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破解休闲农业发展瓶颈①

2016-07-21 13:31天津社会科学院苑雅文王双
中国商论 2016年20期
关键词:经营者互联网+消费者

天津社会科学院 苑雅文 王双

“互联网+”破解休闲农业发展瓶颈①

天津社会科学院 苑雅文 王双

我国休闲农业存在着市场需求变化快、休闲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互联网+”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破解休闲农业的发展瓶颈,主要路径有加强互联网推介助力品牌塑造、扩大电商平台应用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加强大数据分析提供行业公共服务、推进全方位融合提高活动的影响力等。

“互联网+” 休闲农业 APP 电子商务

1 休闲农业的发展瓶颈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农业景观、农业生产设施、农耕与民俗文化、农家生活等资源,开展观光、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形成的新业态。休闲农业是一个聚集众多经营者、面向众多消费个体的新型业态。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经营收入超过4400亿元,接待游客22亿人次,从业人员790万人。“十二五”期间,我国休闲农业的经营收入和游客接待数年均增长超过10%,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经营收入年增长超过25%。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分支,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存在着市场需求变化快、休闲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休闲农业的发展规模和经营效率都有待提升。休闲农业的供应主体在乡村,消费主体则来自城市,如何快速、有效地实现供需对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投资者的愿望,是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现阶段,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营内容同质化严重,农家食宿、采摘等低端项目比重大,创新类项目市场认知度低;二是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市场开发手段欠缺,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面对庞大但松散的经营群落,消费者仅凭传统传播手段无法得到精准有效的信息,很难科学筛选出自身的倾心目标,也导致优质的休闲产品无法得到高回报,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三是文化挖掘深度不够,缺乏影响力大的品牌形象。休闲农业文化的表现要尊重旅游市场规律,现在很多项目采取灌输、教育等简单形式,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失败的尝试导致更多项目不敢植入文化要素,无法树立有特色的独立品牌;四是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配置不够科学,难以应对旅游高峰,未来发展受到掣肘。

2 “互联网+休闲农业”的先进性

在2015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新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激励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支持产业智能化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升级增效。“互联网+”是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扩散、应用及深度融合,是知识社会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的演进,是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创新,是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形态。

从外在的表现形式看,“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依托互联网把孤立的各种传统产业连接起来,通过大数据完成信息交换,同时优化传统产业的生产、营销以及经营活动的每一个方面。目前在交通、物流、零售以及金融等行业,“互联网+传统产业”已经结出很多高效率的融合成果。从更深层的内容看,“互联网+”意味着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进而调整产业发展模式,即能够基于流量等数据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互联网+”需要传统产业以管理体系、技术应用的综合创新来实现,促进传统产业新的管理关系得以建立与运行,形成更高效的新模式。

“互联网+休闲农业”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休闲农业进行深度的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互联网+休闲农业”不仅是利用互联网支持休闲农业,而且要改变链条上的农民、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创新思维应对乡村旅游活动的供给与消费。

3 “互联网+休闲农业”的路径设计

3.1 加强互联网推介,助力品牌塑造

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和人们的生活日益贴近,手机APP平台的广泛使用,使得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获知休闲农业信息的机会不断增加。这就对传统的休闲农业经营者提出了挑战——没有独立的品牌形象难以被互联网推介,也就无法被更广泛的网络群体知晓。在魅力城乡网、美丽乡村等主题网站,很多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网页向人们传递着大量的休闲农业品牌形象,成为休闲农业经营者重要的宣传渠道和成果展示窗口。

休闲农业经营者应重视百度地图等平台的推介作用,同时积极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服务,得到消费者的初步信任。同时,有关部门对未达到上图要求的项目,应积极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力争实现主要休闲农业旅游点全覆盖标注。笔者曾在莫干山调研,通过携程网订到了农家院,但百度导航上搜不到目的地,只能选择临近的其他标志物,不仅不方便,而且也降低了项目的品牌影响力。

3.2 扩大电商平台应用,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有效对接

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经营者自身的宣传包装,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宣传,有效链接供需双方,实现有关信息的双向交流。很多休闲农庄、生态园虽然自然条件好,但因位置偏僻不易被消费者知晓。网络营销具有传播速度快、宣传覆盖面广等优势,可以迅速传达给消费者。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微信、微博等工具,操作简单,影响面大,对于吸引都市消费者的关注、及时反馈游客的建议、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等方面的效果非常好。

当下,人们初次消费时大多通过朋友介绍等传统的传播方式获取信息,对网络推介、评价等信息的信任度还不高。因此,首先需要着手解决的是信息的真实性和便利性,只有让消费者快速地找到相关的服务信息,才能使其更好地认知信息,选择自己满意的产品并进行消费体验;其次,要构建出良好互动的网络平台,让人们真实地评判,如携程网的评价是很多初次消费者的重要参考;最后,要开发适宜的休闲农业手机APP,实施休闲农业O2O,将销售机会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经营者能够通过线上销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购买来选择最适合的服务,既方便消费,又打消了消费者上当受骗的顾虑。

3.3 加强产业链大数据分析,提供行业公共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游客出行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旅游需求也在悄然变化,“吃住行游购娱”已经转变为“6+”要素,“+”是指消费者在网上实施的甄选、预订、分享、咨询以及投诉等活动。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和相关经营者积极进行经营创新,大胆推进网上营销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如消费者在出行前习惯上网搜寻有用的旅游信息——住宿、小吃、风景名胜等等,以便旅游时有的放矢、尽情享乐,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国家级以及省市级的乡村旅游微信端,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不断产生大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分析与优化,反馈结果能够很好地矫正经济的发展,创造出经济和社会价值。休闲农业的发展也要重视大数据分析,更好地做好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如在一些平台先进的农业园区,可以实现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使游客通过搜索引擎及时了解园区的生产情况,确定农耕、采摘等活动的最佳时机,合理安排自己的行程。经营者则可以对相关的旅游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寻求消费市场的特点,改进自身的经营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应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起服务评价体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反馈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经营主体的竞争实力。要加强网络化市场调研,高效快捷地获取需要的调研资料,把握好市场需求动向。

3.4 推进“互联网+休闲农业”的全方位融合,提高创新类活动的影响力

将“互联网+”全方位融入休闲农业活动中,可以提升休闲产品的水平,提高社会的认知程度。如北京农业嘉年华是都市型会展农业活动,2015年举办的第三届会展活动中,主题网站点击量突破了300万次,有61%的游客通过新媒体了解相关信息,30%的游客通过手机APP、电商平台等方式购买门票。

近年来,我国提出“智慧旅游”的新理念,就是以互联网、云计算、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为基础的旅游形式,使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行程安排更加科学。休闲农业消费者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观光上,更多的是休闲、体验方面的需求。应该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快速升级乡村旅游产品,如利用互联网实现消费者的跟踪观察,最终能够放心地吃到自己认养的农产品。这样既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也提升了园区经营收入。还可以运用互联网、音像、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景区或住所现有的资源,修建瀑布、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等,给消费者带来不同于都市的视听感受。

[1] 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

[2] 苑雅文.2016天津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展望[A].2016天津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卷)[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3] 唐凯江,等.“互联网+”休闲农业运营模式演化研究[J].农村经济,2015(11).

F592.7

A

2096-0298(2016)07(b)-080-02

本文系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16YZD-03;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应急)课题16YYJ-05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经营者互联网+消费者
《经营者》征稿启事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知识付费消费者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压机——精明采石场经营者的不二选择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