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芬 陈燕 曾莉 张庆 陈伟
微课在《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郭大芬 陈燕 曾莉 张庆 陈伟
【摘要】目的 探讨微课在《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13级二本护理系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老师在讲授的同时,学生参与微课的制作、运用及练习;对照组采用常规实验教学法。结果 观察组在课堂注意力、课后主动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考核成绩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运用于《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可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是90后护理学生对信息获取的另一种方式。
【关键词】微课;成人护理学;实验课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1]。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领域中应运而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解决学生实验课中易出错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及能力,我校制作微课并运用于2013级护理二本的学生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级护理专业二本学生77例,其中女性70例,男性7例。将77例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其中男3例,女36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4例,女34例。两组学生分别在我校护理学实验室第一、第二实验室学习。每个实验室均由3位老师负责。
1.2 制作方法与实施
1.2.1 实施方法 按照实验大纲要求,《成人护理学》实验课共13项实验项目,均由临床各专科优秀老师带教。观察组39例学生将微课运用于实验课中,每个实验项目均由两位专科老师负责完成,具体操作步骤为:(1)选取患者,如以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为例,由胸外科两位老师选取一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患者,经详细告知目的,取得配合,并签订告知同意书;(2)微视频的制作,由一位老师按照实验目标,依据操作步骤为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更换,另一位老师作为助手配合其完成,同时在科室选取一位有摄影基础的老师进行视频的录制;(3)回放视频,确保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符合实验要求后交与实验负责人;(4)每项实验均由各专科老师负责,且每项操作时间约(7.5±1.87)min。对照组39例学生按常规实验授课,老师操作演示后,学生分3组自行练习、老师在旁辅导。
1.2.2 微课实施 (1)在上该实验课前3天由实验负责老师将该视频发至已建好的实验组微信群(包括实验组的所有老师及同学),并保证该实验组的所有学生通过校园网在手机、IPAD、电脑上输入自己的名字登陆,随时可观看该视频。要求实验组认真观看老师的每一个步骤及关键注意点,包括用物的摆放顺序、操作中的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操作流程及严格的无菌技术,在告知注意事项时如何体现专科化等。(2)在上实验课时,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位老师用多媒体形式简单讲授本项实验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操作注意事项等。(3)课后两组均有自由练习时间,要求学生间互为患者与护士进行角色转换来练习。实验组在练习中如遇有争议或疑惑的问题可立即打开微视频,也可通过微信群与带教老师或其他同学论讨,很多问题即可解决。(4)两组统一进行强化训练并有老师指导,统一时间上交实验报告、统一操作考核。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学生在13项实验项目中,均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其实验报告及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如下。见表1。
表1 实验报告及操作考核平均成绩统计
微课(微型视频课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有机结合体[2]。它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3]。国外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微课程这一概念[4],而我国于2010年由胡铁生老师首先提出,其具有“短小精致,使用便捷;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半结构化,便于扩充;资源丰富,情境真实”的特点[3]。微课视频的时间一般为5~8 min,最长不超过10 min[4],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5]。
由于《成人护理学》实验课是我校从2012级初次开设,实验课结束后通过师生的反馈,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实验操作掌握不熟练,表现在由于对课堂内容记忆不深,又缺少临床见习和实习经验;上完实验课后由于课程的安排,不能及时练习,导致操作不熟练,甚至不规范,对某些类似的操作护理更是模糊不清,比如脑室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以及“T”管这3种引流管的护理及更换,学生很容易将这3种引流管混淆。因此大部分学生考核成绩不理想,包括理论课扎实的学生,在实验报告中也体现不了其真实水平,很多学生将课件重抄一遍上交以完成任务。对教师的要求是每个实验都选自各专科的且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资深老师,采取反复的试讲、集体备课,经验交流、教学督导等方法。通过我们实验组各老师的综合意见,与教研室主任及实验负责人的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决定将制作微课并运用于2013级护理本科学生实验课中。
微课的优点如下:(1)运用微课后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由于提前将微视频发至实验组,该组学生在看微视频时既复习了理论知识,又解决了学生因担心操作不熟或遗漏操作步骤而私自录制视频,担误听课的时机。在对照组的实验课上有35%的同学私自录制视频,在这部分同学中,老师操作完毕,提问上课内容,78%的同学不能正确回答,15%的同学能回答少部分内容。因此上课录制视频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在智能化普及的时代,学生课下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随时随地“亲临”课堂,重复播放微课视频,这使枯燥的课堂灌输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及积极性[6]。并有效地利用了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可学习。
(3)满足学生好奇心与新鲜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突飞猛进,微课符合90后学生的接受新鲜事物的方式。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来说,对临床充满着有许多好奇,如护患的沟通该如何开始、无菌区和清洁区如何区分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指导每两个学生互为护士和患者的角色,在课后练习,通过微课满足其好奇心,并从好奇中找到专业知识所带来的兴趣与对本专业的热爱。
(4)强化训练时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规范操作,激励了学生的专业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实验具体化,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大课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并从操作中发现问题,从教材中寻找答案,掌握了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如脑室引流的护理中引流管的高度如何测量才能有效引流、如何观察引流管通畅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均轻松通过操作考核,通过率100%。在微视频的辅助下,学生通过反复操作训练,均可熟练操作。
(5)实验报告真实性强,真实体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位同学在这一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感受,从老师的讲授及操作-每位同学认真听讲、参与视频的录制-课后微视频的观看-强化训练-通过考核,整个过程每位同学在患者和护士两种角色中都有不同的感受,真实地记录。
(6)微课的应用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疑问,增进师生感情。教师可在微信群里与学生进行互动,既了解了学生对该实验课共同存在的问题,又可了解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
综上所述,微课是新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和拓展[7]。对于授课教师而言,这种形式的教与授打破了以往的老师主讲-操作示范-学生演示的常规实验教学。要将微课制作并应用于实验中,需要老师在课前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它不仅包括本组实验课操作标准的统一,而且每一个专科操作既保证与实验大纲一致,又要和临床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理念传授与学生。在教研室主任督导下通过多次集体备课与演示,能够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由于微课首次在我校《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制作与应用,存在有不足之处,如每个实验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有待改进;目前国内对微课的应用尤其是实验课还较局限,没有统一的标准,每项实验都带有我院专科化的理念;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詹春青.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
[2] 余泰,李冰. 微课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199-201.
[3]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 桂耀荣. 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J]. 化学教与学,2013(5):41.
[5] 关中客. 微课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6] 刘慧霞. 微课在护理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 489-490.
[7] 边燕,刘静.微课在成人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15,29(3):15-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6-002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6.013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贵州 遵义 563000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Adult Nursing Experiment Teaching
GUO Dafen CHEN Yan ZENG Li ZHANG Qing CHEN Wei Department of Cerebrovscular,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ass in the adult nursing experiment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Methods 2013 grade 2 nursing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teacher at the same time of teaching, small class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roduction, the use and practice,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attention in class, after class active learning, student to teacher's evaluation and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was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 Conclusion Micro classes used in the adult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experiment, improv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emotion, after in 90 nursing students in another way of gaining information.
[Key words]Micro-lecture, Adult nursing, Experimental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