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苗
当前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何金苗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 要: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是其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城市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其参与程度、参与意愿、参与效果有待探究。本文以成都某综合类高校为例,分析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并对当前大学生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以期对高校社团、社会公益事业和大学生成长做出贡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公益事业
近15年来,青年志愿者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主要活动有: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等。
尽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却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参与比例较往年有明显下降。为了维持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发挥个人力量提供有力的平台,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式,研究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原因、现状、遇到的问题等,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为高校改进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提供对策建议。
本文以成都某综合类高校为例,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120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男女人数各60,共发放120份问卷,收回118份,缺失2份。
(一)了解和参与程度
调查发现,对志愿者活动有一定兴趣的人占了大多数,高达43.2%,说明大学生还是希望了解有关志愿者的活动。其次是对志愿者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占总数的31.7%。说明大学生对志愿者活动抱以兴趣并非是盲目的,而是理性化的。现实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个人能力与素质是人才竞争的焦点,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方面,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而志愿者活动则为大学生感受不同社会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渠道,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同时也能帮助到他人,为社会做贡献。
调查发现,大学生虽对志愿者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但实际参加人数不到40%。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比如,大学生志愿者社团在成立之初,报名参加的人很多,社员积极性也很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员的积极性锐减,到大二、大三时,除留下为数极少的几名骨干成员外,几乎所有的社员均需从大一的新同学中补充吸收。同时,大学生志愿者的实效性不强。不是社区义务劳动就是敬老院献爱心,形式过于简单,缺乏内涵,活动没有专业特色。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干多干少一个样,导致很多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动力不足。有潜在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超过参加过的人数,达到46%,这部分人是否会将参与落实到行动上,就要看社团活动的组织情况和参与时机等因素。
导致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参与度较低的原因中,认为做志愿者没有实际意义的仅占15%。这说明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是大多数人认可的,但是为何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却减弱呢?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存在理想和现实的错位,大学生志愿者是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参加社会志愿服务的青年,他们的服务活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一定专业要求,这种活动具有专业性、技能性、经常性;另一类是围绕重大活动或某一专项工作临时加入的,具有集中性、随机性的志愿者服务。而事实上志愿者个人需求与现实所提供的机会往往不相符。因此,除少数人留下来以外,大多数的同学则逐渐退出活动。
云南省陇川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介于北纬24°08′~24°39′、东经97°39′~98°17′。东邻芒市,南连瑞丽市,北接梁河县、盈江县,西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50.899 km,国土面积193 100 hm2,县城章凤距省府昆明779 km,是中国西南边陲的最前端。区域最高海拔2 618.8 m,最低海拔780 m,境内高黎贡山余脉纵贯,西南走向。地貌特征为“三山两坝一河谷”,东北高峻,西南低平。陇川县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县,2017年末全县总人口19.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22万人。县内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是通往缅甸、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门户。
(二)参与途径与原因分析
大学生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主要有社区活动、大型赛事、敬老扶弱活动、三下乡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校社团成为大学生获取志愿活动信息、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窗口,占到64.4%,大学生大部分时间主要呆在学校,因此消息主要来源于学校社团。其它如电视、网络、周围人、宣传海报、其他等方式,仅占到30%左右。调查表明,大学生希望能有更广阔的信息渠道,而不是仅仅限于学校方面。
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占到总数的66.9%,说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从志愿者活动中学到知识,丰富个人阅历。其次是为了解社会,为今后找工作做准备。这些表明了大多数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并非抱着玩的态度,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逐渐趋于理性化,并非社会上所认为的“作秀”。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当今我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的社会实践性公益活动,是青年价值观内化、奉献社会、丰富人生阅历和提高综合才能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高素质人群,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在目前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大学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思想认识的误区主要表现在高校领导和和志愿者组织上。高校领导认为这是团组织的工作,而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三观”教育的新平台的认识不足。对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政策保障、人力、物力等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
(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大学生志愿行动缺少科学、规范、稳定的管理运行机制。阶段性活动多而连续性较差;活动丰富但活动支撑点少;活动声势大而有效覆盖不足;参与人员多而持续性服务少等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一项志愿服务活动后,只留下其轰轰烈烈的一瞬间,没有总结。青年志愿者团队的组织章程、招募制度、注册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优秀志愿者评选制度很不完善,特别是与高校现行的综合测评办法和就业相脱节,导致大学生志愿者不明确作为志愿者的权利及相应的义务,无法在大学生中形成以志愿服务为荣的气氛。
(三)资源网络不完善
由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较低,高校与社会之间缺少有效的联系,没有建立稳固的志愿服务网络。尽管大学生志愿行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作为连接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纽带的志愿服务网络建设还很落后。目前大学生志愿行动基本覆盖了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公益机构,而各行各业重点服务对象的服务相对贫乏。
(四)队伍建设不够规范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但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队伍稳定性不足,不同类型的团队之间缺乏合作,缺乏有效的任用和培训机制,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培训不能满足需求。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一有服务项目就临时“抓人”,而对什么学生适合该服务项目、如何选拔和培训,却缺乏深入的考虑。
基于以上问题,高校社团在开展志愿活动,可以借鉴以下对策:
1.公开招募成员,实行实名制注册管理,改进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制度
大学青年志愿者组织是一种非盈利性的组织,要获得持久、稳定、高素的志愿者队伍,应首先给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以准确、公平的定位。为此我们加强招募新成员的资格审查,并对审查通过的同学给予相应的身份确认,如建立注册登记制度、发放证书徽章等。
2.建立柔性组织,加强培训,提高活动的科技含量
加强培训、提高组织活动的质量,是加强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管理的重要任务。志愿者为社会提供的活动主要以服务的形式体现,要求志愿者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志愿服务能力等。如果志愿者不善于沟通、不能很快融于工作团队,会导致志愿服务工作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不仅有违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初衷,还会影响学生以后志愿能力的发挥和继续提供志愿服务的热情。
3.建立激励制度,定期考评、交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对工作成绩进行考评是进行激励的前提和依据,否则不但会削弱激励的正面效应,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定期交流、总结。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者可以定期召集一些经验交流和工作总结活动,对志愿者活动开展好的团队给予肯定和借鉴;建立纵向激励网络,学校方面建立奖惩机制,监督志愿者的活动效果。
除了从考评体系、交流总结、激励网络等方面深化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还可以从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团队定位、服务内容多元化等方面继续探索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新思路。实践证明,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坚持着眼发展的基本思路,促进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珊,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2]沈燎.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