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作为“国家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正努力办一所新型职业院校,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人才支撑。
橘红色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楼鳞次栉比,各类书吧书香弥漫,陶艺工作室里师生制作的艺术品琳琅满目,“筑巢众创空间”创意十足……这是5月下旬,记者走进位于清镇职教城的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见到的场景。
今年“五四”青年节,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到清镇职教城调研,并在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大师生、“创客”代表座谈交流,强调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贵州的明天靠青年。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申莹回忆当时情景仍显激动:“省委书记很亲切,他希望我们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打牢学业基础,努力创新创业,用奋斗成就青春梦想,书写精彩人生,让我们备受鼓舞。”
作为“国家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7日考察清镇职教城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秉承“厚德、精技、乐学、善教”的校训,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努力办一所新型职业院校,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人才支撑。
厚德精技 服务地方发展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年轻且具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
2014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成立,目前办学规模达12000人。
“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绝大部分服务于本省,其中90%的毕业生会到基层一线,为脱贫攻坚锐意开拓进取。”学院党委书记鲁源安说。
当被问及就业率为何保持高水平时,鲁源安的答案并不复杂:紧扣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主战略和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围绕“五大新兴产业”,结合自身实际与时俱进优化专业设置,特别是为贫困地区培养培训建筑类职业技能人才。
学院设立了土木工程学院、建筑设备与管理学院、建筑设计与造价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4个分院共38个专业。其中,有全省唯一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还有建筑工程检测、建筑装饰等一批“接地气”的专业和响应大数据战略行动所开设的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专业。
“立业先立人,立人先立德。”在优化专业设置的同时,学院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有机结合,加强励志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5月19日,鲁源安以《学习中华文化典籍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题,为学生们作了一场针对性强、案例贴切、精彩纷呈的讲座。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与“不断增强学以致用的自觉性”相结合,使理工科学生涵养人格魅力、汲取人文力量。350余名学生听讲后感觉受益多多。
学院还广泛开展“学鲁班精神·做大国工匠”的励志创新教育,开展“书香建院”“歌声建院”和“技能建院”三大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构筑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
建筑装饰大一学生邱奎林告诉记者:正在建设中的学院还没有图书馆,就先办好几个特色书吧,还有“创客书吧”,很受同学们喜爱。这些书吧像珍珠散落在校园不同地方,为同学们带来阅读的快乐,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为契机,学院与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互派多期交流学习班,与马来西亚多所学院签署师生互派协议,并由此拓展出与加拿大、德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合作往来。开放的办学环境让学院发展充满生机活力。
创新创业 培育能工巧匠
位于第一实训楼的陶艺大师工作室内,十余名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围着老师观看陶泥脱胚演示,也有学生在精雕细琢自己手中的作品。
张肃教授是学院外聘的中国陶艺大师,他说,除了教授工艺设计、工艺美术专业本身开设陶瓷艺术这门课的学生以外,还有大部分是来自其他不同专业的自愿选修的学生,很受欢迎。
大师工作室是学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缩影。学院斥资230余万元、总规划6000平方米的“筑巢众创空间”已于今年3月投入使用,是重点打造的“双创”教育实践基地,成为清镇职教城内的首家众创空间。
目前,众创空间有春晖导师工作室、装饰设计工作室、“创想”视觉图文工作室、“联合村”电商平台等多个项目团队入驻。“创想”视觉图文工作室是首个入驻众创空间的“双创”项目,充分利用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重点打造“我的乡愁·我的乡恋”山地旅游资源开发,针对视频影像及图文创意开展无人机航拍、微课制作、宣传片制作、新闻直播、创意包装等业务。去年10月,团队承担了贵州省“大数据·创贵州”互联网创客大赛的新闻直播工作,受到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张广智的高度评价。
“我们将以学院筑巢众创空间为平台,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促进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成长,推动职教扶贫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汤健介绍。
今年3月底,在学院首届“双创”教育活动周中,学生展演的无人机测绘、“联合村”电商、陶艺及木作“匠人工作室”“手艺人工作室”等项目,受到教育部考察团和省教育厅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
“‘双创活动点燃了学生创业激情,成就了学生创业梦想,有力地引导了学生成为面向基层、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学院副院长罗为荣表示。
扶贫济困 助推同步小康
来自威宁自治县小海镇,学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袁龙,前年毕业后回到家乡,服务于一家网络公司,月收入4000余元。
他告诉记者,自己来自农村,家庭贫困,多亏在学校读书不用交学费、书费和住宿费,每月还有生活补贴,希望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
袁龙所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属于“雨露计划·助学工程”。为让广大农村贫困学子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近年来,学院大力开展“雨露计划·助学工程”三年制中职学历教育,共招生2158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平均薪资3600元。
从2015年起,贵州确定了10所省属优质职业院校连续三年举办“威宁班”“赫章班”,每年招收2000名贫困家庭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就读,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正是其中的一所。目前,学院招收了学生200人,全部免除学费、书费、住宿费和校服费,还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专班奖学金等奖励品学兼优学生。
学院教务处处长汪怀蓉告诉记者,“雨露计划”和“威宁班”“赫章班”等助学工程受到农民欢迎,通过培养,学生既获得学历,又取得技能资格证书,贫困农户只要有一个孩子参加培训并就业,就有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值得一提的是,5月19日,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开展青年精准扶贫技能首期培训班在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班,此次计划从5月起,面向全省贫困县(区)免费开展建筑技能培训1000人。
汤健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实践,将遴选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通过强化获取职业工种证书,增加其就业含金量。
此外,学院还结合实际,加强校地合作,实施精准扶贫。以“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和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争做贵州教育扶贫的“先行者”。
自2013年以来,学院在参加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与六枝特区三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项目,为当地饮用水、道路硬化等基础工程建设共争取资金166万元。
为帮助当地农民推销农特产品,学院派驻六枝特区新窑镇联合村“第一书记”潘兴成结合农村实际,创建了联合村电商平台,并入驻“筑巢众创空间”,助推农产品“出山”,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潘兴成老师也因扶贫实绩获“全省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鲁源安表示,学院将努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责任编辑/奚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