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寿王坟背后的故事

2016-07-19 10:18文/菲
乡音 2016年5期
关键词:河川元军开平

文/菲 荑



承德寿王坟背后的故事

文/菲荑

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有个寿王坟镇,“寿王坟”有个传说,这个传说2013年入选承德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寿王坟的传说历史悠久,以文字记载和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到今。寿王坟这个地方的地形似条带状,早在战国末期和两汉时代,先人就在这里开采铜矿并加工冶炼,留有铜冶遗址一处。1982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铜冶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辽金时期寿王坟所处位置是流河流域,因流河和柳河谐音,到明朝初年已改叫为柳河了,统称为柳河川。

明洪武二年(1369)六月,大将常遇春、副将李文忠率九万兵马出北平到塞外扫除元军残余势力,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部闪电河北岸)。七月七日还师至柳河川暴病身死,被追封为“开平王”。副将李文忠在常遇春暴亡之地搭建寿堂(灵堂),供出征将士吊唁,由此得名“寿堂坟”。到清朝乾隆初期,寿王坟归遵化州管辖,被划归在清东陵(100余公里)后龙风水禁地。同期,从山东省登州府到寿王坟的移民落户谋生,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一个较大的村庄,寿王坟由此而来。

上述都是历史事实,常遇春(1330-1369)是明初大将,他攻克开平后班师至柳河川时,确实是“暴病身亡”。皆因这个“暴病身亡”的记载,衍生出许多传说。

“寿王坟传说”虽然有个别的差异,但总体还是一致的,且传说中常遇春的战功,与史实一致。

据说洪武元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但元顺帝的残余势力仍威胁着明朝的安危,尤其是北平府(今北京,朱元璋改大都为北平府),经常遭元军的骚扰。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任命常遇春为大将,自己的外甥李文忠为副将,带领九万步骑兵从北平府出发到塞外追击元军,从会州、锦州、大兴州一直追到元之上都开平,在开平俘虏元军王公大臣贵族及将士一万多人,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及大批军事物资,明军大获全胜。在班师回朝途中,常遇春在走到柳河川(今在兴隆县和鹰手营子区境内)时,接到朱元璋的命令,让他暂时驻扎在柳河川防守。

寿王坟常遇春将军塑像

朱元璋这个农民出身的皇帝,本来就疑心多虑,对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都小心加以防范,唯恐他们造反。所以常遇春就成为他的心腹之患。

常遇春英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沉勇果敢,善抚士兵,在军中排在徐达之后为第二位大军事家,他常说:“如果给我十万兵马,将是天下无敌手。”军中遂流传着“常十万”的绰号。也正是这句逞强的话,让朱元璋很是不放心,为他自己种下了杀身的祸根。

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派来使者,带着猪肉、牛羊肉、酒等慰问品特赏将士,还特意给常遇春带来一坛御酒。特使言称:必须亲眼看到常将军喝了御酒才能回去复旨。常遇春猜到了其中蹊跷,明知酒中有毒,无奈喝下,当场七窍流血身亡。

随后,特使将常遇春的头颅割下,用匣装了,连夜赶回复命去了。副将李文忠在常遇春死的地方搭起寿堂(灵堂)让出征的将士祭奠,随后李文忠奉命秘密命人给常遇春做了一个金壳的脑袋,连同他出征时穿的战袍一同安葬在现在的寿王坟镇东南1.5公里南沟村的沟口。由于怕被人发现,所以坟建的像个土包,被称为“衣冠冢”。当地老百姓把为常遇春搭灵堂的地方叫“寿堂”,把埋葬常遇春的坟墓叫“寿堂坟”。清朝康熙年间以后,不断有从山东济南府等周边移民到寿堂坟这个地方落户谋生,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因此这个地名就叫开了。后来听说常遇春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寿堂坟就被老百姓改称为“寿王坟”了。

在寿王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早在战汉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息,先人在此地开采铜矿、加工冶炼、创造铜冶文化,辽金时期建起的土长城仍然屹立。清朝时期建起的郑家大院旧貌犹存。

历代人民在创造生活、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多传统的民间文学和口头文学,仅寿王坟的传说就有正史、野史两种传说,这些故事反映了寿王坟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是寿王坟宝贵的无形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河川元军开平
重庆横河川仪有限公司
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
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黄龙河川道
小满节感怀
因偷马引发的倾国之败
古镇开平
相约蒲河川