升,2014年达3.15%,年均增长率为22.1%。入境旅游的收入指数持续上升,2014年达3.44%,年均增长率为20.0%;优势指数直线上升,到2014年为0.31。流质指数下滑降档,到2014年降为1.09,到良流质档次,而每人次平均消费在波动中缓慢上升,优势指数和流质指数形成了“剪刀差”式的发展,说明安徽省入境游客每人次平均消费水平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在逐步拉大。
(2)从过程看:①2005-2007年,入境客流人次、接待指数、优势指数及增长率持续加速上升;旅游外汇收入持续增长、收入指数持续上升,但增长率有快慢波动,流质指数持续下降。②2008-2009年,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加上国内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多要素综合作用,入境旅游客流人次继续上升,增长率为24.1%,但增速较上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接待指数增长25.9%,增速较上年基本持平,优势指数小幅上升;旅游外汇收入、收入指数分别增长30.0%、31.3%,流质指数继续上升。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的延续,入境旅游客流人次继续上升,增长率降为18.2%,接待指数增长21.5%,上升为1.23%;旅游外汇收入、收入指数分别只增加了4.3%、7.3%,人均消费、流质指数较上年下降。③2010-2014年,随着金融危机冲击力渐弱,两岸全面直接“三通”直航推进,上海世界博览会举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设立,国发[2009]第41号文件出台等因素拉动下,各项指标继续波动增长,入境旅游客流总人次继续上升,2011年增长率上升到32.5%,随后开始下降到2014年的5.1%。接待指数持续上升到2014年的3.15%,其增长率2011年上升到30.9%,随后开始下降到2014年的5.35%;旅游外汇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长率从2010年的45.0%下降到2014年的12.3%。2011年收入指数增长率上升到39.9%,随后下降到2014年的2.7%;优势指数上升到20年的最高点0.31,为弱优势层级。流质指数下降到20年的最低点1.09,属于良质流层级。
(二)流量与流质交互分析
像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一样,旅游流流量与流质既相互联系又各自有别,在任何旅游流中,流量与流质会同时存在,具有统一性。但实际中流量规模大小与流质水平高低不一定都以正相关存在和演化,因此,分析一个地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效益时,单以流量一个指标并不能够说明真实问题,必须将量与质综合考虑,只有量质同优的旅游流才能推动地区旅游业的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采用入境旅游优势指数和流质指数进行交互分析来揭示安徽省入境旅游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图5 安徽省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优势指数二维矩阵态势演变
由图1、图4、图5分析可知:①从优势指数—流质指数单项来看,1995-2014年安徽省入境旅游优势指数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3年以后基本是持续上升,但其数值都小于0.8,属于极弱比较优势,说明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流人次占全省旅游客流总人次的比重较全国相差较大,客流市场国际化水平还不高,但这种差距在逐年缩小;而流质指数却在波动起伏中变化,2003年以前波动上升,2003年以后持续下降,但其数值都大于1.0且绝大部分年份大于1.25,属于良质流或优质流。说明安徽省相同规模的入境客流所带来的外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优势正在持续下滑。②从优势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态势演变看,这20年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1995-2004年间,有9个年份都在第Ⅱ象限(量弱质优型),1个年份在第Ⅲ象限(量质皆弱型),1个年份在第Ⅳ象限(量优质弱型),说明这个时段的年份主体为优势指数低而流质指数高,属于量弱质优型发展态势。2005-2014年,有9个年份都在第Ⅳ象限(量优质弱型),1个年份在第Ⅱ象限(量弱质优型),1个年份在第Ⅲ象限(量质皆弱型),说明这个时段的年份主体为优势指数高而流质指数低,属于量优质弱型发展态势。所以,20年优势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呈“量弱质优型→量优质弱型”态势演变,说明入境旅游发展综合水平、效益呈现下滑趋势,也显示安徽省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已经制约了入境游客的停留天数及人均花费,导致来皖的入境游客数量越来越无法获得同比例甚至更高的外汇收益。
(一)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利用1994-2014年全国及安徽省入境旅游的相关数据,从旅游流量与质的视角,采用接待指数与规模指数、优势指数与流质指数等指标,并构建区域入境旅游流量—质二维矩阵(T-L Matrix),分析了安徽省20年来入境旅游规模与质量成长规律及发展演化趋势。研究表明:
(1)入境旅游流量与质演变具有明显的敏感性与抗周期性。安徽省入境旅游业对各种危机、事件和政策影响反应灵敏,体现了旅游业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在亚洲金融危机、“非典”、全球金融危机等事件爆发时段入境旅游人次、收入立即大幅波动。同时又能在危机后迅速反弹,出现“井喷”式消费能量释放,然后再按照原轨道继续发展。而香港回归盛世庆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界博览会等事件对克服两场金融危机的利好拉动也相当明显;在全球金融危机并未完全消退,世界经济发展并未完全修复,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较为疲软的背景下,安徽省入境旅游人次、收入仍持续高速增长,显示了区域入境旅游业抗危机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特点。这也正是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扩大内需,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所在。
(2)入境旅游流量与质演变过程中呈现阶梯式和阶段周期性。安徽省入境旅游量与质增长都在波动起伏中变动,通过系列数据与指标体系分析发现,安徽省入境旅游20年波动性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可分为2个阶段,即波动发展期(1995-2004年)、平稳发展期(2005-2014年);流质层级演化是从优质流降到良质流;优势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演变是由“量弱质优型”向“量优质弱型”变化。发展运行基本以10年为1个周期,5年会出现危机年份(1998年、2003年、2008年),后危机反弹周期一般为1年,危机后发展周期一般为5年左右。
(3)入境旅游流量与质演变过程中旅游流量与质不同步,且综合水平趋于下滑。高质量的旅游流,需要有大规模的流量和高效率的流质,只有量质保持同步或质高于量的增长,才能称之为高品质旅游流。虽然安徽省入境客流人次和外汇收入在快速攀升,流质指数均大于1,人次平均消费也在波动中逐步增长,但量与质增长幅度不同步,融入全国入境旅游系统中进行比较,量的优势在逐步上升,质的优势在逐步下降。优势指数在波动中上升,流质指数却在波动中下降,且流质层级从优质流降到了低质流,优势指数和流质指数形成了“剪刀差”式的发展,致使优势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发展态势呈“量弱质优型→量优质弱型”演变,说明入境旅游规模与质量越来越不协调,其发展综合水平、质量、效益有“趋劣趋势”,急需要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4)入境旅游发展状况会受到客源地和目的地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世界经济环境,重大事件,入境旅游客源的国家(地区)、民族、文化、收入水平,目的地的资源禀赋、可进入性、经济联系度、产品与服务水平、消费结构与层次等。本研究对导致安徽省入境旅游量与质发展演变影响因素的分析较为缺乏,重大事件和产业政策对安徽省入境旅游业绩的影响,安徽省入境客流消费结构与水平及其对旅游流质的影响,将是下一阶段研究的方向。
(二)政策建议
研究发现,安徽入境旅游流量与质演变表现出敏感性、抗周期性和阶梯式,且综合效益在量与质不同步发展中下行,基于这些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制定和推行更加积极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具有引导、激励和保健作用,20年来安徽入境旅游量与质的演变表现出明显的危机扰动后快速反弹和抗周期性,而旅游业本身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加上工具性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正向拉动作用,会对区域经济发挥一定程度的刺激与关联带动效用。在当前我国及安徽经济下行压力未见明显缓解,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态势下,制定和推行更加积极的旅游产业提升与发展政策,使旅游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与质量,一方面可使旅游产业自身发展整体水平提升,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另一方面能使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积极作用,发挥其内外双重影响和经济新常态下的独特效应。
(2)制定和推行更加高效的旅游国际化服务措施。在全域旅游视角下,站在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国际市场需求的高度,深化政策和机制改革,提升全省旅游服务国际化、便利化水平,以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入境客流。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将“中国(黄山)国际文化旅游高层论坛”、“中法乡村旅游合作模式”等活动做成做实;简化手续和程序,提高入境客流服务效益,制定落实外国人入境过境旅游签证更加便利化的政策和措施,在合肥、黄山等机场口岸,开展外国人签证业务并实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带动提升全省旅游业国际化服务的水平与效率。
(3)制定和推行更加完善的旅游产品提质升级政策。入境游客消费水平与结构表明地区旅游业发展对游客需求的满足程度,20年来安徽省入境旅游发展的人次和收入虽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每人次平均消费略有增长,但相对于全国入境客流市场来看,在2003年以后流质指数趋于下降,优势指数趋于上升,表明安徽入境旅游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整体不同步,要实现旅游消费“量、质”同步快速提升,实现入境旅游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升级,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是关键所在。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拿出过硬的旅游产品提质升级配套政策,加快构建满足现代入境旅游市场消费的旅游产品体系。旅游消费中,餐饮、住宿、交通、游览等属于基本消费,购物、娱乐、邮电通讯等属于高级消费。以旅游商品、文化娱乐产品开发及服务质量提升为重点,尤其要加大对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和老字号纪念品、特色手工艺品、徽文化娱乐等开发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促使其尽快优化提质升级,以提高安徽入境游客高级化消费的满足度和依恋度,形成入境游客的高质流。
参考文献:
[1]Wen J,Tisdell C.Trends i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China and the Implications[C].Pro⁃ceedings of the 11th Australia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Conference,Canberra:University of Canberra Press,2001:353-363.
[2]Dwyer L,Forsyth P,Spurr R T.Contribution of tourism by origin market to a state economy:A multi-original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Tourism Economics,2003,9(2):117-132.
[3]孙根年,张毓,薛佳,等.资源—区位—贸易三大因素对日本游客入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30(6):1032-1043.
[4]李海建,梁留科.中国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特征及变化[J].资源科学,2014,36(8):1635-1644.
[5]唐澜,吴晋峰,王金莹,等.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及流动规律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9):149-155.
[6]陈刚强,许学强.中国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变化及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5):613-619.
[7]宣国富.中国入境旅游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2,32(11):156-161.
[8]王凯,易静,李皓.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1991~2010[J].人文地理,2014(1):134-140.
[9]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12):1271-1280.
[10]王淑新,何元庆,王学定.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10):123-130.
[11]乌铁红,张捷,李文杰,等.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及成因——基于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5):189-194.
[12]沈惊宏,孟德友,陆玉麒,等.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人文地理,2013(1):80-86.
[13]唐承财,宋昌耀,厉新建.河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14(5):155-160.
[14]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1993~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与进口贸易耦合关系时空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 (11):143-148,161.
[15]刘玉萍,郭郡郡.入境旅游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基于中国2001~2008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4):696-700.
[16]王洁洁,孙根年,马丽君,等.中韩出入境旅游对进出口贸易推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0,24(8):30-35.
[17]张世兵.湖南省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7):182-186.
[18]苏建军,孙根年,王丽芳.1982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关联带动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8):1047-1055.
[19]马耀峰,李天顺,刘新平.旅华客流模式系统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李振亭,马耀峰,李创新,等.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变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94-99.
[21]张岩君,马耀峰,胡巧娟.基于流量与流质变化的我国东部地区入境旅游成长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河南科学,2012,30(12):126-131.
[22]阎友兵,贺文娟.国内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时空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4):179-185.
[23]王强,马耀峰.中小区域入境旅游量质交互成长研究——以山西11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2):182-188.
[24]薛华菊,马耀峰,黄毅,等.区域入境旅游流质量时空演变及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6):171-176.
[25]唐顺铁,郭来喜.旅游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1998,13 (3):38-41.
[26]董观志.旅游景区客流时间分异特征研究——以深圳欢乐谷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5(1):132-135.
[责任编辑:余志虎]
中图分类号:F127;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6)03-0027-07
收稿日期:2015-05-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Y1312);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4A338)
作者简介:王钦安(1968-),男,陕西安康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市场开发;孙根年(1961-),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顾梦雅(1993-),女,安徽合肥人,学士,研究方向:旅游行为。
An Analysis on the Change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to Anhui Province
WANG Qin-an1,SUN Gen-nian2,GU Meng-ya1
(1.Schoo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Tourism Management,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 239000,China;2.Colleg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Abstract:Under a new normal,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inbound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symbol for evalua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maturity of tourism industry in a country or an area.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inbound tourism to China and Anhui province from 1994 to 2014,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using advantage index,flow quality index,two-dimensional matrix of tourism flow quantity-qual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of scale and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to Anhui province.The study indicates that:The inbound tourism of Anhui province shows an obvious crisis sensitivity and resistance to economic cycle,and the development and succession process is stepwise and periodic dynamic;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are not synchronized,advantage index rises with volatility,flow quality index falls with volatility,two-dimensional matrix of advantage indexflow quality index presents the evolution trend of“from weak quantity and high quality to high quantity and weak quality”,the comprehensive level tends to decline.The study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of Anhui and other provinces.
Keywords:inbound tourism;advantage index;flow quality index;Anhu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