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体育课程设计

2016-07-22 05:17:42韩守江
运动 2016年20期
关键词:机能课程设计肢体

韩守江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针对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体育课程设计

韩守江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认为,在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为网络成瘾的现实情况之下,大学生的饮食、作息与个人生物规律被彻底地打破了,对大学生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在大学生迷恋网络与开展网络活动的过程中,缺少了一些具有体验性的体育锻炼,各种机能在固化的活动与姿势中不断下降。建议:应积极地研究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体育课程设计,并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体质让大学生能彻底地戒除网瘾,这也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有益探索的最佳教育方式之一,非常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体育教学;课程设计

1 大学生网络成瘾普遍的表现形式

1.1 大学生普遍缺少运动

无论是运用电脑还是手机上网,网络活动都需要专注化,尤其是网络内容的多样性对大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对那些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无论是他们沉迷于什么样的网络内容,其中最为表现突出的就是缺少运动。首先,因为上网而占用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学生因为体育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没有掌握、个性兴趣体育活动不能自主开展等恶性循环,且对其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生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长期持续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生的体质严重下降,尤其是大学生的身体的机能退化、免疫力下降等。大学生在上网的同时因为不运动加上饮食不规律,有的大学生为了能上网,宁可少吃甚至于不吃饭都可以,这种情况会很容易造成大学生体内的各种营养供给不足从而形成功能紊乱,有不少大学生因为上网,其生活就变得没有规律,从而患上了胃病、肠道疾病等,甚至极个别造成的心脏损害。例如,极个别大学生猝死在网吧的事件案例,就是因为这种没有规律的恶性循环所造成的结果。

1.2 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在不断地退化

因为长期地上网对大学生的身体造成的直接危害之一,就是大学生身体机能的不断退化。由于大学生在上网时大多运用上半部肢体;一方面造成上半部肢体过分使用致使职业病化,另一方面会造成下半部肢体运动功能退化。第一,大学生消化机能退化。由于要上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少了,对体育课也没有了兴趣;再者,因为上网大学生吃饭也变得没有规律,不能按时按点地吃饭,加上不怎么运动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出现了消化机能退化,其身体的消化功能完不成食物的消化,营养不能吸收。第二,大学生运动机能退化。虽然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偶然也会运用到上半身的一部分肢体,但是由于其运动的力度、强度等范围较为的弱小,根本达不到运动健身的效果。所以,大学生用不到的一部分身体机能会因为闲置而变得其运动功能不断地退化。尤其是在长期上网的僵化姿势下,其身体机能得不到相应的运动锻炼,只能在不断地下降中让其持续地恶化。第三,大学生肢体的不断僵化。例如,很大学生出现鼠标手、腱鞘炎、颈椎病等状况,极个别学生因为长期上网造成身体肥胖及身体驼背、走形等。因为这些症状出现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学习兴趣、效率下降等,尤其颈椎病是大学生学习形成的最大障碍之一,甚至对大学生造成了终身性的伤害。

1.3 大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在不断下降

人体的身体协调能力,一方面是来自于肢体的天生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了后天性的体育锻炼而得来的。每一位身体正常的大学生其与具来就会具有一定的身体协调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会因为大学生长时间的上网,不去参与运动锻炼而变得逐渐地退化,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接受的敏锐性会降低及运动动作灵敏性也会降低等。首先,大学生肢体协调能力下降。尽管大学生以极高频率运用手等肢体,但相对其身体的整体而言,四肢之间等协调能力还是受到了极大影响。例如,有很多大学生出现了腿与手臂之间不协调症状,有的大学生还甚至会出现左右手之间不协调的症状,如果大学生能加强体育锻炼,他们的四肢协调能力会在运动中得到不断地提升与恢复。其次,大学生感官协调能力下降。感官既包括人体五官之间的协调,也包括个人的感应能力与对四肢的指挥能力。尤其眼睛、嘴与耳朵这些较为敏感的器官。然而,大学生因为沉溺于网络中,其感官只限于电脑或手机释放出来的各种信息,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的感官协调能力。例如,嘴与大脑之间的协调、眼睛与嘴的协调、耳朵与眼睛的协调以及感官与手之间的协调等,多数大学生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及视力下降的状态。在群体性或对抗性的运动中,经过不断地磨合能有效强化这些感官灵活性及对各种相关运动信号接收能力。

2 针对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体育课程设计路径

2.1 采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让大学生从网络走出来

体育教学为高校教育的最基本载体之一,其以体育运动为主要的活动内容。通过开展有着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在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还能让在大学生在学到体育专业知识与体育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及个人能力。因此,通过学校通过不断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及不断地组织多彩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吸引大学生的体育兴致,让大学生从网络中走出来,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2.2 采用兴趣运动来分散大学生的网络注意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所迷恋网络游戏的特点,学校管理部门可以与多个部门结合起来,并由学校体育院系或体育部门牵头,把网络游戏中的一些内容,引用到体育教学项目中来,让大学生从网络的内容中解放或吸引出来,运用这些具有游戏性的运动功能,让大学生在现实的运动时,也能获得网络虚拟中的满足。当然,在实施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网络游戏优劣的甄选,尤其是要设置相关运动项目梯级性,要让大学生能随着体质提升来实现网络游戏中的晋级满足。

2.3 采用网络软件开发的手段来对体育课程进行设计

通过开发一些专门适用于的体育教学网络软件来指引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但是这种软件要具备可以定时的提醒大学生体育锻炼功能。例如,每1h或每2h提醒1次,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休息,这种提醒可以以10min或20min自动关机或待机为学生提供强制性休息时间。例如,当前最行流行的手机APP运动,其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让大学生知道自己的运动排名,类似与这种软件的开发就较为的可行,在体育教学课程设计中值得借鉴、创新及运用。

3 结 语

在这个网络快速发展时代,针对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体育课程设计,首先要借助大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理,来不断地挖掘高校体育教学中与网络中的共性的相关元素,要注重以网络教学的形式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并要把网络中多样的体育元素充分地延伸出来,以此来激活与调动大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大学生走出网络世界。只有让大学生以自己个性的方式运动起来,才能让大学生通过不断地运动,来实现其个人素质及人个体质的不断提升,继而以更加切身、更加实际地感受来引导大学生科学地、合理地、规范地使用网络,要把网络体育运动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合理地结合起来,让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校园生活与学习,并把网络作为其成长、成才路径之一。

[ 1 ]朱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体育运动干预研究[ 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 2 ]闫宏微,宋阳.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社会表征研究——以南京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为例[ J ].思想教育研究,2011(4):70-73.

G807.4

A

1674-151X(2016)10-06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35

投稿日期:2016-09-10

韩守江(1982—),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机能课程设计肢体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6:36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