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常红叶,齐 力,谭 岩,方艳秋,王起来*
(1.吉林省人民医院 医学诊治实验中心,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吉林 长春130021)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的结果分析
李晓峰1,常红叶2,齐力2,谭岩1,方艳秋1,王起来1*
(1.吉林省人民医院 医学诊治实验中心,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吉林 长春130021)
血常规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可揭示炎症、血液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情况,是临床诊断中最为基础、必不可少的常规检查手段[1]。在临床疾病的筛查、诊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常规分析仪可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等参数进行分析,它的诞生,提高了血常规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在实践中发现静脉以及指尖不同方式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血常规的检测结果不同。本实验采用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不同采血方式的血液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血液标本 2780份,在受检者知情、同意参与此分组试验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男性1428人,女性1352人,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0.2±12.6)岁。两组参与者年龄结构、男女比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研究方法将采集的血液标本按照采血方式随机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检验所用仪器及试剂为我院现有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被检查者需空腹于清晨6点左右采血,所有被检标本在采集后30min内对血常规各项主要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其结果。
2结果
与未梢血的检测结果相比,静脉血中WBC较低,二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RBC、Hb、HCT、PLT等均高于末梢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3讨论
血常规作为一项临床常用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可发现血细胞的数量、形态以及比例等情况,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目前常用的采血方法有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两种。末梢血作为使用面最广、操作最简便、使用最长、患者耐受性最好的一种采血方式,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而且对于不宜或不能进行静脉血采集的患者如儿童、出血倾向、极度肥胖、严重烧伤和癌症晚期患者,则必须采用足部、手指毛细血管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和血生化分析[2]。对一般的检测项目,末梢血采集可解决这需血量少及婴幼儿静脉采血困难的问题,而成年人采集末梢血常于耳垂、手指尖等部位进行,这些部位的血管较细、出血少,标本采集时间长,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挤压、揉按等,并且末梢血的循环较差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检验得出的数值与实际数值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临床误诊率的升高。静脉血通于肘部采血,该部位血液有高稳定的组成情况,真空管采集采血速度较快,采血过程完全封闭,避免了外界空气与血液标本的接触,杜绝被外界污染的可能性,从多方面减少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且静脉采血变异系数低于末梢血采集,其稳定性更高[3]。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有学者认为与肘前静脉相比,末梢血温度较低,发现溶血反应的时间短,在检测过程中,末梢血采集受进针深度、患者情绪和环境等影响,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较大,无法正确反映血液的真实情况。而静脉血采集则减少了患者的生理性痛苦,避免和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误差的存在,且无需反复穿刺[4]。
表1 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测各项主要指标结果比较
注:与静脉血比较,*P<0.05。
有研究表明,利用静脉血和末梢血均可以准确测量血糖,且末梢血检测血糖更为便捷[5,6]。那对于检测血细胞分类,是否也是如此呢?国内有部分研究观察了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均认为利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更为准确,但观察例数均较少[7,8]。因此本研究共纳入了2780例进行研究,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显示,与未梢血的检测结果相比,静脉血中WBC较低,二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RBC、Hb、HCT、PLT等均高于末梢血,P<0.05,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不同采集方法可使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末梢血组比对,静脉血组尽可能的排除了对血液标本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且静脉采集采血量足,过程封闭,减少标本中的组织、细胞等杂质,重复性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高,另外可减少标本中的杂质阻塞分析仪,降低系统误差,也可减少仪器的损坏。本实验也证明了不同的采血方法所得出的血常规检检结果存在差异。将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与临床症状相比对发现,静脉血组的检验结果基本与临床符合。而末梢血组中,除WBC外,其它检测水平均超出正常水平。以上的证据也说明了静脉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均高于末稍血。
综上所述,不同采集方法所检测血常规的结果不同,末梢血检测结果影响因素较多,稳定性差,因此建议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因其可重复性好,误差小、受外界影响不大,且发生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几率较低,建议临床上应尽量采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
参考文献:
[1]林湘蔚.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170.
[2]葛瑛,刘晓清.严格执行标准采血方法降低血培养污染率[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7):3089.
[3]刘小敏,李海燕,杨美玲,等.血常规分析前测量不确定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55.
[4]李福娥,杨赛.静脉采血后两种不同按压方法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65.
[5]李育霞.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糖检验对比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5:114.
[6]严鸣光.糖尿病患者行静脉血与末梢血血糖检测的应用效果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9:7.
[7] 韩丹丹.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 7(30):27.
[8]刘英芹.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80.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414043GH)
*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1007-4287(2016)06-1021-02
(收稿日期: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