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地质遗迹景观信息数据库建设提升与优化思考

2016-07-25 07:59张卓然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四姑娘山遗迹景区

张卓然(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四姑娘山地质遗迹景观信息数据库建设提升与优化思考

张卓然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化是当前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的总体趋势。但地质遗迹景观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很容易与当前如火如荼的其他国家地质公园数据库建设呈现同质化。因此,以彰显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信息数据库建设首先应以冰川形成的地质遗迹景观特色为数据库的核心数据,突出冰川特色并兼顾其他,以智能化界面表达方式全面推进四姑娘山地质遗迹景观信息数据库建设,凸显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在川西南特色旅游中的优势。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信息数据库

0. 引言

地质遗迹是地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地球演化过程中地球内部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极其珍贵、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以全球或区域性代表意义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特定区域。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以第四纪冰川遗迹、溪流、瀑布,以及森林、草甸及时常出没的珍禽异兽为特色,是一个集地学科研、科教科普、观光度假、西南地质风情为一体的以冰川地貌为主的综合地质公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信息数据建设亟待提升和优化。

1. 研究区概况

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东部(图1)。公园地貌分区位于川西高山高原区高山峡谷亚区大渡河高山峡谷地带,属岷山邛崃山构造侵蚀高山区。四姑娘山主峰海拔在四川省排名第二,有“蜀山皇后”之称,风光优美,地质内涵丰富,是地质科考和旅游观光的理想目的地。其冰川活动具有多期发育特征,所产生的各种冰川遗迹地貌特征明显,所表现的从冰川形成到冰川消融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在公园内都有分布,并且保存较为完整,因此四姑娘山地质公园的冰川遗迹和一般单纯的现代冰川和单纯的冰川遗迹对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组合优势,是研究藏青高原东缘第四纪冰川及古气候演化的最佳地区之一。

2. 四姑娘山地质公园景观信息化建设

随着四川省全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式管理相关地质遗迹数据工程的逐步铺开,详细记录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地质遗迹景观形成原因、地质遗迹景观分类等信息也逐渐浮出水面,相应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料库日渐充盈,公众对地质遗迹景观的认识迅速增加,既为有效保护全省地区地质遗迹景观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又为地质遗迹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性发展提供了数据基础。

图1四川四姑娘山地质公园区域位置图

四川省的地质遗迹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浏览功能,以“东方圣山,户外天堂”为先导的四姑娘山景区官方网站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检索体验;电子政务功能区为景区管理带来了决策分析的有效行政干预和管理手段,其中的景区新闻、管理公告、行业动态和专题报道等更是为景区形象的塑造开启了管理与互动通道;旅游资源的综合展示功能为游客提供了直观的画面感受;旅游服务功能的开发为游客的旅游需求定制带来了便利,如景区门票的在线预订、户外管理规则、注意事项等,游客均能获得明确提示,甚至连租用马匹等服务项目的详细规则都一览无余,使游客能够明明白白消费;与此同时,消费导航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消费信息。

3. 四姑娘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信息数据库提升空间考量

根据四川省在21世纪初制定的地理信息系统有关总体部署,地质遗迹空间数据工程要求实现在数据库基础上的数据浏览功能、数据互动查询、检索、统计功能和数据更新功能,最后建成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信息系统。该工程采用ArcGIS的PersonalGeoDatabase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库建设,建立集空间与属性及影音图片信息于一体的管理系统,意在为地质遗迹的保护提供决策分析,引导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范畴。

在这一条件下,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数据收集、整理较为完整,为四姑娘山景区的管理和导视提供了数字平台。这一平台的使用,凸显了四姑娘山旅游魅力,诱发了游客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的猎奇、探秘心理。自四姑娘山景区数据库建立始至2015年末,四姑娘山游客激增,截止到2015年11月即接待国内外游客18万人次,创历年来新高。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四姑娘山景区空间信息化数据资源仍有很大挖掘空间。经反复思考,四姑娘山地质遗迹景观的数字化提升空间可归纳为:一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的数字化;二是单一地质遗迹景观的模块化;三是地质遗迹景观的平面化。而所谓的平面化,其中一个具体表征即是通常所理解的傻瓜式功能。

3.1地质遗迹景观数字化空间

从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信息数据库建设情况来看,全省地质遗迹景观均依据GIS的要求,以四川省地理底图为基础而建立的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地质空间信息系统,分别为基础地图类、遗迹景观类。遗迹景观类向下划分又有遗迹景观分布图和遗迹景观专题数据两个子类。按照这个分类标准,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以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基本建库模式,因此构成了全省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的必须关联条件。这一关联条件实现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之间的点数据即可通过关键字与其他多个属性进行关联,首先要将地质遗迹景观位置与地质遗迹专题信息进行关联,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游客查找时,地质遗迹景观的相关数据特征便可对应呈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数字化数据库的建立,非常有利于游客进行综合分析并决定线路取舍。

对于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空间数据工程,为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遗迹进一步增加景区吸引力提供了数据库建设的空间。其一,可供游客选择的景点空间增加了;其二,数字化的地质遗迹景观增加了游客探秘的猎奇心理;其三,游客在数据库与界面的互动和其他“驴友”的互动为吸引更多游客提供更多的兴奋点。由此看来,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遗迹的数字化空间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级数,而经过数字化改造的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遗迹数据库,所产生的价值与一般性官网比较,势必不在同一个平台上。

3.2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遗迹数据库的优化内容

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建设采用模块化、平面化和智能化,将更有利于景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升和景区管理。

对于如何实现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独特地质景观遗迹的模块化、平面化和智能化这个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应加大投入力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景区建设仅仅试图以景养景,单凭景区门票收入进行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的数字化改造难免捉襟见肘,且效率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才能赢得发展先机。投入方式可以财政先行投入,也可以采取商业化运作。其目的就在于通过投入来实现景区的差异化经营。

二是利用景区数据库的数字化改造凸显景区特色。地质遗迹景观同质化现象普遍严重。事实上,许多景观特征在形成机理上并无多大差异,而在形成过程与形成结果上却千差万别、各有特质,即便一个溶洞、一个地貌的形成,其所形成这种变化的内部因素、外部作用力条件、形成时环境温度及湿度、地形地貌形成周期等等,景区皆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推陈出新。这种故事无疑就是科普科教。将这种知识演化为人们浅显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必定形成自身的特色,即便被模仿,也难以被超越。

三是应注重弘扬地质遗迹景观的人文特征。地质遗迹景观是无法复制、也不可再生的地质奇观。这种地质奇观有其不可言喻的奇妙。但地质遗迹景观的信息化过程很容易陷入单纯数字化的思维,工程技术人员如果对构成景观的要素缺乏了解和理解,很难以将其特质表达出来,最终数字化后的人机界面也难免差强人意。因此,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建设应有机地植入人文因素,使其既具有个性特征又具有人文特征。

四是应使数据库界面更人性化。当前的景区数据库更多地侧重于景区管理或者景区宣传,往往忽略界面的人性化以及智能化,点开一个按钮通常只出现一个按钮,一个按钮出现一个静态页面,甚至因担心占用电脑空间连视频都几乎束之高阁,既缺乏合理的对话机制又没有可选项,需要查询者自己发挥想象空间。

五是应为查询者提供随机性攻略选择,即智能化导示。这种导示可为游客提供规避机械性地理图标的固化选择项,而且可提供多种可选性选择,其表达模式可借鉴某种导航系统所提供的如“是否绕开拥堵路段”这类技术性提示,并将线路的坡度、路况、途经人次甚至行程中可能出现的动植物均作为导示内容,为游客提供最佳行进路线。

六是应优化后行程互动环节。这一环节的设置,应允许正负面两种不同声音,并在数据库中与留言者随时互动,增强景区的亲和力,合理解除景区管理缺陷的负面影响,达到吸引更多游客的目的。

结语

随着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评价项目的开展,必将积累大量的地质遗迹信息资料,为提升和优化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遗迹数据库带来了契机。为此,景区管理部门宜未雨绸缪,在获得财务支持的前提下,加速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使其更好地成为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沈旭成.中国西部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J].四川地质学报,2002,22(1):39-42.

[2]辜寄蓉,范晓.美国国家公园的地理信息系统[J].四川地质学报,2003,23(1):41-44.

[3]李晓琴,覃建雄,殷继成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J].山地学报,2004,22(1):12-16.

[4]陈安泽.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若干问题[J.资源·产业,2003,5(1):58-64.

[5]李晓琴,覃建雄,殷继成.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J].山地学报,2004,22(1):12-16.

[6]覃建雄,李晓琴.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四姑娘山遗迹景区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高处遇见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发现国家一级濒危珍稀保护植物独叶草
“摘牌”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方外观遗迹旧照
处处皆是景,人人为之叹——四川四姑娘山风景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