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宝玲
在黑龙江省两会召开前夕,记者有幸采访了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齐齐哈尔代表团代表张树权。
张树权,男,1962年生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黑龙江省农科院创新工程旱作农业首席专家,黑龙江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旱作农业领军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黑龙省作物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栽培学会副理事长,齐齐哈尔市科协副主席,齐齐哈尔市中青年专家。
他从事旱作农业及生态农业方面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的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农业部、省科技厅、地市科技攻关等各类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7余篇,编写论著5部。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三等奖5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省长特别奖1项,市长特别奖2项,中华农业科技奖3项。
张树权提出黑龙江省西部“少耕节水新技术”和“春玉米生长发育调控技术”,为黑龙江省玉米创高产和抗旱保墒创造了新理论。曾参与国家发改委黑龙江省旱作农业基地县建设项目可研编写工作,编写黑龙江省六个县旱作基地建设材料10万字。提出了生态节水模式,农机、农艺节水模式和补灌节水模式,为解决西部干旱提供了理论指导并获得较高的社会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9年享受齐齐哈尔市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被授予齐齐哈尔市优秀中青年专家。
张数权为农科院做出巨大的贡献12015年他对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工作总结是:1.科技创新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国家和省市级39项课题的年度计划任务,项目经费686万元,其中新增课题5项,获奖成果7项,审定新品种2个,育成我省第一个观赏向日葵新品种“龙赏葵1号”,填补了我省观赏向日葵育种的空白。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7篇,出版编著1部。2.国际科技合作成效显著,邀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Micheal Deyholos教授和阿尔伯塔技术创新研究院Jian Zhang(张健)研究员来我所进行了为期七天合作交流。专家就亚麻转基因育种技术、亚麻纤维及亚麻油的多用途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中加亚麻研究中心。邀请波兰亚麻专家HELLER先生,来我所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合作交流。专家介绍了波兰亚麻抗旱鉴定技术、大麻精油防治相关的病害和亚麻油有机助剂的研究及应用,为我所亚麻和大麻学科的发展拓宽思路。邀请美国农业部红河谷农业研究中心向日葵与植物生物研究所齐丽丽研究员来我所进行学术访问。与我所科研人员就野生向日葵资源的利用、向日葵抗锈病、黄萎病分子标记的开发,高油酸向日葵的育种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达成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3.科技服务“三农”效果显著,三区人才项目派出9名专家赴延寿、兰西、巴彦、甘南、桦南、明水等地开展科技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作出贡献。4.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2015年引进博士2人、培养在读博士7人;现有博士8人、硕士17人、三级研究员2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试验站站长2人、后备人才3人,观测站站长1人,完成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调整、现有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2人,后备带头人2人、院级重点学科带头人3人,基本形成了合理的科研梯队。5.党的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春节前夕所领导班子亲自登门拜访慰问,使离退休老同志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6.改善办公环境,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黑龙江省农科院为龙江农业书写现代农业的新篇章,在张树权的带领下经济作物所为龙江农业生产提供强大农业经济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