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义,李海燕
(1.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3.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理论与方法探索
附属学校与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成功个案剖析
王洪义1,李海燕2,3
(1.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3.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高校拥有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但在完成体育教学、体育训练等任务之外却大都处于闲置状态,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开放利用,这与中小学场地紧张、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利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附属学校与高校的体育资源共享进行调查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作为成功个案进行特别剖析,希望推广其成功经验。
高校;附属学校;体育资源;成功个案
1.1 研究对象
附属学校与高校体育资源共享问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查阅关于体育资源、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资料,高校体育资源对附属学校教学资源支持的相关资料,对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个案研究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对研究对象中的2个成功案例进行个案剖析,主要分析北京10所附属学校,分别是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2.1 案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
通过前期的访谈和调查得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北航附小”)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北航附中”)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体育场馆资源共享利用较多,是较为成功的案例,于是本研究制订了进一步的访谈提纲,对北航附中和北航附小进行了第2次访谈,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其中的一些细节。
2.1.1 资源共享的历史背景 北航附中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事关系在大学。北航附中的学生都是大学的子弟,与大学是一衣带水的关系。北航附中建校之初就与大学达成场地共享协议,因此在使用场地上、从规章制度上有了保障。这样的保证由来已久。给北航附中的学生使用场地就像给大学生使用场地概念是一样的,因此只是一个沟通的问题。北航附中校长是由大学委派的,所以各项政策向附中倾斜,场地无偿使用。后来各单位经济承包,费用紧缩,才象征性地收费3万元人民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职工的子女,都在北航附中、北航附小上学,为改善锻炼身体的环境,场地的使用是必须的。所以,这3万元费用也只是停留在协议上,最后不了了之。
2.1.2 资源共享的协调策略 北航附中与大学共享体育场馆,开学之初与大学沟通共同使用所有场地。北航附中先安排好体育课,提交体育课表到大学,大学再根据北航附中的体育课安排大学的体育课,场地穿插使用,合理有效。北航附中体育教师有场地的钥匙,大学场地全面对附中开放,随时使用,前提是不影响大学正常教学就可以。大学场馆临时有活动或其他任务,会及时通知北航附中封闭场地,附中提前做好安排。大学与北航附中体育场地器材是无缝对接,合作实质性很强。北航附中有重大活动要使用场地提前1个月与大学沟通。传统活动固定的一个时间,如运动会,每年春季运动是4月30日,每年秋季运动是9月30日,成为惯例固定下来。在这个时间段大学也不安排其他活动,以避免场地使用的冲突。大学的20块排球场有3块是固定给中学使用。大学的篮球场、排球场及室内的羽毛球场,协调共同使用,也有1块属于北航附中固定的足球场。其他的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只要大学不上课的时候北航附中也都是可以使用的,学生活动场地非常充裕。北航体育部的教师有很多是北航附中学生的家长,可以给学生更加专业的指导。大学的场地维护非常全面细致,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上课时发生小的安全事故,如崴脚摔伤,由任课教师与家长协商解决。多年来也没有大的安全事故发生。北航附中利用大学游泳馆开设游泳课程,体育教师只负责接送学生和场馆里的简单组织,游泳的教学工作由大学安排,费用较少。
2.2 案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
2.2.1 资源共享的历史背景 北航附小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系紧密,在教学和学术交流方面合作较多,与大学共同进行体育教研活动的开展,电话沟通和见面沟通都比较多,大学对小学的支持力度很大。北航附小有200m场地,1 400多名学生,人均活动面积不足。每年北航附小田径运动会都在大学举行,另如一些田径队训练,把学生带到大学田径场去训练。学校的班级活动很多会请大学体育教师的家长进班指导参与各种活动当中去。小学和大学的器材可以互相使用,小学要开展活动,如果没有器材而又不会经常使用到,就可以借用大学的器材,如发令枪、跳高海绵垫和小学生投掷的铁饼等一些器材,还有跑步用的起跑器。平时不用时存放在大学的器材室,用的时候就可以借,这样,器材便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小学也不用再另外购买。小学用的跳箱、跳山羊没地方放,就放在大学田径场的看台下面,大学上课需要用的时候也可以用,达到器材的共享。北航附小上课要用便从器材室搬出来用,在大学场地练习。
2.2.2 资源共享的协调策略 北航附小的排课有自己的特点,采用纵向排课,也就体育教师要教几个年级的一班,另一位教师要教每个年级的二班,每个年级要有几个教师同时教。这样的目的是为了田径训练的选材,但是所带来的弊端是教授同一项目时场地、器材方面需要多,需要更好地沟通协调器材,与大学的场地能协调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北航附小对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利用方面,学校有自己的运动俱乐部,会聘请一些大学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如网球队、篮球队、排球队、轮滑队、田径队、足球队等,总之,合作的项目很广。这样,学生每天课后1h可选择的内容就较为广泛,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喜欢的项目锻炼身体。我们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资源有限,要充分挖掘大学资源,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应专门设立一个课题研究大学的可利用资源。
北航的游泳馆条件较好,离小学也很近。费用不是问题,就像现在流传的一句话“教育不差钱”。问题是跟大学合理安排可时间,穿插使用即可。正常游泳场馆的维护费用是很高的,费用高的原因是利用率相对较低,所以主要问题是充分提高游泳场馆的利用率。如果用的人越多,成本就会降下来,就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计划通过一个年级的培训摸索经验,成熟后一直推广到全校。几年后,保证在小学毕业前,每人会一种泳姿,掌握50m游泳这项生存技能。
北航附中、北航附小与高校体育资源的共享这样成功的案例,形成这样融洽的气氛,给其他附属学校提供了与高校资源共享的模板。但要真正能做到,还需要附属学校与大学双方都有共同需求动机和可开发合作的方面,通过大学这个桥梁——教工代表大会共同沟通,制定可行的制度政策,才能最终实现共享、合理利用的美好愿望。高校与附属学校从体制、机制上制定文件保障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只有有了确切的文件保障,执行起来才有章可循。双方有共同合作的需求和经历,推动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使用。附属学校为大学找到合作的动力机制,使双方都各有收获。有效地协商和沟通是确保资源共享顺畅进行的保障。最初的协商、走流程可能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需要附属学校做出积极主动的努力。
[ 1 ]刘芳,苗耀祥.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可行性及对策的探讨[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10-12.
[ 2 ]刘小平,陶玉流.资源配置理论下我国高校体育资源及其社会共享探讨[ J ].体育与科学,2007(3):94-96.
G807.4
A
1674-151X(2016)12-09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4.051
投稿日期:2016-11-23
王洪义(1970—),小学高级,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李海燕(1976—),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