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燕(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 德阳 618000)
新疆乌苏市红旗岭金矿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何玉燕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德阳618000)
摘要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是新疆乃至我国最主要的金矿类型之一,新疆乌苏市红旗岭金矿就属于该种类型。矿区内矿体均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中的石英脉内,多呈脉状、透镜状、囊状,具有分支复合、膨胀收缩等特点,同时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晰,矿石以稀疏浸染状为主,其次为条带状。笔者通过对该矿体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论述,初步探讨了控矿因素,指出了该区找矿标志,并对矿区的找矿远景做出进一步评价,对在此区找寻同类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DOI∶10.16206/j.cnki.65-1136/tg.2016.02.011
本区地层属北疆-兴安地层大区(Ⅰ),北疆地层区(Ⅰ1),南准噶尔-北天山地层小区(Ⅰ13),依连哈比尔尕地层小区(Ⅰ13-4)。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冲洪积、冰积层(图1)。
图1 地层区划图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中石炭统巴音沟组和第四系冲洪积物。
(1)中石炭统巴音沟组:矿区本组地层为一套灰色浅海相类复理式砂、泥质凝灰沉积层,根据沉积特点、岩性特征,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
①第一亚组(C2ba):在矿区大面积出露,倾向北东或南西,倾角65°~85°。岩性为灰绿色、浅灰绿色、灰色块状、厚层状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凝灰砂岩、夹凝灰粉砂岩、灰岩夹层或透镜体。
②第二亚组(C2bb)∶在矿区西面有所出露,与第一亚组呈整合接触,以在该组底部有一层灰黄色薄层状的粉砂岩与第一亚组分开。岩层倾向北东或南西,倾角62°~80°;主要岩性为灰黑色薄层状中细砂岩、粉砂岩。
(2)第四系位于矿区地势低洼地带发育第四系冲洪积物,岩性为砾石、砂。
2.2构造
矿区断裂发育北西-南东向两组断层分别为F1、F2。这两组断裂构成了矿区的总体构造格架。
⑴北西-南东向断裂(F1)∶该断裂呈北西-南东向斜穿矿区,断裂破碎带内岩石为碎裂岩、压碎岩、构造角砾岩、断层泥等,该断裂断面见擦痕,反映该断裂具多期活动特点,早期为压扭性,晚期为张性。该断层切割华力西期第二侵入次角闪花岗岩和中石炭统巴音沟组地层。
⑵在中石炭统巴音沟组第一亚组内部发育有一条F2断层:断裂破碎带内可见断层泥、擦痕等。
上述断裂以及次一级断裂构造在平面上和剖面上互相切穿,构成了“菱形网格”构造,严格控制着矿体和矿化体的分布,特别是“菱形网格”的结点部位,矿化明显增强,品位显著增高,规模相对较大。
2.3侵入岩
矿区侵入岩为华力西期第二次侵入花岗岩(γ43b)。岩体呈南东东向延伸,与中石炭统巴音沟组地层多为侵入接触关系,局部呈断层接触。岩性为灰色、肉红色中细粒角闪花岗岩,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2.4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毒砂、黄铁矿化、绿帘石化、硅化、角岩化等。
矿区内目前见两条金矿体,编号为Ⅰ、Ⅱ(图2)。
图2 乌苏市红旗岭金矿矿区地质简图
Ⅰ号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中的断裂(F1)构造蚀变破碎带内,矿体形态简单,以透镜状为主。矿体地表长5~10 m,宽0.5~1 m,走向305°,倾角85°,矿体剖面呈连续脉状,三维空间上呈近陡倾斜的透镜体。金矿体平均品位1.68 g/t,单样品位最高10.11 g/t。
Ⅱ号矿体赋存在F2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内。矿体形态简单,呈脉状、条带状产出,矿体地表长2~12 m,宽0.5~0.9 m,总体走向311°,倾角63°,金矿体平均品位1.27 g/t,单样品位最高4.04 g/t。
4.1矿石矿物
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褐铁矿、方铅矿等。
自然金:在野外自然重砂和人工重砂淘洗中可以见到明金,多呈粒状、片状以及树枝状等。
黄铁矿:半自形,团块状集合体状,粒度0.2~5 mm不等,多数>0.5 mm,黄铁矿蚀变岩中较发育。
褐铁矿:为深褐色、褐红色,疏松多孔状,粒径0.05~0.6 mm,呈不均匀浸染状、微细脉状分布,有些充填微裂隙。
方铅矿:他形粒状集合体,局部富集呈斑块状。集合体大小常达2~6 mm,个别达15 mm。少数呈较细小的浸染状、细脉状分布。
4.2脉石矿物
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方解石、钠长石等,地表岩石具褐铁矿化、黄钾铁矿化。
石英:烟灰色、灰白色,油脂光泽,他形粒状,粒径在1.5~3 mm,波状消光。在构造蚀变岩中多已再次破碎发育裂纹,沿裂隙充填黄铁矿化细脉,石英是主要的载金体。镜下充填物为微晶石英,粒度0.2 mm以下,属后期生成,沿先期粗晶石英粒间、裂隙或周围发育,数量较少(1%~10%)。绢云母与绿泥石:含量少,多呈细脉状沿矿石裂隙充填,为破碎蚀变形成。
钠长石:呈肉红色,半自形粒状,产在断裂带与花岗岩的接触带中、钠交代形成。
5.1成矿远景分析
矿区主要含矿层为华力西期第二次侵入花岗岩(γ43b),是比较有利的矿源层,为成矿元素的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矿区处于断裂带上,同时严格控制着区内地层展布方向,为矿源的运移提供良好通道,北东向羽状断裂控制了金矿(化)体的展布方向及矿化规模,为矿体富集提供了容矿空间。综上条件,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找矿远景十分有利。
5.2找矿标志
⑴构造标志:金矿点所属断裂和所属断裂蚀变带或更次一级的蚀变破碎带或与其破碎带交汇部位是金成矿的理想场所。
⑵围岩蚀变标志:与金矿化最为密切的蚀变是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和硅化。
⑶石英脉标志:石英脉是石英脉型金矿最直接的找矿标志,产于构造破碎带内的含矿石英脉多数有金矿化现象。
⑷古采硐标志:古采硐分布地段和废渣堆积区。
⑸地球物理标志:物探磁法异常带与地表探槽所揭露的金矿化体基本吻合。
参考文献
[1]杨海英,等.新疆富蕴县萨尔布拉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新疆乌苏红旗金矿普查报告.
收稿: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