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交媒体

2016-07-22 03:10徐心冉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3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新媒体用户

徐心冉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13-0025-01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交网站也在不断发展。从社交媒体出发,以人人网为例,从几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其发展历程,并比较其与同时期、同类型的SNS网络,分析它们的共性和特性,以推动社交媒体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社交网络;新媒体;用户;人人网

中图分类号:F49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3.025

社交媒体可以说是无孔不入的,它的存在影响了社会方方面面。10年前,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率先在清华大学传播,它的出现引爆了校园市场,从此便红遍全国高校。比起2011年风光似锦的上市,现如今的人人网正面临着内外交患的境遇。本文以社交网站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人网为例,结合大数据分析和相关结论分析了社交媒体发展进程中的利与弊。

1 我国主要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

如今互联网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社交媒体的崛起,互联网中的很多网站都有社交功能,可以与网友互动,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心得,出现了由用户产生内容,由用户消费内容的新局面。这种发展形式是非常好的。

目前,国内主流的社交媒体主要有人人网、微博、微信三大平台,这三大平台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但是,人人网作为最早的社交网站,时至今日,它的风头已被后起之秀微博、微信盖过。由各项数据可知,人人网的用户量逐年下降。反观同时期发展起来的竞争对手——微信和微博,它们在社交网络中风生水起,更加衬托出了人人网目前的困境。而使之陷入困境的各深层次的原因也是产品开发、软件交互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应该深思的问题。

2 人人网发展困局的内、外因素剖析

2.1 内部因素

2.1.1 不见创新,持续模仿

人人网曾连续推出2款应用,它们分别针对的是移动的语音市场和照片社交市场。这两款软件与市场上已有的同类产品极为相似,而这种模仿已不是第一次被发现。如今,虽然人人网已经改名,却仍以“校内网”为基础,其业务核心始终是近年来毕业生的大学生群体。对于始终站在流行前线、极易喜新厌旧的年轻受众群来说,缺乏创新意识是其致命的短板。

2.1.2 专注不够,无法做到极致

对于任何一款好的产品,一次又一次打磨是必经之路。它的发展需要一次又一次深入剖析用户体验,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用户的需求,甚至创造用户的需求,将产品的体验做到极致。自从更名为人人网之后,这个名字透露出开发商对社交领域的野心可见一斑,之后确定的战略目标却又心不在焉地涉足于团购、视频等不擅长的领域。这注定是在打一场没有果实的败仗。

2.1.3 口碑差的产品品质导致用户黏度不高

对于一款社交产品来说,内容的质量决定了用户的黏度。微博对新闻话题的把握、名人效应的把握更胜一筹。微信无论是在细节方面,还是在功能方面,都具备可圈可点的亮点。正是基于这些产品功能的特色,其吸引了一些基础用户。从微信传播的载体、内容、方式、创意等方面的内容来看,笔者认为,腾讯公司在市场营销这方面的宣传、推广也直接推动了微信的成长。

2.2 外部因素

2.2.1 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

如同传统互联网需要QQ一样,移动互联网也需要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发展时其他竞争者大多还未成气候,而腾讯本身以通讯网络起家,在这方面占据天时、人和。事实上,校内网转向综合性社交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为互联网行业追求集中度和规模效应,大多数单一针对社交的网站和论坛只会风靡一时,很难长久。

2.2.2 网民数量不足

我国的网民数量不足以支撑超大型社交网站,假如人人网不收购那些不太相关的网站,专注于社交领域,能否像Facebook那么成功呢?我国非网民的转化难度是很大的。

2.2.3 网站特色

社交网站除了拥有社交功能之外,必须具有其他的功能或社会效应,这样才能长期发展。比如,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Facebook是以自拍和图片分享作为其一大特色。而微博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他具有社交和咨询两大功能,能够吸引大量的官方机构、企业和各行业名人的入驻,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网络交流平台。微信则是凭借腾讯广泛的用户基础,主打熟人社交、短信和信息发布等,迅速成为了移动通讯界的翘楚。

2.2.4 用户体验

社交网站要想快速发展,用户体验是关键。社会自我是用户在社交媒体内进行自我表露的主要形态。微信朋友圈中精神自我的展示则更加明显。微信比人人网更具用户黏合度,而页面设计、内容的有效性则是用户口碑相传的重要依据。

3 互联网时代下的启示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人人网的发展,我们得到了很多启示。作为社交媒体推广企业,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运用社交媒体,以达到理想的营销效果。作为一个社交网络平台,它并不是单纯的熟人社交网站,其发展方向应当是开放、多元化的,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用户的需求和互联网的发展。

作为设计前端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外部因素和发生交互作用主体的人,进而有效改善和组织内部因素。作为主体的人,能动地反馈现状是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作用的渠道和动力。不管什么样的人和事,都可将之抽象为一般结构。从一定角度看,内、外因素和人既是影响因素又是能动的改进因素。因此,相关人员要把握最新的社会资讯和动态,利用已有的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为日后的开发、设计创造便利。

参考文献

[1]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李艳娜.关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3]西门柳上.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李四达.媒体艺术概论[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蒋玉石.口碑营销概念辨析[J].北京:商场现代化(下旬刊),2007(1).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新媒体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信用卡资深用户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