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建筑外立面改造问题的反思

2016-07-19 02:38:56张军许子德
山西建筑 2016年9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文化

张军 许子德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哈尔滨建筑外立面改造问题的反思

张军许子德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阐述了哈尔滨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概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哈尔滨建筑外立面改造的缺失,从整体出发思考了城市美化运动对哈尔滨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产生的影响,并从内因进行剖析,对其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反思,以唤起后来者的注意。

关键词:建筑外立面改造,城市建设,城市美化运动,文化

0 引言

库哈斯说:“建筑在专业上被定义为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为世界增加一些内容。以前我相信这个职业目的在于增加一些构思而不是去把这些构思祛除。我们应该提高智慧应对这样的追求,和他所存留的废弃物。虽然这令人沮丧,我们仍能力挽狂澜地去恢复或重申历史来应付城市的衰落。建筑学正是要移去一些什么,然后建造一些全新的”[1]。

哈尔滨曾经是一座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北国名城,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升温,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的浪潮甚嚣尘上,席卷了有着“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北国明珠。在这场浪潮中,无数的历史建筑湮灭在了蓬勃发展的新版图内,出版于1990年的《哈尔滨建筑艺术》[2]一书中的许多历史建筑现今已消失殆尽。人们在感慨历史建筑消失的同时,也在感叹发展力量的强大。同其他历史名城一样,随着改造进程加快,既有建筑的减少以及新建改造建筑的增加,整个城市的风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缺乏特色——“东方莫斯科”等称号已成为过去时,并且随之而来的产生了一系列改造后的问题。

1 哈尔滨既有建筑改造概况

建于20世纪改革开放后80年代的既有建筑在现今不断老化,当时的建筑设计手法单一落后,“盒子建筑”成为了建筑设计的主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属于现代主义,以至于很多历史文化建筑被淹没在缺乏设计手法和个性的单调的盒子式的现代主义建筑中。到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程整体提速,千篇一律的旧城市面貌已与发展不协调。因此,城市整体的外立面改造势在必行。曾益海道,“城市美化运动”怀揣着使命,以澎湃汹涌的速度抹去历史的气息和岁月的痕迹[3]。现阶段哈尔滨的城市建设水平已经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单一的满足基本需要到更高的居住质量及舒适性的转变。存量巨大的改革开放后的既有建筑环境已无法适应现阶段城市发展的要求,全国各地发起了借鉴欧美发达城市的“城市美化运动”的热潮,当时哈尔滨进行了以南岗奋斗路、道里友谊路、道外二十道街等为核心并延伸到周边地段的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活动。哈尔滨某小区外立面改造前后对比见图1。

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对城市整体环境的整治给市民带来的好处是实惠的——城市居民“足不出国便可以领略欧洲风光”;对于城市政府而言,这种大范围的城市环境改造大大提高了整体市容,为城市增加了一张新的“名片”;但对于建筑学术研究人员来说,这样的城市环境整治会让人产生深深的忧虑。杨宇振将原因之一总结为:“既有城市建设的缓慢发展和新建建筑的快速运行对于要求城市在进行美化运动时尝试使用建筑外立面改造来表达区别于旧时代的文化特征”[3]。

图1 哈尔滨某小区外立面改造前后对比

2 哈尔滨既有建筑改造的缺失

从上到下对现阶段的改造成果发出一片热烈的叫好声,在这片叫好声中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肯定会令人感到不快,但是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在学术问题上的研究,个人认为对改造提出质疑是十分有必要的。

2.1方法的缺失

忘记了从何时开始哈尔滨的城市改造变得越来越浮夸,装饰物越来越肤浅。管理部门只重视那么几个重要区域,翻来覆去的折腾实现着“变化”。但是,城市建设是长久堆砌的,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任务和计划制定,需要考虑的是经过长期的计划,分层次的解决城市的建设问题。城市整体建设是综合而深远的,道路、建筑、景观相互依存,不能从单方面考虑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也不应仅从表面美化装饰环境,否则将会进入一个改造的误区。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城市的符号是固定不变的,这些符号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城市的建设历程。如,重要的城市历史建筑依存、标志性建筑等。对此,我们要合理使用建筑设计的手法,把这些不变的符号转化为可突出城市特色的元素。在此过程进行中也会体现出城市延续历史文脉的新风格,也会有新的城市元素诞生。并且新的城市元素可以体现出当代城市建筑的变化和历史文脉的发展,形成新的和谐统一的城市环境,使城市整体充满活力。

寻找过去,主张“欧式”,似乎是哈尔滨进行建筑外立面改造的一个通俗显性的手段,在设计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时,只是简单的从外表出发,只关注建筑的视觉效果和形象,是让人不会理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如在破旧的历史城区里,为和街区内的保护建筑相协调设计一些仿“欧式”的改造还能理解,但在新建城区内依然大范围的进行“欧式”建筑的设计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在我们生活的当下,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已完全的脱离了过去的桎梏,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向历史寻找设计方法,甚至不考虑建筑的建造时间、功能而将所有的改造进行千篇一律的设计,戴上“欧式风格”的枷锁,让人不禁联想到20世纪的“盒子建筑”,这是不可理解的。这么做会有一些缺失,一是我们会看到历史街区中的保护建筑和文化遗产被人为的损毁;二是我们经常会目睹不伦不类的欧式符号堆砌出的假古董的诞生。在这里我们要进行反思,为何我们不将这些建造和建设的钱用来保护真正的建筑遗产。

六顺街外立面改造小区见图2。

图2 六顺街外立面改造小区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多元创新永远是建筑设计进步的主题之一,用以防止城市整体的建筑风格过于趋同。巴洛克风格的模式决定了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特点,虽然依然沿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作为建设前提,但是依然热衷于制造“脱离内涵的形式”[4]。

但是遗憾的是,哈尔滨大多数建筑师的思维似乎是凝固了,在立面改造设计的理念里似乎只剩下了“欧式”这一个词,导致现今部分哈尔滨的改造建筑外立面只剩下了欧式符号的堆砌,创新已经被束缚住了手脚,导致城市只会依附在“欧式”这一个新分支中。

2.2理念的缺失

伴随着“城市美化运动”的广泛展开,大多数城市的城市文脉、历史特色在城市改造设计者的手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同时代下的欧式建筑和城市景观。在这种盲目崇洋媚外的观念引导下,哈尔滨的建筑整体去搬运欧美模式进行外立面改造设计,其他地市又盲目借鉴。来去之间,本身就存在极大缺失的西方“城市美化运动”在这些设计师手中只不过拥有那件同样华丽的外衣罢了。最终的结果仅仅是走过了别人走过的弯路,并且失去了原有城市本身的文脉,导致了城市景观趋同、“千城一面”的结果。

城市像这样被“整容”是危险的。穿过街道,看着那些建筑的面孔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走在一个“万圣节的舞会”里,两边的建筑带着各种面具看着你;或者像走在某个影视基地的布景中,或是某个旅游观光的公园中。可以想象,如果这个城市全部是这样的一种姿态,她会成为一个“假面城市”,一个充满虚假的,带着刻意制造错觉的城市。

3 结语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城市景观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城市美化运动”的冲刷,城市整体的市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些立面改造的成果甚至成为了发展的地标。但每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不同,文化底蕴也各异。正如克罗奇所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5]。当下需要我们对建筑外立面改造进行反思的是,我们建筑师想要表达的精神是否与当今世界主流的设计思想相悖,理念和设计的水准是否也存在差距。美国在进行“城市美化运动”的年代还缺乏经验的累积,需要同欧洲的先驱城市进行学习。此时的我们也应同美国及欧洲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避免踏入误区。

威尔逊在《城市美化运动》中提到,“城市美化运动在本质上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6]。中国台湾学者郭琼莹将“城市立面景观再造作为宣传城市的工具”方式称为“景观政治”[7]。如这样进行思考,将大众的生活居住质量的改善同“城市美化运动”联系起来,进行良性结合,而不是“政绩标榜”和城市形象“展示”的工具,那么还是可行的。重要的是,不能把证明城市的“文脉”移除,更不能随意添加和改变城市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1]Yoko Choy.与库哈斯对谈[J].新视线,2006(6):71-72.

[2]常怀生.哈尔滨建筑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0.

[3]曾益海.奢侈之城[J].中外建筑,2010(2):1.

[4]杨宇振.焦饰的欢颜:全球流动空间中的中国城市美化[J].国际城市规划,2010(1):33-43.

[5][意]克罗齐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J].田时纲,译.世界哲学,2002(2):6.

[6]Wilson W H. The City Beautiful Movement[M].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

[7]郭琼莹.台湾的另一波无形空间革命——城乡风貌改造运动的意义与效益[J].中国园林,2010(3):73.

Reflec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facade in Harbin

Zhang Jun Xu Zide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Northeast University of Forestry,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exterior facade of building transformation existing in Harbin,based on analysis the lack of Harbin exterior facade of building transformation,from the whole of thinking the city beautiful movement of Harbin existing buildings transformation,and from the internal analysis,today the to urban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negative influence to reflect,to arouse the later attention.

Key words:building facade renovation,urban construction,urban beautification movement,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09-0014-02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简介:张军(1971-),男,副教授;许子德(1989-),男,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文化
文化与人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谁远谁近?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价值工程(2016年30期)2016-11-24 14:17:21
协调发展理念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指导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