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思彤
满族刺绣与旗袍文化探微
文:刘思彤
清中期满绣(局部)
刘思彤
满族
满绣第五代“非遗”传承人
师承于国家级满绣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刘雅梅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在7000年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清代以来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具有创造性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满族不仅同其他民族一起为国家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满族刺绣便是其中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满绣,是满族人刺绣的简称。又名“针绣”,俗称“绣花”。是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满绣属于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一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辽金时期,满族的先人女真人就在不断学习中原汉族刺绣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形成了女真刺绣风格。这一技艺为后世满族所继承和发展。
满族的补绣艺术即源于女真人的钉线。钉线是女真妇女绣在狩猎的箭囊和马鞍子坐垫上的一种简单的、粗糙的民间工艺品。开始时是一种防止狩猎期间休息、吃饭之后相互拿错狩猎工具的一种标记性“符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手工艺术。
明末清初,满族在吸收汉族刺绣技艺的同时,也继承了女真人的刺绣传统,形成了满族民间刺绣。明末时的建州女真,其纺织手工业仍为“女工所织只麻布”,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才自己生产绸缎。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督堂官派出73人织蟒缎、补子,然后呈献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看罢十分高兴,嘉奖道:“于不产之地织此蟒缎、绸缎、补子,乃至宝也。”补子,即为按文官、武官的品级大小绣制在官服上的图案,文官为禽、武官为兽。补子上的这些鸟兽图案都是采用刺绣的方式绣上去的。
在清代,手工刺绣更加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皇帝、大臣还是平民百姓,服饰和日常用具上都有刺绣,因而,从皇后贵妃到平民旗女,都会刺绣,刺绣成了满族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而经久不衰。满族妇女穿满族式旗袍,多有绣制花边或满地刺绣。其中,在妇女穿的旗袍的领口、袖头、衣襟等处镶上十八道绣有各种花纹的牙子。这种旗袍在当时满族妇女中非常流行,也是最为讲究的,被称作“十八镶”。当然,从镶滚花边的繁简程度,也能看出其社会地位、家境状况等。
随着清王朝的退位,满族服饰成了革命对象,但作为满族女装之一的旗袍却得以保全,而且经过改良以后成为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女服之一。满族民间刺绣也就随之保存下来,民国初年有不少传承清朝时期的刺绣艺术家,在各重要刺绣产地亦有刺绣研究所成立。非帝制下的新时代统治者,不再使用刺绣为装饰的官服,民间学习及从事刺绣工艺的风气,因崇尚西风及国家战乱的情况下逐渐式微,刺绣工艺虽然有所发展,但不复见家家户户从事刺绣的盛况。刺绣生产大为减少,刺绣作品转为欣赏用途或是规模较小的纪念品。
满族刺绣是中国唯一一个沾皇气的绣种,它不仅是为了装饰、美化生活,反映了满族人的道德观念、理想追求和审美习俗,也是品位和等级的象征。
民族文化艺术是现代文化艺术新的重要借鉴与灵感源泉,满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满族人民道德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历史根基,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目的就是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历史根基。
满绣已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绣的本真性生产,从产品结构、创作题材、艺术风格、技艺特色和制作材料不仅能完美体现传统的皇家艺术,也能让人民更多地了解和享受它的艺术魅力。
满绣, 是中国女红刺绣中一朵古朴高贵、历史年代久远的奇葩,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见证中国多民族民俗与中国皇家服饰的结合品。
清中期满绣,采用了鎏金镂空拉丝工艺。刘思彤女士藏
满绣,是宫廷绣和民间绣的成功嫁接。1644年,它创造了堆绫、打籽、穿珠、包绣、补绣、纳纱、割绣等刺绣技艺。针法主要是平针、错针、乱针、倒针、网针、锁丝、纳丝、盘金、平金、铺绒、刮绒、挑花、缉锁等。这些手法虽有借鉴江南人的婉约之处,但总体上体现了马背民族的豪放,讲究气势,常呈博大胸襟。
《吉祥富贵》盘金绣及平针绣 刘思彤
1644年,清王朝进关。满绣成为清代皇帝皇后朝服上的刺绣艺术品,如海浪、飞腾四海的龙、吉祥云饰等。时满族的服饰不仅是满、蒙古、汉八旗将士和朝廷、地方官吏的官服,还因八旗部队发往全国各军事要地,而走向全国。满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其袍、褂、鞋帽、发式等,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而受到民间的追捧。在清代,满族的旗袍受到达官贵妇的青睐,她们喜欢穿着旗袍,而显示其高贵的身份。在晚清进行的洋务运动中,大批的外国外交官、学者、艺术家携家眷来到中国,她们也是如此上演了一幕幕旗袍的追捧戏,满族的旗袍走向世界。清代近300年的历史中,旗袍不但深刻地影响着中华各民族的服饰,而且为中国衣装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如现代生活中流行的“中山装”是由马褂改进而来,坎肩(马甲)仍是当今中国社会流行的服饰。特别是旗袍备受青睐,在世界服饰界享有盛名。
《五龙图》采用了起鼓盘金绣的工艺 刘思彤
《象鼎》 刘思彤
清代中国的洋务运动,引来中国社会文化数千年以来的变化,文化思想领域上呈现着剧烈的变化,传播“西学”的热潮对民族的传统服饰的改进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萌发了新的服饰文化。
《皇帝五宝》 刘思彤
刮绒双面绣(局部) 刘思彤
1911年,清王朝结束,清廷公主和贝勒以及大批在江南以及广东、福建等地驻防的军人和家属为谋生计来到上海,海派旗袍开始流行于上海。海派旗袍的盛行,给中华传统服饰增添了新的风采。20世纪20年代,国民政府颁布了《制服条例》,其中规定了主要礼服和公服。上海等中国商业大城市的青年男子开始穿着西服、中山装;女子服装也开始有西式变化,渐受西式服装的影响,根据流行时尚对服装进行改良。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旗袍的发展,首先突破了中国妇女着装严整的传统观念,抛弃烦琐的装饰和形制,注意到曲线对衬托女性温情的意蕴,由昔日的宽大渐趋于瘦长合身,曲线鲜明,加以斜襟的韵律,从而衬托出端庄、典雅、沉静、含蓄的秀美身姿,形成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改良旗袍。如旗袍的领部紧扣包住,增强了旗袍庄重、典丽的效果,同时高领限制了颈部的随意,始终保持垂直状态。旗袍的衣身追求宽大、含蓄,它的宽腰直筒,上下一体,蕴涵着一种和平、安详的大一统气氛,充分体现了旗袍的含蓄、端庄的美。
牡丹图旗袍
双凤盘金绣旗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晚清上海人普遍追求“时髦”的心理,使西式服饰得以首先在上海登堂入室,继后在全国与宽衣博袖的中国传统服饰发生撞击、交流直至混融而形成西装革履、旗袍绣鞋并存的奇妙旖旎的服饰现象。
瑞鹤仙禅茶服
旗袍上下连属一体,由独块衣料制成,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带、袢、袋等附件装饰,微紧的腰部,贴体合身;两旁开襟便于行走。中国女子下半身常觉稍短,穿旗袍可以增加形体修长感,配上中高跟鞋,抬升人体重心,挺胸收腹,立显袅娜之态。那时的一件旗袍可以适用于各种场合,如宋庆龄、宋美龄、她们终生身着旗袍,衬托着她们端庄、典雅、含蓄的美,为世界各国媒体所广泛报道;而社会白领、家居妇女也以一身旗袍,穿梭在城市的高楼大厦、百姓家居中,演绎着中国旗袍的高贵典雅,阳春白雪,这就是旗袍一直广泛流行并延续到今天的魅力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服饰以及中国传统服饰都进入新的融合发展阶段,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旗袍这一传统服饰,却借鉴西方服饰中的长处,成为新的国服,如大家看到,在陪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领导人夫人身上,身着具有旗袍元素的服装,亮相在国际会议、国宴等场合,彰显中国服饰文化风采,被媒体报道成为“东方魅”“东方魅力”,民间亦掀起旗袍热,婚礼上,旗袍是必需的一款礼服,旗袍会遍及全国各地,旗袍秀在文化节上亮相,等等。旗袍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服装,凝结了整个民族几千年来的服装文化之精华,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制衣技巧,融合并演变出东西合璧的现代旗袍,而且,正是旗袍实现了和中国刺绣文化的结合,我们可以给它一个定义——旗袍文化。
当前受“越民族,越世界”思潮影响,国际上大部分华人服装设计师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创作素材,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服装设计、织物图案上,它们似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这无疑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更合理地从博大精深的传统义化内涵中吸取精神力量去进行再创造。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抄袭传统,照搬形式,我们的设计只会离时代越来越远。众所周知,日本设计师森英惠、三宅一生等人之所以能在国际服装界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把和服这种极为民族性的东西和盘托出,而是在研究透了和服的精神之后,将西方服饰文化与之相融汇,设计出了具有时代性的作品之缘故。沿着这条路,后来又有一批日本设计师在国际服装界打响。这充分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地球上的各个村落,尽管在艺术上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表现意境等等存在差异,但是在审美的需求、审美的意味上都是相通的乃至相一致的”。 这种相通、相一致,才是世界性的真正涵义。现代服装设计作品既要有民族情感、传统的精神,又应具有时代的气息,从而满足现代审美需求,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