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方云兰
对所有的母亲而言,不管把自己的孩子完全寄养在谁家都不是件让人开心的事,哪怕是亲人家。那寄养在亲人家的孩子,又将发生什么呢?
对所有的母亲而言,不管把自己的孩子完全寄养在谁家都不是件让人开心的事,哪怕是亲人家。作为一个有40年治疗经验的人,我可以告诉大家,母亲的感受就是如此。表象有时候具有欺骗性,大家可能会好奇,一个女人明明不满意这种安排为什么还要装作满意呢?对这个问题深究的人可能很少。但如果母亲的确不开心,人们很容易就能推断出这种安排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母亲会将孩子寄养?
事实上,迫于经济压力、工作原因、健康状况,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奶奶、姥姥、姐姐、姑姑等亲戚寄养的大有人在,但这个选择也有文化色彩和大众观念的引导,有时候甚至没什么原因,人们也会选择这么做。
普遍的观点认为产妇生产后比较虚弱,需要一段时间调养(一般是一个月,又称坐月子)。于是,照顾婴儿的责任就会落在婴儿的第一个照顾者身上。如果这样,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就不是一种“完全”的关系,与此同时,母亲也不是婴儿唯一的照顾者。但是,这一个月却对婴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坚持这种习俗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新妈妈会借助照顾新生儿找到做母亲的位置,而如果交给奶奶、姥姥带,这个过程只是让长辈们重新体验了一下做母亲的感觉而已。
社会习俗和惯例,常常根植于复杂而深邃的无意识动机。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看似“现实”的行为后隐藏的深意:其目的是无意识地避免“老母亲”感觉被丢在一边,避免“新母亲”感觉自己获得了新的人生维度,这个维度意味着新母亲需要忘却自己的“女儿身份”,迎来自己的“母亲身份”。无意识认为这个新维度将会危及“对长辈的尊重”和“家庭的稳定性”。但无论如何,这种习俗虽然让母子双方很痛苦,却也有可取之处,初为人母的女性有时候确实需要母亲的支持,帮助其获得自信,而这种自信也会让新生儿受益匪浅。
童年期,是情感和认知体验最丰富的时期
童年期,是情感和认知体验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情感和认知体验发展的关键期,虽然这种成长并不像智力、能力、语言和社交技巧那么明显。成年人都觉得孩子在学习,是在学习概念和知识的“小大人”。这种看法并不正确,成年人是“成品”,而孩子却不是。孩子学习不是在累积知识,而是在学习获得一个框架,一种人格。生物遗传在此类学习上并不重要,这种学习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教会幼儿在与他人和自己的关系中获得快乐和自信,拥有豁达的胸怀、开放的头脑、平静而仁爱的内心世界。如若不然,孩子会变得过于防备他人,怀疑世界,失去快乐,脾气暴躁甚至残忍无情。
寄养分离,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完全寄养不仅没有任何好处,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困境,特别是当孩子还处于婴儿阶段时。幼小的孩子被寄养在亲戚家,或者送到远离父母的城市,一住就是几年,而这几年恰恰是塑造孩子人格的关键期,几年后,当孩子已经把照顾者当作父母看待时,又被迫回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身边,这就造成了“二次分离”。此时,真正的母亲反而变成了“新母亲”,她不得不面对前一位“母亲”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痕迹。我已经记不得在咨询中听到多少次类似的悲伤案例,讲述者往往是三四十岁的成年人,有的甚至五十多岁,岁月如梭,但伤痛依然历历在目。“恶性分离”造成的最坏结果也许并不是主观情感的伤害,而是神经症的症状和延续终生的人格扭曲。
好,让我们试着去理解一下,为什么早期的分离会危害人格发展的平衡与和谐。
人们如果问我,什么时候寄养孩子危害低呢?我的回答是:什么时间都不合适,或者至少童年期不要这么做。事实上,只有当孩子不再是“孩子”时危害才会小一点,比如青春期,但青春期实际上也是少男少女们发展的特殊阶段,此时他们的人格在性成熟的压力下必须获得适度的调整。但另一方面,青春期时,人格的基本结构已获得了发展,外在因素就算对其有所驱动,但总体上影响不大。所以,可以说绝不该把儿童从父母身边带走。或者至少在学龄前,孩子应该和父母一起生活。
孩子在早期体验中的学习
现在,我们看看这个早期的学习阶段以及儿童的行为。第一个早期体验就是哺乳。此前的文章中我谈到过哺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可以复杂地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哺乳的过程中,婴儿不仅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们在用一系列的反应主动参与,也在无意识地解读这个体验。有时候婴儿确实非常被动,但另一些时候他们不仅主动而且很有攻击性。奶水晚到一会儿,婴儿就开始哭泣并变得急切。他们哭是因为恐惧而不是饥饿,因为他们无法承受任何身体不舒服的感觉。他们此刻的感受堪比成年人神经症中的“惊恐发作”,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所有的婴儿都有这种经历,反应也类似。相反,如果奶水准时而充足,婴儿便会心满意足地睡去,进入天堂般的无意识世界。没多久,婴儿感知到了“两个乳房形象”,因为他们早期根本意识不到提供“奶源”的是一个“人”:一个“好的”充满爱的母亲和一个“坏的”让人恐惧的母亲。数月后(至少6个月),他们才能意识到两个母亲同属一个“现实”,也就是一个“人”,并且是一个充满爱的人,遭受的坏体验并没有摧毁“美好的新现实”带来的总体收获,不仅如此,最终,这个“新现实”也将独立于婴儿。是的,出生一个月的婴儿觉得自己就是乳房,所有对乳房的坏感觉也是对自己的感觉。大家可以想象这有多么让人烦恼和困惑,总体上说,这种感觉很痛苦。
之后,孩子开始对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有了新视角,也开始感受到人生第一种真正的(成人意义上的)感觉。此刻,所有的愤怒、恐惧被哺乳阶段的痛苦唤起,这种感觉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获得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也会消失,只有到这个时候,婴儿才会开始和母亲、和自己拥有内在的关系。
早期和母亲分离意味着什么呢?
那么,在这两个过程完成前就和母亲分离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在第一个阶段分离,孩子将被淹没在恐惧的海洋中;如果在第二个阶段分离,孩子会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并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接受惩罚。
那么,两个进程(大约8个月)都结束就可以寄养孩子了吗?错!因为一个新的阶段又悄然开始了。这个阶段中婴儿开始能够区分母亲和其他照顾者,比如父亲,或者陌生人,或者住在别处的亲戚。他对这些人的反应是:怕。这个阶段会持续几个月。紧接着迎来另一个时期,一个较长的时期,从14~18周直到3岁。此刻孩子开始渴望并寻找机会远离母亲。孩子们恐惧的是当其随时想重回母亲怀抱时,母亲对自己的拒绝。所以,如果母亲和孩子在这个时期分离将带给孩子恐惧和创伤。
马龙的话
简言之,母亲是小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品”,出生第一年的分离应该绝对避免。没人有权利取代母亲。且不必提父亲在孩子3岁前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如果出生第一年和父母分离,孩子将缺少一种基本的人生体验。
幼儿和父母分离可能增加成年后罹患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的风险。请父母尽量避免寄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