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少柱(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 重庆 401520)
农户家庭农产品本地化精准营销策略与模式探讨
■ 谭少柱(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 重庆 401520)
内容摘要: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企业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转变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受农业自然资源秉赋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区域都适宜进行规模化和机械化的大生产。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依然以农户家庭为主体。基于此,本文对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的农产品的营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农户家庭农产品本地化精准营销的策略与模式。
关键词:农户家庭 农产品 本地化 精准营销
研究指出,在农业现代化实现之前,农户家庭分散经营还将长期存在,“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经济结构仍将保持相对稳定,小农经济还要稳定30年(贺雪峰,2010)。黄宗智(2014)研究认为美国 “大而粗”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我国近三十年来兴起的适度规模的、“小而精”的真正家庭农场才是适合我国农业正确的发展道路。尽管农户家庭分散经营有其存在的基础,但总体来说,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能力不强,市场参与度低。在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市场的引领作用,不能把握机会,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在销售渠道方面,仍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主要靠走街串巷的自销模式和农产品经纪人模式,销售不稳定。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以及营销意识和能力不足,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讨价还价能力弱,收益得不到保障,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民增收。
作为农产品销售目标顾客的现代都市居民,有着比较强烈的绿色消费、生态消费、休闲消费、怀旧消费和体验消费的倾向和需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形态与社会构造、消费态度与生活方式、经济体制与工作方式、观念变革与技术进步等多重力量的冲击下,步入一个多元并存的新消费时代,对过去的留念和怀旧心理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孙明贵,2010)。农户家庭农产品一直留给人们的是原始、生态、绿色、有机的传统形象,更重要的是,它还凝结和承载了农村的乡土文化和农民的朴实与真挚。农户家庭农产品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但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较突出,改变这种现状是非常必要的。
精准营销强调营销渠道精简和营销对象精准,贺海涛(2007)分析提出精准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在顾客价值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运用可利用的各种方式,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通过恰当的渠道,以恰当的价格,向精确的目标顾客提供适当的产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顾客沟通,弥补大众化营销存在的不足。精准营销比较适用于小众市场,在这个小众市场上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比较分明和集聚,消费倾向可以得到较好的识别和利用。农户家庭农产品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农产品相比,具有市场小众化的特征,主要针对注重绿色、有机、生态、体验和乡土情怀的城市居民。针对本地的目标顾客群体开展精准营销活动,可以缩短流通环节,促进供求信息更加对称,有利于提高营销效率,解决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问题;有利于稳定销售,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户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
(一)目标顾客锁定策略
精准营销的核心思想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营销活动,提高营销效率,因此,精准营销的关键环节就是准确锁定目标顾客。关于锁定潜在目标顾客的方式,笔者总结了两种:一是基于数据信息的筛选式,二是基于大众传播的吸引式。 “筛选式”策略是指供给方基于已掌握的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出可能的潜在顾客,并针对这部分群体实施精准营销。这是一种基于客户关系管理之上的目标顾客锁定策略,如向购买汽车的顾客推销车险,向购买住房的顾客推销装修。“吸引式”策略是供给方先进行大众营销信息传播,吸引潜在消费者主动与其建立关联,然后,通过客户关系管理锁定这部分顾客,并进行精准营销。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传播和沟通方法,使精准营销成为可能(刘征宇,2007)。
相比而言,农民在信息获取、数据分析以及主动营销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更适合于使用“吸引式”策略,通过“吸引式”策略锁定的目标顾客更加精准。本文之所以将农户家庭农产品的精准营销范围缩小在本地区域,除了考虑到农产品的物流问题之外,还考虑到农民的营销能力问题。本地化精准营销有利于农民掌握市场信息,借助人脉关系或其他途径进行信息传播、口碑营销。
(二)“乡土”产品策略
农户家庭农产品对于城市居民最大的吸引力,最大的卖点就是其承载的“乡土”文化。这种“乡土”文化象征着传统、生态、绿色、有机,以及蕴含在农产品之中的勤劳、纯朴的民风。因此,农户家庭农产品不应该追求规模化、机械化的高产出和高效率,要保护好农产品种养殖的生态环境,采用绿色、有机的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和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产品加工。始终让城市潜在消费者保持一种稀缺感和吸引力,通过消费农户家庭分散经营、小规模生产的农产品,使其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得到满足。
(三)直销渠道策略
采取直销渠道策略,使农户与消费者直接关联,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改变一直以来农户在农产品销售中的被动局面,使农户主动参与在市场中去,增加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和应变能力,稳定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销售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城市消费者与农户家庭之间对接,可以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农村的乡土文化、农民的朴素真诚和农产品的绿色生态,体验精神价值,刺激消费欲望。当然,农产品直销受农民市场意识不强、营销能力偏弱、农村基础条件有限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但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宽带全覆盖,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四)口碑促销策略
口碑营销是一种低成本的传播和促销方式,建立良好的口碑,对吸引顾客以及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农产品精准营销的关键。口碑不是刻意去营造的,而是在长期的、持续的良好合作过程中树立的形象和建立的信任。农户家庭农产品口碑营销不能单单从农产品入手,应以农产品为载体在交易过程中展现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乡土本色,即农村环境生态,农业产品绿色、有机、天然,农民真诚、朴素、勤劳。
(五)体验营销定价策略
农户家庭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之规模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来说,成本是比较高的,另外,农户要保持其绿色、生态、天然的生产与加工方式,产量较小而劳动投入会大大增加。农民在销售农产品时,往往不计算劳动力成本,只计算直接投入的资金成本或根本没有计算过成本,又缺乏营销能力和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定价往往比较低。
如上所述,农户家庭农产品既是一种绿色、有机、天然、健康的物质产品,也是一种蕴含乡土文化的精神产品。顾客消费农户家庭农产品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体验。特别是在伴随有乡情体验的情况下,顾客不仅消费了产品,还获得了美好的乡村体验。顾客获得的价值远不止产品价值,还有体验价值。因此,农户家庭农产品定价不能比照工业化大生产的农产品定价机制,而应该以生产成本为基础,以顾客价值为导向采取体验营销定价策略。李庆荣(2015)认为,传统营销中依据成本、竞争对手和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方法不适用于体验营销,由于体验的独特性和不可比较性,价格的制定较少受成本和竞争对手的影响,主要是由消费者来决定,只要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愉悦,消费者就愿意买单,不会太在乎价格的高低。
(一)体验消费拉动模式
体验消费拉动模式是通过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进行观光、旅游和体验的方式,以“消”代“销”,以“消”促“销”的一种吸引式精准营销。以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依托的体验消费拉动模式,既要满足游客对农产品的即时消费需求,实现以“消”代“销”,还要加强现场促销,并与游客建立长期的联系,以“消”促“销”,以“消”带“销”,为C2C销售模式奠定良好的客户基础。
乡村旅游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旅游形式,也是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方式。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业的覆盖面还比较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多数旅游点旅游项目单一,只有简单的吃、住、棋牌和观光,乡村旅游的其他要素作用发挥不足(彭顺生,2016);经营比较分散,农民不能抱团发展,等等。农户家庭应该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依托农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集群式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优势(刘萍,2014),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在根本上改善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传统乡村旅游中出现的散、小、弱、差等问题(肖华,2015)。
乡村旅游是农户家庭农产品精准营销的最重要形式和载体,发展好、利用好乡村旅游体验消费拉动模式,关键还是靠农民。农民是乡村文明的建设者和保护者,是民风民俗、传统技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只有把这些做好,才能吸引游客,吸引外来资本发展乡村旅游业。
(二)C2C直销模式
C2C是农户直接对消费者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一对多”和“多对多”两种形式。“一对多”即一个农户对多个农产品消费者,“多对多”是指农户联合起来满足多个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C2C又可以分为订购模式和预售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开展C2C销售业务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尽管目前农村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弱,农民素质还有待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完善,新型农民的经营意识和能力素质将与时代接轨。在目前的状况下,只要农民转变思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建立与城市潜在消费者的联系,促进信息互通,比如,通过传统的人脉资源进行口口相传,或传统的电话、短信等信息沟通工具。同时,政府部门应该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对接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三)C2B农商对接模式
C2B模式是将商家作为农户家庭农产品的顾客和精准营销的目标,其本质是一种供应链整合模式,但对于农户家庭来说,也是一种精准的营销方式。C2B农商对接模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农户+农产品零售商”、“农户+餐饮”、“农户+电商平台”等。农户通过与农产品零售商、餐饮店和电商平台等商家合作,成为他们固定的上游供货渠道,通过供应链整合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稳定销量,降低成本,达到精准营销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贺雪峰.小农经济至少还应维持30年[J].贵州社会科学,2010(10)
2.黄宗智.“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J].开放时代,2014(2)
3.孙明贵.怀旧消费研究:起源、成果及其核心问题[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6)
4.贺海涛.以精准营销挖掘移动通信市场[J].经济师,2007(10)
5.刘征宇.精准营销方法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
6.李荣庆.新消费环境下百货业态体验营销路径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2)
7.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我国农民就业增收重要途径[EB/OL].新华网,2013-3-27
8.彭顺生.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9.刘萍. 从欧美农业旅游集群看中国的观光农业—以美国、意大利、波兰为例[J].生态经济,2014(4)
10.肖华.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论坛,2015(10)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