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才强
一个“边地母亲”的家庭史,浓缩着一个兵团的历史。这是一个屯垦家庭的故事,也是一个兵团的传奇。
18岁那年,她揣一张照片去结婚
那是一张泛黄的照片,至今放在74岁老人王翠芳的抽屉里。一个身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胸佩奖章的年轻男子,面容清秀。王翠芳被这张照片打动了。那年她18岁,家住山东省莱阳县(今莱阳市);照片上的军人,远在中国大西北的新疆。
1958年是中国进入三年自然灾害的前夜,王翠芳一家已揭不开锅,远在新疆的老乡给她介绍了一个对象。很快,她就收到对方寄来的这张一寸黑白照片。介绍人说,照片上的军人只比她大五六岁。
王翠芳一个人出发了,这一路走了半个月。当疲惫的她走出喀什汽车站时,照片上的那个男人已经在外面等待。“个子很矮,还有点驼背,一看就不像20多岁。我当时有点不大情愿。”但王翠芳说,那个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不愿意也没办法。很快她就和这个叫吴道新的兵团干部领了结婚证。
1954年,新疆生产部队全体官兵集体转业,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农场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10多万摘下帽徽、领章的官兵从此铸剑为犁,和6万多家属被改编为10个农业师、43个农牧团场,分散到遍布全疆的各个地州市——“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此后,兵团又先后从山东、河南、上海等地招收大批知识青年、支边青壮年及转业复员军人。到王翠芳来新疆的1958年年底,兵团总人数已有60多万。
“没有老婆不会安心”
这是南疆喀什一个叫草湖的地方。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最早成立的一个团场——41团。卸甲扶犁的吴道新,只是当时十几万就地转业的军人之一。上世纪50年代初,婚姻问题已是一个蔓延边地的难题。据史料披露,解放军入驻新疆的十万大军,团以下指战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光棍汉。
已从41团退休、现年85岁的张玉亮回忆:团场成立后不久,上面就提出要求,凡在家乡有老婆孩子的,甚至过去有过娃娃亲的,都可以返乡尽快接来,不仅报销路费还管安置。“那时的说法是,没有老婆不会安心的。上面非常重视这个事,团场还有个部门是专门负责接待家属的,一来就给发衣服、安排工作。”王翠芳就这样也成了兵团的第一代“母亲”。
如今她成了年过七旬的老团场人
投身这块全新的土地还不到一年,王翠芳怀孕了,第二年大儿子出世。此后6年间,她又相继生下了两女一男。婚后的王翠芳,开始感到与丈夫吴道新性格上有些不合:丈夫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家庭生活却“不管不问”。每当孤独的时候,王翠芳就会想起远在山东的父母。
王翠芳感觉,自己和丈夫在许多方面都有“代沟”。丈夫也一直没将实际年龄告诉她。直到结婚20年后,上世纪80年代,王翠芳随丈夫去河南新乡原阳县探亲,才从亲戚口中得知,丈夫比自己大16岁。
上世纪80年代初,下乡知青陆续回城,到1985年基本走了大半。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团场人的子女渐渐长大,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读书和升学走向城市,再不打算回来。
41团郊外有一块被叫做“七号地”的地方,那是历年去世的团场人的墓地。王翠芳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去世的团场人,大多没有立碑。过去只是插根木头,如今那些木头早被腐蚀或已不见,“有的坟没人管,在上面又继续埋人”。
吴道新2013年11月去世后也埋在了这里,卒年90岁。已经74岁的王翠芳说,“七号地”也将会是她最终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